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對象(扶貧故事)

幫扶對象(扶貧故事)

□吳春富

老鄭、老高和老孫都是科長,幫扶對象也在同一個村。

老鄭的幫扶對象不到四十,早年在外打工掙了點錢,後來患上尿毒症,傾盡家產又借外債,換腎保住了命,卻成了貧困戶。老高的幫扶對象五十出頭,整天東遊西蕩沒工作,實在過不下去就打打零工。老孫的幫扶對象四十多歲,小時候得小兒麻痺症落下殘疾,幹不了農活。

老鄭到幫扶對象家,先問情況,瞭解到幫扶對象康復得還不錯,就是不能外出打工。老鄭繞著房子走了一圈,發現屋後有一口面積不大蓄滿水的池塘。“這塘子歸誰?”“村裡的。”“有魚嗎?”“有些野魚。”“怎麼不養魚?”“我們這裡沒有養家魚的習慣。”老鄭有了辦法。

老高到幫扶對象家,因為受不了屋裡的臭味,只在房前屋後轉。看到屋側一片山林,老高有了辦法。

老孫到幫扶對象家,也只在房前屋後轉。看到屋後一大片草場,老孫有了辦法。

老高和老孫離開幫扶對象家都直接回了單位,只有老鄭去了村部。他請求村裡支持,把池塘承包給幫扶對象。“塘可以給他,魚種呢?”“魚種我來解決。”

一週後,老鄭僱了輛農用車,載著魚苗和水產局的專家來了。專家給幫扶對象講解了成魚養殖技術和防病消毒辦法。

老高僱了輛農用車,載著雞苗和工人到達幫扶對象家,幫著建起了雞舍。

老孫僱農用車拉了頭小牛送到幫扶對象家。他想,等小牛變成壯牛,租給農戶犁田,幫扶對象可以收租金。

開春後,老鄭說不放心,想下去看看。老高和老孫都笑他:“你又不懂養殖,去了也幫不上忙。”

老鄭還是去了,正好碰到魚群鬧病,老鄭請專家過來解決了問題。之後,老鄭還經常去,每次都帶些魚飼料。他想拉老高和老孫一起。老高說:“雞散養著,有蟲吃,不用擔心。”老孫說:“牛散養著,有草吃,不用擔心。”

年底,扶貧辦工作人員進村驗收。老鄭的幫扶對象穿著皮褲正在起魚,魚在網裡跳躍,幫扶對象一臉喜悅。

老高的幫扶對象裹著棉被瑟縮在床上。“雞賣了多少?”“沒賣,都,都吃了。”

還好,老孫幫扶對象家的牛還在。“這牛怎麼瘦得皮包骨,幹活累的?”“秋後沒有飼料吃,餓的。”

幫扶對象(扶貧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