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渭濱劉林林——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的「蛻變」

一年的時間,對於常人來說不過是365天,而對於渭濱區神農鎮任家灣村10組貧困戶劉林林來說,他這一年猶如“過山車”一般,年底還是脫貧無門的貧困戶,時隔一年不僅摘掉了貧困帽,還被渭濱區評為脫貧攻堅工作標兵,成了遠近聞名的脫貧帶頭人,帶動著周圍10多戶貧困戶種植大櫻桃、獼猴桃,奮鬥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那麼,他是如何用一年時間完成從貧困戶到脫貧帶頭人的蛻變?他的經驗是:要利用好政策,選好產業,勤幹,大幹。“只要捨得一身力氣,不松那口氣,脫貧並不難。”劉林林說。

劉林林的五口之家早先過得並不順當。兒子劉劍2013年外出打工時意外受傷致殘,常年癱瘓臥床,生活無法自理。劉林林本人患有腎病,長期服藥。家庭生活困難,所以2015年他們家被納入一般貧困戶。

寶雞渭濱劉林林——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的“蛻變”

櫻桃地裡試身手 走上脫貧致富路

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後,眼看著身邊的人或種或養,都在積極發展產業,劉林林坐不住了。家庭困難,身體不好,沒有讓他產生“等、靠、要”的思想。在先後享受國家中蜂養殖、扶貧紀念林、醫療健康體檢、脫貧保險、學前教育學校補助、兒子劉劍享受低保、殘疾人補貼等多項國家政策之外,渭濱區神農鎮鎮黨委政府還免費給劉林林提供樹苗,並請專家悉心指導,手把手的教他種植大櫻桃技術。通過技術培訓,掌握了大櫻桃種植、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果樹管理知識後,他幹勁十足。

“種下大櫻桃,後期的管護是關鍵。”劉林林像守護嬰兒一樣守護著這些大櫻桃。“以前沒種過,沒有經驗,我只能嚴格按照專家說的方法來,絲毫不敢大意。”劉林林說。

在每年櫻桃樹開花的季節,他每天都要去地頭巡視一番查看櫻桃樹長勢。自種植大櫻桃以來,他不畏酷暑嚴寒,常年奔波于田間地頭,因過度辛勞,多病的劉林林在每年櫻桃銷售旺季都要瘦上許多。但是看著櫻桃樹上顆顆誘人的果實,劉林林卻樂在其中。目前劉林林已經從一個不懂科學種植的人變成了一個種植能手,不但種植了大櫻桃,還種植了獼猴桃。截止目前,劉林林家人均純收入由幫扶前的848元達到4358元,實現了真脫貧。

寶雞渭濱劉林林——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的“蛻變”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成為致富帶頭人

現任任家灣村10組組長的劉林林,積極熱心,樂於助人,工作兢兢業業!在自己實現增收的同時,他還積極帶動周圍十幾戶貧困戶種植大櫻桃,並把自己學到的果樹管理知識和經驗無償傳授給周邊村民。任家灣村林惠琴夫婦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在劉林林的幫助下,老兩口種了3畝大櫻桃,由於不會果樹技術,劉林林還經常到林惠琴家地裡幫忙,果樹的修剪、施肥等等不在話下。還精心指導老兩口種植養護的細節。

劉林林常年在村裡指導大櫻桃、獼猴桃種植技術,只要村裡村民在果樹種植方面有需求,他毫不推辭,毫無怨言,他不僅用雙手改變了自己家裡的困難局面,而且還帶動村民一起種植果樹,一起致富,得到村民的高度評價和讚美。

“掙錢不是目的,讓大家致富才是我的快樂。”劉林林樂呵呵地告訴記者自己的願望。他表示,今後他將憑著自己積累的種植技術和經驗,在脫貧致富這條路上一直堅持走下去,帶動群眾發展種植業,使大櫻桃種植規模化、規範化,並逐漸走向市場化,讓大櫻桃產業成為鄉親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和創業增收的渠道。

(寶雞新聞網 記者胡瑩 通訊員 王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