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领五千人马为何那么厉害?带团队他有一套,战强敌更有一套

1860年,左宗棠的本命年,这一年他48岁。

此前不久,他以小举人的身份痛殴朝廷二品武官樊燮,差点让咸丰给法办了。幸好有胡林翼等人出手相救,在朝堂上异口同声地说他是湖南第一号大才,结果因祸得福,他的才学始得咸丰的格外关注。

遇祸不是墙倒众人推,而是墙倒众人扶,由此可见其人的品格和才华是多么地让人心服口服。

据说如此之多的人同时来保一区区小举人,咸丰一度很纳闷,为此他特意找来和左宗棠同乡的郭嵩焘。

咸丰问郭嵩焘:左宗棠才干到底是怎样?

郭嵩焘回答的极干脆:左宗棠才极大,料事明白,无不了之事。人品尤极端正。

听到近臣如此褒奖,咸丰放心了,于是又问,左宗棠多少岁?

郭嵩焘说:四十七。

听到这个岁数,咸丰感慨了:再过两年,五十岁,精力衰矣。趁着年力尚强,可以一出任事也。莫自己糟蹋,须得一劝劝他。

蹉跎几十载,这才迎来真正的登台机会,大器早成却又大器晚成,左宗棠实属不易。

左宗棠领五千人马为何那么厉害?带团队他有一套,战强敌更有一套

但人生的际遇从来不是按部就班的,来时它有可能慢得出奇,也可能闸门一开又快得让人惊愕。对48岁的左宗棠而言,已经扑面而来的际遇即是如此,老天终于向这位自诩为牵牛星下凡的大人物开闸放水了。

更有此种意味的是咸丰决定启用左宗棠之后,1860年5月6日,太平军一举攻下江南大营,清廷震动。

左宗棠这位湖南第一硬才在哪里?

1860年6月9日,清廷发布谕旨:命兵部郎中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襄办署两江总督曾国藩军务。

换别人,襄办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帮着办,但到了左宗棠这里,怎么可能还帮着办,必须单干,挑大梁。

曾国藩有成全之意,也有现实之需,只能欣然同意。

然后,左宗棠始一出手,就让曾国藩惊愕不已,而这惊愕不已的下面,则还有些自叹不如。

左宗棠提出要自筹五千人马。

曾国藩问:你这五千军马叫什么名字呢?

左宗棠豪迈答曰:楚军。

一听这名号,曾国藩五味杂陈。要知道自创办湘勇以来,曾国藩是很想将自己的队伍叫成“军”的,但遮遮掩掩地叫了那么一两回后,谨慎终究还是打败了豪情。

曾儒没有那个气魄,始终不敢。

所以听到楚军这个名字,在与生俱来的气魄面前,曾国藩有些自叹不如。但除了这自叹不如,曾国藩还有些无可奈何,左宗棠着实不是一般人呀,其人野心下的权谋令人折服呀。

这又从何说起呢?

如果说一个“军”字彰显了左宗棠的气魄,那一个“楚”字则暗藏着他的权谋大智。何为“楚”?自雍正两湖分闱,湖南为湘,湖北为楚。好家伙,你左宗棠这五千人马明明属于湘勇的分支,你却偏偏冠以“楚”字,湖南的兵冠湖北的名,一来显示独立,二来这种巧妙的“名不符实”正好还能帮着避己锋芒,这真是狂中带高!高中带狂呀!

虽然曾国藩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但以硬气出名的左宗棠根本没有软耳根。

就这样,左氏楚军横空出世。

左宗棠领五千人马为何那么厉害?带团队他有一套,战强敌更有一套

左宗棠的确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这从他快速编练五千楚军就能看出来。任凭你曾国藩练湘勇有多少成功经验,左大帅是一律不鸟,人相信自己的那一套东西更霸道,更有杀伤力。

咱们不妨来简单聊聊左大帅的练兵三法,看看这楚军霸道军团是怎么炼成的?

很标新立异,很天马行空。左大帅认为,霸道好男儿贵在一个“气”字,何为好男儿天地正气?心要正,胆要壮。有这两样东西在,握在手里的刀枪必然又锋又利。

所以左宗棠说:治军先养气,治病先养心,乃不易之理也。

具体来说,凡楚军将士必须经过三道锻造——第一道,去锈正心,非把每个人打磨成诚实刚直的不锈钢不可;第二道,养气壮胆,左大帅常拿自己举例,他说人有怨气无妨,但大丈夫要把怨气改成浩然正气挂在自家门楣上,挂起来是豪情,看得见是壮举;第三道,操刀弄枪,心正刀枪必锋利,胆壮刀枪定无敌——

想来很是不可思议,仅仅过了两个月,左宗棠的五千楚军就练成了。

能战否?

1860年9月,左宗棠率领五千楚军从长沙金盆岭出发,向江西开进。

开进江西,迎击太平军征西军在当时极具战略意义,由此也可见曾国藩对左宗棠的倚重。曾国藩攻灭太平军有个大战略,锁死安庆这一通向太平天国都城的咽喉要道,然后围点打援。他麾下的湘勇负责围安庆这个点,进而再围太平天国都城南京,而左宗棠的楚军呢,则负责在江西打援,来一个打一个,直到打尽为止。如果放过了援军,或者让援军击破,那曾国藩攻灭太平天国的大棋局极有可能陷入太平军里外夹击的困境。

1860年12月15日,左宗棠的楚军在江西景德镇迎来首场大战,结果楚军气势如虹,摧枯拉朽,一战大胜。

之后10天,左宗棠的楚军连打三场胜仗,攻下两座城池,一兵未亡。

左宗棠领五千人马为何那么厉害?带团队他有一套,战强敌更有一套

然而当李秀成率数万大军杀到后,左宗棠和他的楚军很快迎来了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

在左大帅的征战史中,与李秀成对阵景德镇是他一生中很引以为豪的一仗,因为此仗最能彰显他“当今诸葛亮”的风采。

因为很是精彩,史家对左大帅是否唱过这出“空城计”尚有一些争论,但这不妨碍咱们借此去领略左大帅“今亮”的风采。

李秀成率大军杀到后,面对成军不久的楚军,这位太平天国的将才胃口很大,他想一口吃掉左宗棠的楚军。

而旗开得胜的左宗棠同样有全歼李秀成之意。

首先出招的是李秀成,他想给左宗棠来一个致命的声东击西。当时,左宗棠的五千楚军驻扎在景德镇,为了诱出这五千人马,进而将左宗棠杀灭在景德镇,李秀成用了一计,猛击距景德镇不远不近的石门。

这是一场勇者之间的对赌,李秀成赌不可一世的左宗棠一定会出兵救援石门,甚至会在石门摆出与自己对决的阵势。

李秀成赌中了,左宗棠果然派出五千楚军直奔石门而去。这是极冒险的举动,当时就有幕僚杨昌浚提醒他,如此倾巢出动,景德镇就成了空城一座,万一李秀成反戈一击,怎么办?

左宗棠似乎有些藐视李秀成,他觉得李秀成未必能深算到一边击石门,一边来摸景德镇底细的程度。

很不幸,李秀成恰恰做了这样的深算安排,几乎就在猛击石门的同时,太平军的探子已奉命潜入了景德镇。

得知景德镇几无一兵这个天大的利好后,李秀成知道左宗棠中计了,他随即点将自己的养子李容发,李容发的三千人马随即向空城以及空城中的左宗棠杀来。

轻敌但尚未失荆州的左宗棠接到李容发已向自己杀来的军报后,他意识到自家的城中一定有太平军的探子,可怎么破这个险局呢?

似乎只剩空城计可唱。

可对方已知景德镇是空城,这空城计还能唱下去,唱成吗?

左大帅的答案是,空城计唱的是人性,古诸葛能抓住司马懿的人性弱点,那他这个今诸葛自然也能抓住李容发的人性弱点。

于是,艺高人大胆的阵前大戏就此开场。

左宗棠先向五千楚军传了一个急令——明晨务必回援到到景德镇城下。待这个急令传出去后,左宗棠又传令手下,楚军衙门立即张灯结彩,排开筵席,城中的文武官员、商号老板、社会名流悉数都要到场。

与此同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被虚张声势地放了出去——五千楚军在石门已大败长毛,活捉了李秀成。现在,李秀成正朝景德镇押送呢,人一押到,示众三日,即刻押往北京,向皇上献俘。

筵席一开,左宗棠再次将这重大消息向在座各位煞有介事地宣告了一遍。

完了就是痛饮。

这么干,左宗棠只赌一点,城中的探子必会把这个消息传给李容发,而与李秀成父子情深的李容发必会方寸大乱,不顾一切地回兵救父。

这还不是左宗棠最让人感到惊愕的赌算,他还算定,李容发半路一定会回过神来,一定会原路再杀过来,但上一当受一惊,他必然是锐气减半,不敢在天黑后冒然攻城。

左宗棠领五千人马为何那么厉害?带团队他有一套,战强敌更有一套

雄才大略的人拿捏人性就是这么准,不是算准一点,而是算尽人性起伏的波澜。果然如左宗棠所料,乳臭未干的李容发先是方寸大乱,接着变成不顾一切,进而又弄成疑神疑鬼,待彻底回过神来,再把李秀成安然无恙的消息坐实,天已经渐渐黑了。

虽然恼羞成怒,却又再难拿出横扫空城的锐气!

这时候,太平军小将的耳边尽是李秀成的一再告诫:左宗棠老奸巨猾,诡计多端,万不可鲁莽。

怎么才算不鲁莽呢?

养精蓄锐一晚,天亮形势明朗后攻城。

可天刚亮,五千楚军已回援杀到,刚养完精蓄完锐的李容发大叹,一座空城,连上两当,横扫竟变成被围。

跑吧!再不跑三千人马就彻底报销了——

《左宗棠逸事汇编》中说,左大帅自认此役可比古诸葛,即便晚年从新疆回到湘阴,他还常拿此战跟湘阴老乡吹牛逗趣。

说今亮料人料事,古诸葛于地下,亦不过如此也!

真真是雄才,大略,艺高,胆大。

在晚清,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担起脊梁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