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英山云雾茶

老家位置湖北黄冈英山杨庄村金雷茶叶园吉子山基地,主产高山绿茶,也是英山云雾茶的发源地。吉子山海拔813米,附近茶园终年云緾雾绕,土质为黄棕壤,土层厚,肥力好,是茶叶的天然绝好产地。

家乡的英山云雾茶

茶园顶拍摄

作为土生土长的英山人,从小就有喝绿茶的习惯,因为绿茶既可以养生保健、清油解腻,又可以增强神经兴奋、消食利尿。小时候出现积食或者饮食过于油腻,老辈们都会说多喝点茶就好了。而对于在田间地里耕种的务农人来说,困乏的时候来上一口醇香的绿茶,可以说很是解乏减累。

家乡的英山云雾茶

开春的茶园

小时候家里每年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茶叶,开春施肥,定期除草、手工采茶、卖茶、砍茶等一系列的农务活,母亲一年到头就围着那片茶园,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培育,最大的盼头就是雨水好,茶叶长得好,能卖个好价钱。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老一辈把土地看的那么重要?因为那时候土地就是农民的根,所以他们把大半辈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那片黄土地上。田里稻谷丰收高产,意味着粮食不愁了;地里黄豆长得好,意味着过年可以打颗豆腐了;山上茶叶长得茂盛,意味着孩子的学费能攒够。他们辛勤的耕作,起早贪黑,只为秋天能够五谷丰登,只为了让我们不再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也是我长大后才慢慢理解的。

家乡的英山云雾茶

刚冒芽

童年中总是有茶的陪伴,也使得我对茶有种特殊的情怀。母亲说我小的时候,很黏她,她要去采茶,我要跟着,由于太小,只能经常用带子系在背上,母亲一边背着茶箩采茶,一边哄我玩。后来大点了,可以自己到处走了,就把我带到茶园里,放在茶沟里自己玩。累了就用装茶叶的袋子铺在地上,躲在茶树下睡觉。到现在我都能清晰的回想起,夏天的太阳烤炙着大地,高温使得尚未采摘的茶叶清香四溢,躺在阴凉的茶树下,伴着母亲有节奏的采茶声,能酣睡一两个小时。再后来开始上学了,跟茶叶的关系就更密切了,因为你就是一个可以采茶的小劳动力了。再后来,每天放学做完作业自觉去山上帮母亲采茶;暑假在家除了做作业就是采茶;学校的勤工俭学还是采茶,因为采茶的重量直接影响到零用钱的多少,于是也学会了很多采茶技巧,其中之一就是——唯快不破。

家乡的英山云雾茶

开始长到一芽一叶了

学科比的一句话是“你见过采茶后漆黑的手指吗?”由于采茶都是纯手工,在经过几个小时的采摘后,茶叶折断后茶汁中的单宁被氧化变黑附着在手上,所以采茶的多少也可以根据手指变黑的程度来判断。有次母亲因为长时间采茶,导致经常勾拢茶叶的食指中关节处裂开,看着很是心疼,但是夏天的雨水多茶叶生长的快,必须要采摘,所以只能包几层纱布继续采摘,那个场景我估计这辈子都不会忘。而现在,由于长年的艰苦劳作,导致现在50刚出头就一身的病痛,双肩严重劳损导致压迫神经,从而使得她的右手臂经常麻木没有知觉,很轻的东西都拿不起来,一下雨右手掌就风湿痛。

家乡的英山云雾茶

一芽一叶近景

已经劝过很多次让她不要再采手工茶,因为已经有很多现代化的机器采摘,但是母亲依旧放不下那片茶园,坚持在清明节前后手动采摘,为一家人准备当年需要的茶叶。因为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经过冬季的严寒之后,受虫害侵扰比较少,而一整个冬天的酝酿,芽叶更加细嫩,颜色更加青翠,泡出来的茶更醇香,绿色可人的茶汤,喝一口后身心舒畅。同时,由于清明节前后气温普遍比较低,所以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比较慢出芽率低,达到采摘标准的比较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家乡的英山云雾茶

刚采摘的新鲜茶叶

马上清明节了,母亲又开始张罗那些茶叶了,3月11号的时候还告诉了:今年的茶叶已经施肥完成了,都是家里的土肥,问要给我们准备多少?还说今年请了2个人帮忙采春茶,可以多采摘些,问有没有朋友喜欢的,可以提前多备些!听到这句话时顿时潸然泪下。

家乡的英山云雾茶

炒干的茶叶和泡出的茶

说不完的家乡,说不完的家乡云雾茶,还有道不尽的我的母亲。

家乡的英山云雾茶

2017年4月拍摄的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