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君”李煜真的只是一位昏庸无能的皇帝吗?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亡国之君”李煜真的只是一位昏庸无能的皇帝吗?

相信一有人提起李煜这位南唐后主,大多数人的脑海印象里一定是他被俘之后,在宋廷整日饮酒作词的颓废人生场面,然后在被俘之前在南唐不理政事,

袁山玩水的千古昏君模样。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的另一面。

若干年前,我对于李煜也还停留在他是一位昏君以及一位好词家这样的了解,读过一些他做囚徒后的经典词篇记住了一些扎人心肺的词句,比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写自己被囚禁后对于时光飞逝,伊人不在的感喟,再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饮恨,或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对于故国的怀恋,以及千古绝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奈。我总以为这些都是因为他是一个无心政事且昏庸无能的人,如今才了解他不笨并且活的不易。

“亡国之君”李煜真的只是一位昏庸无能的皇帝吗?

1、 本就是幸存儿

李煜一出生就有一双重瞳,也不知道是否是杜撰的,我们暂且相信。重要的是他明明是父皇李璟的第六子,为什么能当上皇帝呢?

答案竟然是他前面五个哥哥都死了。虽然古代人的寿命大多很短,但是撞上这样的事真是"天降奇缘"。我以为,纵观历史,其实这往往代表着国运衰竭,皇帝要么生不出健康的孩子,比如东晋出现的傻子皇帝,要么幼子继位太后以及顾命大臣监国权力动荡,就像东汉末年的汉献帝等一个个小皇帝。

2、 绰号君

在皇室厮杀争位的同时,他聪明的给自己通过起绰号的办法规避风险,什么"钟隐""中锋隐者""莲峰居士"从而躲过了一场场腥风血雨。无意于争位,并且深得父亲李璟的宠爱,把骂他的人都赶走了。并亲封其为东宫之主。利用绰号,还居然起到了明哲保身的作用。

“亡国之君”李煜真的只是一位昏庸无能的皇帝吗?

3、宋太祖的关系户

公元961年,李璟去世,他向宋太祖赵匡胤陈情,赵匡胤派人去吊唁、我猜想文章大概是写的太好了,得到了太祖亲笔回赐诏书。宋昭宪太后崩逝的时候,李煜还命人前去吊唁。每年向宋廷进贡,还上书告诉宋太祖直呼自己的名字就行。可能有人会觉得他这样百般求全、奴颜婢膝、没有骨气的讨好赵匡胤。

但作为南唐的这样一个小国,国事衰微。其实明眼人一早便可看出,南唐终究要归于宋朝。我相信他也深知这一点,除了北面的契丹,中原大陆,在五代的分崩离析之后,天下又将大一统。变成一片大陆,只有一个皇帝。

所以说能够和如日中天的宋朝还保持着这样的关系,并没有乱作一团,已经很了不起了。不仅如此,在李煜的母亲钟氏去世之后,宋太祖又派人来吊唁。并且在国内大旱的时候,赐予米面等十万石。不仅如此,他还训练了一只水军哦。

4、收捕乱权人

在宋廷渐渐完成一统的大业之时,南唐国内上上下下被恐惧侵蚀,开始国势动摇,纵观历朝历代我们知道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一定会有乱臣贼子的出现。继而有了内忧外患的名称。外部强大的宋朝的威胁对于当时的南唐后主而言无力摆脱,但是内乱他却平息的很好。

这里有史书记载为据"内史舍人潘佑感于国运衰弱,极言劝谏李平为尚书令,徐铉、张洎进言"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犯上",李煜遣人收捕,潘佑在家中自杀,李平亦自缢狱中。"

看完这些,你还坚定的认为他是一位昏庸无能的皇帝吗?

“亡国之君”李煜真的只是一位昏庸无能的皇帝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