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小科普之西南低涡

定义:西南低涡是在青藏高原特殊地形和一定环流条件下,发生于我国西南地区700或750hPa等压面上的气旋性环流或有闭合等高线的低涡,是一个尺度约为300-500km的中尺度系统,属中尺度涡旋。

主要特征:

(1)西南低涡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年、季、月和日变化,其中夏季出现最多,以4—9 月居多,春秋季次之, 冬季出现最少;7月出现最多,2 月出现最少;低涡在夜间生成的几率比白天高一倍多。

(2)西南低涡主要集中出现在九龙、巴塘、德钦、康定、昌都一带,其次为四川盆地。

(3)半数以上的西南低涡生命史低于36 h , 但个别低涡在夏季可维持6 ~ 7 天。长生命史低涡主要出现在春夏季节, 这可能与大气层结和水汽供应有关。

(4)西南低涡生成后, 仅有三分之一(38 %)左右的低涡位势高度降低, 12 h 平均降幅为-3 .1 g pdm ;大多数低涡在源地减弱消亡。

(5)移动类西南低涡仅占低涡总数的20 .5 %, 且主要取偏东路径(70 .7 %), 沿长江流域东移入海;东北路径(21 .2 %)与东南路径(8 .1 %)不足三分之一。

(6)低涡生成后有的在源地减弱消失,有的能够移出源地,移出源地的西南低涡以5—8月的几率最大。

(7)移出涡源的涡以偏东路径居多,即由源地沿长江流域东移入海。

(8)尺度约为300-500km的中尺度系统,属中尺度涡旋。

(9)西南低涡呈近圆形而非对称特性,西南低涡在不同发展阶段其结构是不同的。

天气特征:

(1) 低涡在原地时,可产生阴雨天气;低涡移出时,95.5%有降水,雨区主要分布在低涡的中心区和低涡移向的右前方。

(2) 低涡天气有日变化,一般夜间或清晨比白天坏些。

(3) 西南涡发展东移时,雨区也扩大东移,降水强度增加,同时引起地面锋面气旋的发生发展,大风、低云、恶劣能见度等也随之出现。

雷雨

产生于我国西南四川盆地,雷雨多产生在西南涡的东南方,由于水气充分,当低涡东移出川时,常引起长江中下游、黄淮流域、华北等大范围的暴雨。

特点:不出川,没有什么危险天气现象,雷雨白天、夜间都会出现,特别是晚上更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