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回顾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回顾

宋代士大夫的人格到底伟大在哪里?为什么宋代贤士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豪语和胸怀?9月1日(周六)下午3:00—05:30,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中原国学讲坛总第244讲,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诸葛忆兵做客河南博物院,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为题,为大家精彩解读宋朝士大夫的境遇与精神。以下是讲座演讲片段,一起来看一下吧!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回顾

第244讲嘉宾:诸葛忆兵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回顾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回顾

中原国学讲坛第244讲

演讲嘉宾︱诸葛忆兵

本文节选自:中国学讲坛第244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部分片段有删减

我们知道,范仲淹跟我们河南的关系非常密切。他晚年退休居住在洛阳,他的《岳阳楼记》写在河南邓州,而他《岳阳楼记》里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经成为宋代士大夫精神的一个标杆。

我这里提出“宋代士大夫境遇、宋代士大夫精神”,表示在宋代这种思想是新的,跟以前是不一样的。

那么以前是怎样呢?

这句话大家可能也很熟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读书为了什么?古今答案各异。但你要是问古代知识分子,他们定会说“学而优则仕”,就是读书读好了做官去。

但是古代封建专制社会有昏君在的时候多,朝政黑暗的时候多,你让知识分子都去做官,他没机会没平台怎么办?他遇到了昏君,遇到了朝政黑暗的时候怎么办?

儒家给古代的知识分子留出一条后路——“穷则独善其身”

如果你碰上了昏君,碰到了黑暗的朝代,你就可以退出来,退出这个朝廷,你可以隐居,像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宋代以前,知识分子基本上是照着这样的路子来做。

但是到了范仲淹这里不一样了。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么,这样一种思想精神层面的变化为什么在宋代会实现?

首先,它跟宋代帝王的治国基本方针是一致。宋代帝王治国基本方针即“与士大夫治天下”。

宋真宗:“天下至大,人君何由独治也?”(《长编》卷八六)这个士大夫是指以宰相为领袖的文官集团。)

也就是说,宋代君臣之间已经形成了共识:

皇帝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什么意思?我们首先要回到古代官僚体制中去理解这句话。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古代社会是独裁专制社会,政体结构是金字塔形,独裁者皇帝在金字塔塔尖。那么皇帝一个人怎么管理国家呢?历史上皇帝利用的政治力量有哪几种呢?

宦官、后妃、外戚、宗室、文官集团、军官集团。

大家回顾一下自己读过的历史知识,皇帝与治理国家的政治力量是不是这么几股?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回顾

影视资料图

宦官,从先秦到清代,宦官参政参与得都非常厉害。

宦官是皇帝身边的人,有的甚至从小陪伴皇帝长大,关系非常亲切,所以皇帝很相信他们。皇帝如果脑子不太清醒,这个权力就容易过渡到宦官手里去,这是一种。

第二种,后妃,即我们所谓的“枕边风”。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回顾

网络资料图

后妃在一种情况下还会变得格外厉害,就是皇帝登基的时候还是个小孩,还不懂事,这时候由母亲垂帘听政或者由祖母垂帘听政。

后妃把这个权力拿走以后,她们作为宫廷中的女人无法与外面发生直接联系,所以她一定会用到外戚,形成外戚集团。

再一股就是皇帝不信任其他人,还是自己家人最可靠,所以就形成了宗室。

除此以外,就是宰相为领袖的文官集团,还有一个武将的军官集团。我们想想看,皇帝治理国家是不是大概就这么几种政治势力?在这几种政治势力里边,宋代以前的这些政治势力都各有表现。

回到宋代皇帝身上,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军旅出身,像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些故事都与他有关。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回顾

赵匡胤(网络配图)

我们知道,宋代是个重文轻武的时代,皇帝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由文官来治理,而且皇帝以史为鉴的这种意识特别强烈。所以宋代才会出现一部大部头的著作叫《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最初写给谁看呢?最早就是写给皇帝看的,以史为鉴,宋代皇帝最近的一面镜子是唐朝的历史。

我们看看唐朝。

唐朝这几种政治势力都发挥了非常坏的作用,哪几种政治势力?

一个是宦官。

唐朝中期以后基本是宦官专政,当时四个宦官掌握国家大政,两个宦官管军队,两个宦官管行政,国家大政全在他们掌握之中。甚至唐朝中期以后的皇帝废立都是宦官掌握,唐朝的灭亡,宦官难辞其咎。所以历代皇帝其实对宦官的防范是很严厉的,一直到清代也有这种防范,但是总是防不住。

后妃,唐朝武则天甚至把国家都变掉了,把国家都改掉了。武则天的时候就有武氏集团,外戚也出来了。

还有宗室,其实在多种政治势力里面最可怕的是宗室,汉朝不是不姓刘的不许封王吗?结果汉朝马上就带来了“七王之乱”,西晋的时候又有“八王之乱”。

你给了宗室发展的空间,因为他是同血缘、同姓,他们就具有夺取天下的合法性,所以宗室更可怕。

最后一种力量,军官。大家知道,唐朝的藩镇割据,唐朝灭亡,藩镇割据也是一个主要的罪魁祸首。

刚才把这几种政治势力捋了一下发现,只有文官还可以,其他几种政治势力都非常可怕。

宋代的皇帝正是以唐朝的历史为借鉴得出的结论是靠文官。所以宋代的皇帝做出了重大决策,叫与士大夫治天下

你如果展开宋代历史看你会发现,宋代皇帝对各种势力打压得非常严厉,把各种势力都打压下去以后,剩下就只有文官一枝独秀。

那么,与士大夫治天下,士大夫(即宰相为首的文官集团)权力大了以后会不会产生与朝廷的离心现象呢?宋代又怎么保证文官集团对朝廷的绝对忠诚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回顾

宋徽宗赵佶《听琴图》

可以说宋代的文官基本上做到了对朝廷的绝对忠诚,忠诚到什么程度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代《宋史·宰辅表》里列出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高达123名,占92%。换句话说,宋代的高干集团或者说宋代文官集团的主体是科举出身。

宋代皇帝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官员队伍的结构,建立起官员对朝廷、对皇帝的绝对忠诚。

科举制度为什么从唐朝开始又一致延续到了清朝?这个制度为什么会被保留下来?与这点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回顾

古代科举考试(网络图)

科举制度首先出现在唐朝,从隋唐开始,隋朝历史很短,唐朝科举制度发展,宋代是继唐朝而来。

但是唐宋的科举制度非常不一样,唐朝科举考试的试卷是不密封,考官改卷的时候能够看到考生的名字,这种形式很多时候是不公平的。

宋代皇帝要改变这一点。

宋代继承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初也是和唐朝的制度一样,就是不密封。在这个制度没有改变的时候,皇帝特别做了一件事情,在科举考试里边专门打压官二代。

公元968年三月,朝廷高干陶谷的儿子陶邴在科举考试中考了第6名。

宋太祖赵匡胤马上命令复试,当然,这个复试不是对他的特别照顾,而是要特别卡他。同时,还下达这个诏书说:“从今以后凡是官二代参加考试,如果录取了,你们都要打报告特别分析为什么录取他,而且这种人一定要去复试。”

太祖还做做样子,让他参加复试,其实复试的结果一定是:肯定不录取。

到了第二代皇帝太宗的时候,做得更过分了。他连样子都不做了,他把宰相的儿子、副宰相的儿子、中央高干子弟一批考进来把他们全部刷掉,连复试都不让他们复试。

宋代皇帝眼光很远,不允许高干子弟进来,他想保证这个文官队伍的纯洁性、公平性。

到了第三个皇帝宋真宗,觉得老那么干不行。考试的时候都靠临时手段把高干子弟拿下,这个不行。

他要改革,怎么改革呢?考试的考卷密封。

改革之后的宋代科举保证了文官队伍的纯洁性、公平性,这些文人士大夫大多出身寒微,没有世家势力作为社会背景,故也没有深厚的社会根基和实力,其荣辱盛衰皆掌握在帝王手中。

布衣卿相的仕宦经历决定了他们对赵宋王朝的耿耿忠心,对皇室的依附性极强。

由于这些朝廷高干都来自于草根,哪怕你看他在朝廷里边权倾朝野,如果皇帝一变脸,他们什么权力就都没有了。这样一来,就会把宋代文官整个团体的政治群体利益跟皇族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于是就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那么利益捆绑到一起以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种思想的产生就是非常正常。

注:本文系第244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精神》讲座片段摘录,更多精彩关注“文博河南”收听全部!

中原国学讲坛第244讲

欢迎收听!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收听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回顾

【往期精彩】

- The End -

⊙本文仅代表主讲人观点,不代表文博河南立场。

【文博河南】文博+文学+文史,一起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回顾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