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了南京保衛戰,他拚死打下松山反攻,後腦勺留下子彈傷

抗戰老兵楊良平參軍時,正值盧溝橋事變。當時的他,年方十八,未及弱冠。招兵時是三抽一,楊老在家裡排老二。參軍後,從上海到南京,再從武漢到滇緬,

他經歷了抗戰的整個過程

楊良平老兵在參加南京保衛戰時,萬幸因為船翻掉了,他才倖免於南京大屠殺。“我們……死過不知多少回了”,他說。

“我槍打的很準,他們都叫我神槍手呢。36師到最前線時,有個人從下面上山,我在山上聽到了那人噓哈噓哈地喘氣,於是便打了三槍,都打中了,後來升了排長。”

输了南京保卫战,他拼死打下松山反攻,后脑勺留下子弹伤

圖:源網絡

“打仗的故事,不能說……說不完啊”。

在1943年過怒江後,在松山戰役時,楊良平當上了連長。“你要說松山的話,我什麼都曉得。去松山時,最前面的就是我,第一槍也是我。當我們把松山包圍之後,就開始往上打。那時候,師長下了命令,說262團到龍陵松山下邊去。然而尖山寺和老東坡,團裡一直都打不下。

输了南京保卫战,他拼死打下松山反攻,后脑勺留下子弹伤

圖:源網絡

於是,我就主動的說我去打,團長聽到後就發給我們湯姆遜(最好的衝鋒槍)。在天還沒亮時,我們三十個人就上去,發誓定要把它們都消滅掉。當時,副團長拿著重機槍掩護我們……一個副團長啊,在後面用機槍掩護我們啊。”說著說著他就哽咽了。

输了南京保卫战,他拼死打下松山反攻,后脑勺留下子弹伤

圖:源網絡—楊良平老兵

“當我們上山後,敵人看得見我,但我們卻看不見他。只能聽到山上那個槍響的嘎嘣嘎嘣。我們一行人,為了不暴露,都是慢慢地在地上爬,

一路爬上去的。敵人晚上一般都要休息,等到了敵人的陣地時,我立馬拿起衝鋒槍“噠噠噠”的一排掃過去,二百發子彈沒一會兒就打完了。我也負傷了,傷在了左右大腿和頭部。當時啊,全身上下的槍眼,大大小小有六七處。

說罷,老人摘下帽子,脫帽後,在他後腦勺中心印著的一個彈痕,清晰可見。

输了南京保卫战,他拼死打下松山反攻,后脑勺留下子弹伤

圖:源網絡—楊良平老兵受傷的後腦勺

多虧當時他帶著鋼盔,所以即使打穿了鋼盔,子彈也只是在他的頭皮上啃了一個小坑,沒有再深入。這,又是一個萬幸。 “受傷後,血從頭上一直淌到後背,也只能自己隨便包紮一下。後來,我被送到了美國野戰醫院。哎,真的感謝他們幫我綁上石膏,救了我。後來,老東坡終於拿下來了,隨之,松山也徹底垮掉,龍陵也拿下來了。這一切,如果說沒有犧牲,那是不可能的。

输了南京保卫战,他拼死打下松山反攻,后脑勺留下子弹伤

圖:源網絡

“終於,1945年抗戰勝利了。抗戰這八年,我沒下過故鄉,還好老天照顧我,讓我與一個個大難擦肩而過,後面雖然我們撤下來了,但也不能跑回家。

後來在芒市時,我們的通行證被拿掉了,軍委讓我們把芒市的公路修好。可能我當時的工作做的還不錯,所以他們都器重我啊,建築公司還讓我當經理呢。我也只能找木工來做活兒,做了七八個活後才下來。木工實在是太辛苦了,每天在那推啊推,天天勞動,也吃不飽又穿不暖。那個昌寧華僑農場就是我建的。”

输了南京保卫战,他拼死打下松山反攻,后脑勺留下子弹伤

圖:源網絡—芒市

說到最近的狀況,爺爺說:

“有人說要資助我呢,但是我想啊,我還有個兒子在市政府工作,又是大學畢業的呢,而且比我更困難的人還有很多,所以我覺得也沒必要給我,給那些更困難的人就行。有次呀,有個女孩回去之後,到了八一節,又來看我了。她說因為有菩薩保佑我,所以我才那麼幸運躲過那些災禍。

現在呀,國家發展的很好呢,比我們以前好太多太多了!其實,我也沒想過要過什麼好生活。但是可能老天照顧我呀”

楊良平爺爺總是在感慨現在的生活,和以前大不相同,也總是在感謝來看望他的愛心人士和志願者們。不時地說到:

“因為有你們的到來,我的心窩兒裡更溫暖了,謝謝各位好心人還能惦記著我這種老頭子啊”。

但,爺爺你知道嗎,現在和以前的大不相同,都是您曾拼死保衛下來的呀。而您,是我們不容忘卻的民族脊樑,更是需要我們關懷的遲暮英雄!

在春節我們給爺爺發去

暖冬大禮包的時候,爺爺還特別開心,拿到禮包就趕緊讓家人拆開,並穿上裡面的大衣呢。

输了南京保卫战,他拼死打下松山反攻,后脑勺留下子弹伤

圖:春節暖冬禮包發放過程

現在爺爺眼睛看不到了,腳也有時會有點發麻。因為眼睛不好,爺爺還以為坐在矮板凳上的志願者是個小孩子。

“給這個小娃娃一百塊錢,祝願你長命百歲”

志願者們都說爺爺福大命大,打過了這麼多場戰役,都沒有死。爺爺說“我要掛念他們啊(戰友們),他們是為我們犧牲的”。

老兵比較虛弱,說話時喘得厲害。我們給他拍照的時候希望他能敬個禮,老兵突然整個人都精神抖擻,眼睛瞪得圓圓的亮亮的,禮畢時很有力的揮著胳膊放下。

最後,他說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输了南京保卫战,他拼死打下松山反攻,后脑勺留下子弹伤

圖:源網絡—楊良平老兵

#九九公益日# 從9月7日-9月9日每天上午9點到12點,您的捐款將有機會放大N倍,用公益成就大愛,讓善意的力量翻倍!

输了南京保卫战,他拼死打下松山反攻,后脑勺留下子弹伤

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以“撫慰戰爭創傷,倡導人性關懷”為使命,源起於2008年“老兵回家”公益行動,2011年在深圳市民政局註冊成立。基金會致力於為戰爭背景下的個體士兵提供人性關懷,關懷服務抗戰老兵。

抗戰老兵關懷計劃:

2011年開始,龍越慈善基金會正式發起“抗戰老兵關懷計劃”。

為有需求的抗戰老兵按月敬贈致敬禮金;(2018年新標準為每月600元,特困老兵每月1200元。)為老兵提供緊急醫療救助、房屋修葺以及其他直接惠及老兵的事項。

自2018年1月到7月,在 1,508,912 人次愛心人士支持下,總計有 11,109 名老兵獲得關懷,支出善款 17,461,823.20 元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