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新学期开始,孩子的暑假生活在一片叹息声中就这样结束了,很多孩子还沉浸在假期的欢声笑语当中。课堂上和其他学生窃窃私语,互相交流一下假期的开心事。有些孩子托着下巴貌似在听课,思想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对于孩子的这种“开学综合症”,给各位家长开一个“药方”,家长们请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抓药”。

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上课无精打采、瞌睡连连

表现:听到上课铃声就犯困,提不起精神,听不清老师讲的是什么,经常性的走神和发呆,甚至昏昏欲睡。

原因

1.孩子的思想还沉溺在假期生活当中,注意力难以集中。

2.孩子在假期当中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还没适应早起。

3.孩子的心态没有摆正,学习不够积极。

解决办法

1.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规划和目标,快速的把孩子思想从假期转换到学习中来。

2.每天晚上监督孩子早睡早起(关于孩子睡眠问题多说几句,小学阶段的孩子一定要保持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而且一定要早睡早起,8点睡6点起和10点睡8点起都是睡眠10个小时,但是效果是完全不同的,6点起的孩子能够更早的进入状态),手机、电脑等严格控制时间。

3.多鼓励孩子,和孩子谈谈心,让孩子讲一下开学第一天的趣事,让孩子心情放松。

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和同学打闹、聊天,不爱学习

表现:上课和同学低声窃窃私语或者传纸条,交流暑假趣事,开学三天松,好像和假期一样。课本随手一放,不去预习,甚至懒的看一眼。

原因

1.孩子在暑假没那么多玩伴,开学见那么多同学比较兴奋。

2.刚开学学习任务轻,没有作业压力

3.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

解决办法

1.家长在平时交流当中有意识的给孩子灌输有关学习的话题,教孩子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开学前一周学生的作业压力很小,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预习功课,让孩子对本学期学习内容有大体的了解。

3.有些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比较慢,家长要给孩子营造学习的氛围,晚上陪孩子一起看书做功课等,给孩子学习的动力。

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情绪不稳定,食欲下降

表现: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脾气暴躁,有的时候又突然沉默不语,情绪低沉。饭量下降、厌食、挑食。

原因

1.孩子刚过完了自由、宽松的暑假生活,进入学校之后要遵守学校、课堂的各种规章制度,环境的突然转变让孩子情绪变得不稳定。

2.孩子吃惯了家里的饭菜,对学校的饭菜不太习惯,导致食欲下降,甚至厌食,环境的转变和开学的紧张情绪也容易让孩子食欲下降。

解决方法

1.在家里规范一下孩子的学习时间和作息时间,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充满秩序的学习生活。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心情保持开心和愉快。

2.孩子在假期形成了吃饭暴饮暴食的习惯,吃饭时间无规律,饿了就会吃零食。家长要慢慢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合理膳食,三餐时间要严格遵循规律。

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沉迷手机、电脑,无心学习

表现:和同学聊天内容多是关于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心不在焉。

原因:在暑假当中,孩子长时间接触手机和电脑,孩子好奇心强、自制力差,难以抵挡手机电脑游戏的诱惑,以致于沉迷其中。学习生活开始,孩子虽然离开了手机和电脑,但是心思全在手机和电脑游戏上面,导致无心学习。

解决方法

1.让孩子远离手机和电脑,手机和电脑给孩子带来的依赖症非常大,孩子的自制力尚未形成,很容易对游戏上瘾,家长一定要重视。

2.不要在孩子身边频繁的使用手机和电脑,孩子很容易被诱惑,内心也会感到不平衡。

除了上述孩子容易发生的“症状”之外,家长也要帮助孩子锻炼身体,轻松了一个假期之后,忙碌紧张的学校生活会让很多孩子的身体吃不消。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一个科学合适的学习方法能让孩子的学习轻松很多,也更加的有效率。

新的学期,家长要和和孩子一同加油!

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开学第一周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最佳时期!这些方法太有用了


怎么让孩子实现开学大超越

优生与差生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能否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为大家所利用的资源是相同的。开学头一周是为了整个学期打下基础,所讲的内容也相当重要,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及时帮孩子调整好状态。

下面,推荐一套“注意力集中大法”,希望各位家长及早帮孩子收心,提高学习效率。

1

身临其境法

人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大多是在做一些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考试的时候吧。可能平时上课很爱走神的学生,到了考试的时候,他也会集中自己最大的注意力,以求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虽然成绩可能并不会很理想,但至少他们会尽力。所以,不妨锻炼孩子在平时上课或做作业时,就把自己置身于考场上,让自己紧张起来,注意力自然就容易集中起来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习惯。“平时做作业像考试一样认真,考试时就能像做作业一样轻松。”

2

奖惩分明法

做好了就奖励,做得不好就给予适当惩罚。在孩子做作业之前,家长可以先根据孩子的能力预估一下孩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做完,给孩子写出一个时间规划表,规定孩子在什么时间完成哪项作业。如果孩子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以适当的惩罚孩子做一些他平时不爱做的事情;如果孩子顺利完成了,那也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并奖励给孩子一些自由时间吧。

3

潜移默化法

孩子写作业时,如果家长一直在旁边监督并不停地嘟囔:“快点写,别干别的。”时间长了孩子肯定会烦,而且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家长不妨准备几张小卡片,在上面写上:“集中注意力”,“不要走神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能够激励孩子学习的字样。然后把它们放在孩子平时学习时容易看到的地方,比如“文具盒”里,“书桌”上等。这样,每当孩子拿出笔或趴在课桌上学习时,都会感受到这些字的力量,多多少少会帮助孩子收些心。

4

培养兴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难以集中注意力,可能就是因为孩子没有在做他喜欢的事情。家长可以先认真观察一下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后,支持孩子在业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孩子在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必然会比平时更加认真,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就会通过兴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从而在去做一些需要认真的态度去做的事,比如写作业、上课。

其实,新学期头个月,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一个好习惯,对整个学期的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