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全面推进“五个创新” 国际化更进一步

在近日召开的2018第三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陈华平表示,郑商所将结合中国国情、期货市场实践和自身实际,全面推进产品创新、业务创新、规则创新、技术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等“五个创新”。

陈华平表示,目前,郑商所上市交易18个期货品种和1个期权品种,主要品种成交量位居全球同类品种前列。法人客户日均交易量占比达到53.9%,棉花、PTA、菜粕等品种持仓结构接近国际先进市场同类品种水平;甲醇、白糖、菜粕等行业的企业普遍利用期货价格开展基差交易,棉花、菜油等品种的期货价格已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PTA期货价格成为全球聚酯产业“风向标”,90%的PTA生产和贸易企业参与期货交易;23家最大的动力煤生产、贸易、消费企业集团中的13家利用期货管理风险,动力煤、甲醇、菜粕等品种的套保效率在90%以上。

陈华平还表示,今后一个时期,郑商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产品业务创新。加快完成红枣、尿素、纯碱、短纤、咖啡、花生等期货品种,以及棉花、PTA等期权品种的上市交易,深入做好价格指数等新型产品研发工作,同时研究推出更多场外新业务,不断丰富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二是改进优化现有合约规则。三是着力改善市场参与者结构。稳步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增点扩面提质,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四是多措并举推进对外开放。扎实做好PTA作为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工作。五是努力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近年来,郑商所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在不断扩大对外交流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以下探索:在产品交割方面,实现了境外品牌交割,以PTA为例,目前共有可交割品牌27个,其中有来自境外的8个品牌;2016年4月,在江苏张家港保税区正式开展甲醇期货保税交割试点,2017年12月又拓展至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进一步扩大了地域范围;近期,又将保税交割试点品种拓展到PTA。

郑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熊军表示,下一步,郑商所将在PTA成功试点的基础上,研究推动郑商所其他进出口贸易量大、境外投资者交易需求迫切的特定品种对外开放。(记者刘开雄、孙清清、李文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