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暴雷,作爲持有者你該如何應對?

p2p平臺暴雷,作為持有者你該如何應對?

正文之前容我勸各位一句:今明兩年是多事之秋,切勿重倉押寶。

不信您看,今年6月7月的天台擠滿了人:先是一批被貿易戰重創的A股股民、基金韭菜,然後是區塊鏈幣友,世界盃賭球的,再然後P2P羊毛黨也上來了,估計這兩天又有更多網貸投資人擁上來。

以下是正文:

一、最近頻繁出現排名靠前的大P2P平臺暴雷,就像“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一向迷信大平臺、國資系、上市公司的群眾被啪啪打臉,人心惶恐。

網貸平臺爆雷風暴從5月起延續至今,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從北京、上海蔓延到杭州、深圳,數十家P2P平臺暴雷,進入7月勢頭似乎更猛。動輒“千億級”、“百億級”平臺“爆雷”,網貸擠兌輪番上演,債權轉讓驟增。最近一週P2P平臺更是暴雷驚人的1255億。

下面是不完全統計的的暴雷平臺:

p2p平臺暴雷,作為持有者你該如何應對?

(以上情況不代表所涉及的平臺真的就跑路了,可能只是暫時的運營問題,資金流改善了還可能是正常的)

二、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各大網貸平臺暴雷的呢?

三大主因擊潰P2P平臺

有行業報告指出,本次網貸平臺的暴雷潮主因有一下幾個方面:

1)主打自融、虛假標的、資金池等龐氏騙局的平臺在趨嚴監管下難以為繼;

2)股市暴跌、流動性趨緊導致貸款端(尤其大額)逾期率上升、平臺累6計的準備金難以足額賠付;

3)投資者資金流入放緩,導致存在期限錯配的平臺流動性問題凸顯。

可以預見P2P行業今年是凶多吉少了!

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收縮戰線、精選一兩個最信任的大平臺留下,切勿廣撒網搞組合投資(不然就可能是下面這個尷尬下場。。)

p2p平臺暴雷,作為持有者你該如何應對?

P2P爆雷潮是一個加速洗牌的過程,洗掉的不僅是那些魚目混珠、暗中貓膩的平臺,也是一些投資者投機貪婪的心理。(說實話,20塊錢的新人紅包就可以騙好多人進去註冊)

三、平臺暴雷,損失最大的是投資人,那麼已經出事的情況下該如何應對?

第一, 保存投資證據,在第一時間報警登記,提供相關資料。

第二, 抱團維權,力往一處使,儘可能多獲得一些主動權。

第三, 藉助法律手段,及時提起訴訟。

四、最後,我就來教網貸新手幾招實用的招數,來評估一個平臺短期內風險是否增加?

01

羊毛持續高返

平臺放羊毛就跟吸毒一樣,如果戒不掉持續上癮,遲早要死在這上面。你想想,平臺從成立開始,一直都是高收益,或者高額返現吸引投資人,基本上都是在玩借舊換新的龐氏騙局。

隨著唐小僧、聯璧的暴雷,四大高返平臺全部終結,也說明高返平臺的不可持續性。如果你發現在投,或觀望的平臺一直羊毛不斷,而且返現較高,就可以到期就撤、直接取關了。

02

平臺瘋狂加息

如果有一個平臺,在非節假日,也沒有重大利好,突然上線各種重磅活動,平臺標的加息力度也不小。這個時候,你就要小心!這個平臺是不是很缺資金了?是不是要最後撈一筆錢跑路了?

你想想,整個P2P行業的收益率持續下滑,平臺靠什麼能夠持續高收益活動呢?難道資產端很優質更賺錢?難道有融資可以放肆燒錢?不可能的事!

03

活期平臺遠離

關注政策以及P2P行業的朋友們都知道,活期在監管的政策下,已經被確定是不被允許的。因為活期理財,對資金的流動性是有很高要求的,如果搞不好的話就容易形成資金池。

期限錯配嚴重,流動性風險大,容易發生擠兌。如果平臺遇到什麼負面輿情,投資人踩踏出局,資金流出嚴重,並且後續沒有人接盤,那發生擠兌的可能就會大大增加。

04

涉及線下理財

對於線下理財的投資人而言,無從判斷資金去向,難以全面瞭解借款人的真實身份和借款用途,投資人看不到的債權極容易發生自融。

更何況一些線下財富公司在瘋狂擴張背後,是高額的人力成本與營銷成本,也是隨時會引爆的暗雷。比如,以前出現問題的e租寶和大大集團,就是線下瘋狂擴張的典型案例。

05

持續狂發短標

狂發短標也是平臺要跑之前的徵兆。平臺一時間發佈多個短標,甚至是天標。比如,深圳P2P平臺大豐收金融曾一天內發佈17個天標,而當天平臺也發佈了提現困難公告。

都需要瘋狂發短標來撐,說明了平臺對資金極度渴望。一個平臺經營到很缺錢的時候,才會很需要新的資金來週轉。或者說,平臺已經撐不下去了,想在逃跑前撈最後一筆。

06

平臺涉嫌自融

所謂自融簡而言之,就是平臺通過發假標的形式,把投資人的錢,都拿去自己花了。至於這個錢最後還能不能回來,就看平臺拆東牆補西牆的功力如何了。

自融最常見的,就是平臺給自己的大股東和一些關聯企業融資,資金左手倒右手。這些企業需要長期不斷的供血,一旦資金鍊斷了,平臺隨時有可能暴雷。

07

平臺管理層大換血

通常來說,平臺的高管團隊,尤其是背景資歷好的團隊,本身就是拿自己的職業生涯做背書。

如果一個平臺的高管團隊短期內陸續走人、頻繁更迭,這也是平臺出問題的前兆。說明管理團隊都對自己平臺沒有信心了,避免後面出事了被牽連。

當一個平臺的負面輿情不斷髮酵,如果平臺本身背景實力不夠強硬,平臺的風險性也隨之上升了!負面最容易引起投資人恐慌,投資人集中擠兌的話,大多數平臺很難撐得住,尤其是不靠譜的高返平臺(比如聯壁金融)。

當然,在如今外有貿易戰內有經濟下行壓力的經濟形勢下,最首要的是保障自己本金的安全。不管投資什麼理財,在安全性和收益性方面,恐怕要更多地考慮安全性——別擼了羊毛,丟了牛。(人活著重要的是要開心,擔驚受怕的日子給個皇帝也不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