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对象(扶贫故事)

帮扶对象(扶贫故事)

□吴春富

老郑、老高和老孙都是科长,帮扶对象也在同一个村。

老郑的帮扶对象不到四十,早年在外打工挣了点钱,后来患上尿毒症,倾尽家产又借外债,换肾保住了命,却成了贫困户。老高的帮扶对象五十出头,整天东游西荡没工作,实在过不下去就打打零工。老孙的帮扶对象四十多岁,小时候得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干不了农活。

老郑到帮扶对象家,先问情况,了解到帮扶对象康复得还不错,就是不能外出打工。老郑绕着房子走了一圈,发现屋后有一口面积不大蓄满水的池塘。“这塘子归谁?”“村里的。”“有鱼吗?”“有些野鱼。”“怎么不养鱼?”“我们这里没有养家鱼的习惯。”老郑有了办法。

老高到帮扶对象家,因为受不了屋里的臭味,只在房前屋后转。看到屋侧一片山林,老高有了办法。

老孙到帮扶对象家,也只在房前屋后转。看到屋后一大片草场,老孙有了办法。

老高和老孙离开帮扶对象家都直接回了单位,只有老郑去了村部。他请求村里支持,把池塘承包给帮扶对象。“塘可以给他,鱼种呢?”“鱼种我来解决。”

一周后,老郑雇了辆农用车,载着鱼苗和水产局的专家来了。专家给帮扶对象讲解了成鱼养殖技术和防病消毒办法。

老高雇了辆农用车,载着鸡苗和工人到达帮扶对象家,帮着建起了鸡舍。

老孙雇农用车拉了头小牛送到帮扶对象家。他想,等小牛变成壮牛,租给农户犁田,帮扶对象可以收租金。

开春后,老郑说不放心,想下去看看。老高和老孙都笑他:“你又不懂养殖,去了也帮不上忙。”

老郑还是去了,正好碰到鱼群闹病,老郑请专家过来解决了问题。之后,老郑还经常去,每次都带些鱼饲料。他想拉老高和老孙一起。老高说:“鸡散养着,有虫吃,不用担心。”老孙说:“牛散养着,有草吃,不用担心。”

年底,扶贫办工作人员进村验收。老郑的帮扶对象穿着皮裤正在起鱼,鱼在网里跳跃,帮扶对象一脸喜悦。

老高的帮扶对象裹着棉被瑟缩在床上。“鸡卖了多少?”“没卖,都,都吃了。”

还好,老孙帮扶对象家的牛还在。“这牛怎么瘦得皮包骨,干活累的?”“秋后没有饲料吃,饿的。”

帮扶对象(扶贫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