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母亲的67岁备孕,独生子女应不应该单身

失独母亲的67岁备孕,独生子女应不应该单身

说起来有点愧疚,虽然作为一个95后的“年轻”新媒体人,我时常感到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去了解现在的网络用语和新词汇,然后融汇贯通做到有趣的玩梗有些困难。所以对于陌生词汇有着格外敏感度和学习欲的我,一大早迷迷糊糊的听到新闻里“失独”二字时,也是条件反射的想要拿起小本子记下来这个在我理解盲区的“知识点”,没想到这个新时代的产物让人感到如此无力。

先简单说下这个新闻:

  • 2014年的一场车祸夺走了张恒34岁独子的生命,因为不符合领养条件又不想违法代孕,自2017年起她开始锻炼备孕,后赴台湾接种试管婴儿,成功怀上双胞胎,然而由于其为超高龄孕妇并有妊高症,北京多家医院均劝其停止妊娠,并不敢接受其档案。

这种不知道该心疼或者谴责谁的新闻,时间久见得多后我也能做到见怪不怪了。不太想主观评价,毕竟双方确实都没有明确的是非对错。

对于张恒来说,她已经最大努力上的让自己身体健康,并为孩子安排好“后路”。(后路这个用词有点悲观,但是我不敢用未来,毕竟这对父母真的能陪伴这个孩子的未来吗?)

对于医院来说,理性和感性在拉扯,既要为“患者”考虑,也要为“母亲”考虑,更要为医院的“名声”考虑。现在的人哪个不是蜷缩在灰色地带,毕竟你向自认为的黑或白迈上一步,都会有人操起键盘骂你,被社会舆论的唾沫淹死的人,可还少?

虽然不谈此事,但是对于失孤母亲对孩子的执着,我想聊点别的。

  • 我爸是家里的长子,我是他的独生女。从小到大听过无数人问我“让爸爸妈妈给你生个弟弟好不好?”(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是从小听到大)直到我小叔家添了个儿子才算完。然而二胎开放以后,我明显能感觉到父母的蠢蠢欲动。然而虽然我大方表示自己可以既当姐姐又当妈,让“老两口”完成自己多年的愿望,他们却表示自己身体条件无力承受,只能把希望寄托与我。当时的二胎政策下我爸甚至计划让我以后结婚了生两次孩子(注意这个量词,不是两个而是两次)。第一次生一个女儿,第二次生两个儿子,这样既不会被罚,又可以有一个儿子,跟我们家姓了。

面对这样的父母,我想据理力争又觉得无力反驳。我们的父母活在旧社会和新时代的交接处,承接着老祖宗的传统教育,又追逐着新时代儿女的思维方式。他们想在自己的父母和子女面前里外都是人,真真是需要两幅面孔,一面入土半截,一面一步登天。你觉得从父母口中蹦出个带着网络流行语的土话,违和而尴尬。其实他们就像上春晚演小品的蔡明和潘长江,既要照顾老观众,又想获得新粉丝,其实终究只愿博全家一笑。因此我作为独生女,深知父母接受着“重男轻女”思想,却依旧对我宠爱有加,太多据理力争都变成了如鲠在喉。

失独母亲的67岁备孕,独生子女应不应该单身

独生子女被说成是最孤独的一代、养老压力最大的一代...那独生子女父母那一代,大概是一辈子的育儿观都坐着过山车的一代吧。前半辈子被父母教育要“传宗接代”,后半辈子被子女批评不要“继承皇位”。

之所以大篇幅的勾勒冲突的育儿观,是因为我奇怪的关注点让我关注到了张恒的独子34岁了,却还未婚恋,没有孩子。哦,其实在现在来说,这再普遍不过了。

现如今,结婚和生育已然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选择。很多人认为独生子女已经习惯孤单并身患“惯性孤单症”,不想结婚、不想生育的主观抗拒是婚恋最为沉重的绊脚石。

但其实可见的社会现象是,真正的单身主义和不婚主义并不占大多数,他们只不过打着不将就的旗号在苦等良人。可惜,国家不再给你分配对象,你也没遇见爱情。

为什么?独生子女父母要背锅:惯的!

现在人的恋爱观总结起来大概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小的时候,父母告诉你:“你把学习好就行,家务不用你做。”

现在你告诉自己:“我提升自己就好,爱情自己会来。”

所以家务你不会做,爱情也没有来。

失独母亲的67岁备孕,独生子女应不应该单身

我们之前的一篇推文在后台显示有着比平时更高的阅读量,“下一个十年,你在哪里?”这篇推文是我的同事写的,我看完以后表示,自己也常常不知未来会何去何从。我想点开这篇文章的每个人,大概都是迷茫的。现在的人在面对未知的恐惧时,常常选择埋头苦干却不知道深谋远虑,制定生活、事业跟爱情的三重计划。

我看过一个抖音视频,给我很大触动。一个男孩,脸有点脏、带着安全帽,面对镜头,他很真诚的说:“很多女孩跟我告白,我都拒绝了。我现在在工地,她们不懂事,我不能不懂事啊。”(他大概是个刚毕业的建筑系“搬砖”学生,在抖音上小有名气。)

我相信,看过这个视频,这个男孩会受收到更多女孩的告白,也希望他别再一味拒绝,原因很明显:他值得拥有爱情。现在他大概觉得,与其现在拉个人来陪我吃苦,不如等我变好了,就会有一份现成的完美爱情放在我面前等我享用。

错!错!错!20多岁是男孩最穷的时候,却是女孩最美的时候。等你摆脱了贫穷,女孩也摆脱美丽了。反之,对于女孩而言,等你摆脱了贫穷,男孩也摆脱贫穷,并且可以选择比你年轻的“美丽”了。(听起来貌似女孩更惨,但是男孩也总在怀疑他跟“美丽”之间是否有爱情。)

别再相信什么“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爱情没有翅膀,它早已融入了生活那块磐石,需要你亲手雕刻时光,也雕刻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