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直播答题平台火爆原因

2016年,各种直播平台的横空出世。而2017年,则是直播平台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

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出台之后,各类直播平台开始改头换面,以答题涨知识的新模式继续风靡各大手机客户端。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直播答题为什么火了的帖子,贴主说:某平台全部答对题目大概是40元收入,但是却要浪费2.5个小时来参加答题。仔细算了一下,所花费的时间和收入貌似并不能成正比,平均一小时16块钱,却买了你一小时的时间。是的,仔细想想是没有错的,但是为什么依旧有很多理性的朋友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呢?

如果更细致分析答题直播的火爆原因,你就会知道,原来平台在开始游戏之前都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注定是一场赚钱的买卖。那它们是如何抓住客户的呢?如下:

深度分析:直播答题平台火爆原因

模式:

答题本身的乐趣和赢钱的快感已经是极具吸引力的娱乐方式,并且全是选择题,谁都能参与。更诱人的是成功邀请一个人,填写邀请码之后,双方都会获得一个邀请码用于后期的答题环节,拥有一次答错也可满血复活的机会。

时间:

大学生兼职工作,其实很难拿到16元/小时的,所以课本知识还没有忘、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特别是时间自由,这三点使得大学生成为目前直播答题的主要用户。大多数上班族是没有时间玩答题游戏的,所以平台设置的6点以后的场次比较多。事实证明也是入戏,某些平台曾经就把1:30场次改成了12:30,因为1:30大部分是午休时间,参与人少,而12:30是用餐时间,还是可以忙里偷闲找点乐趣的。

题目: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各个平台的题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因为12道题会涵盖到各个领域,以针对手机前的不同用户。由于手机使用的普遍性,所以正在读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用户也是他们的准客户。

本人也参与了目前几大知名平台的答题直播,发现适合学生的题目很多,覆盖到语文、数学、历史、物理、化学、艺术等各个学科,的确是可以一边休闲,一边帮助记忆和学习的。对于大学或者成年的男性来说,比如篮球、车、足球这一类问题是他们比较了解和关注的,所以这类问题他们比较擅长。对于女性朋友,最拿手的莫过于影视资讯、八卦娱乐和品牌知识类。而对于年纪较大的,养生知识和日常生活类问题对于经验丰富的他们来说,简直易如反掌。特别是有些平台还会针对性的做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专场,如:美妆专场、生活专场、新闻专场、春晚专场等,让很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深度分析:直播答题平台火爆原因

心理:

1、 好奇心理:新兴的平台游戏、奖金金额的变化和不同领域的题目,引发了一众人的好奇心。

2、 从众心理:当直播答题变成热门事件以后,身边很多人参与之后,总有人会害怕因为自己不参与而被标注为异类,于是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做盲目的跟随决策。

3、 赌博心理:全部答对是概率事件,有时候20分钟一分钱没有,有时候20分钟上百块,因为有不确定性,所以激发了用户的赌博心理,总是偏向于好的一面,于是不断演变成了赌徒心理,然后上瘾到根本停不下来。

4、 成就感:由于题目的范围广泛,所以每个年龄层的人多少都会几道,而随着一道道题目的正确回复,催化出一种好像知识转化金钱的成就感。特别是在面临社会各种压力的情况下,偶然一次成功的答对所有的题目,赢得奖金之后这种感觉会显得更加强烈。

5、 归属感:直播游戏有“社交货币”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呼朋唤友一起答题,增加亲朋好友之间的互动。

6、 尊重感:直播答题通过知识创造财富的设定,让人们觉得就算在直播答题活动中获得的奖金不多,但是收获了表现出自己知识渊博,知识面广的才能,从而获得炫耀的资本,心理上获得了尊重的需求。

奖励:奖励是最直接最具有诱惑的一项了,直播答题前期,平台都会推出比如“xxx狂掷100W”“XXX平台500W现金等你来答题”一类的热点。进入平台之后的确是可以瓜分10W-500W不等的奖金,只是能不能拿到就各凭本事了,拿到奖金之后可以迅速提取到自己的银行卡,就是这么直接。

但是很多人就会想,明明是很少的钱,为什么会这么兴奋呢?这是由于用户会建立时间消费的心理账户。对于放入赚钱账户和放入休闲账户的时间,人们也会有不同的考量。对于放入休闲账户的时间,往往就会不太重视,也不期望获得收入,比如每个月的工资。因为人类“有限理性”的行为方式,所以会把答题赢得的奖金部分收入归结于“意外之财”,从而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获取。

还有更深层次的见解,来自知乎MP菌的分析: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高额奖金的正强化和立即可以获得奖金的即时反馈,远比一般人工资收入给人的刺激要强烈,比每个月获得一次工资的反馈更及时,对人的行为的改变也会特别的强烈。当然,最终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获得高额的奖金,但这种有概率的随机强化,对人们行为的改变更加的强烈。当然如果一直没有获得满意的奖金,人们的行为也会出现消退现象。

深度分析:直播答题平台火爆原因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什么路上掉的100块钱一般不会有人争先恐后的抢着去捡呢?它既符合心理账户理论,同时相对于直播答题的几块钱强化刺激也不差,反馈也很及时,这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人们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以后,人们会去追求更高层级的情感和归属、尊重和自我们实现的需求。捡路上掉的钱如果失主没有要求归还并不是违法的行为,但却是不道德的行为,属于安全层次的需求,如果不是基本的生理需求都不能满足的人如小偷,乞丐等,基于社会道德都不会抢着去捡,就算去捡也是暗自的,生怕被别人看见,直播答题却不同。但是在总奖金固定的情况下,如果直播答题不能在个人获得奖励金额的多少和获得奖励人数的多少之间寻找到一个满意的平衡点,大概率是长久不了的。因为奖金太少强化会消退,奖励人数太少尊重的需求不会被满足。

以上就是从各个方面分析了直播答题的火爆原因,那如果简单粗暴的阐述就是:门槛低、覆盖面广、时间不长、容易使人兴奋,这些点已经集合了许多综艺和游戏的特质。直播答题本质是流量大战,目标是广告宣传,形式是暴露智商,传播靠病毒式复活卡。至于直播答题未来的发展,预计短时间内不会消沉,因为三大互联网公司BAT中,百度和阿里巴巴已经悄然入局。而且,直播答题已经不仅仅限于直播行业,各个行业都可以轻易通过第三方公司提供的SDK结合自家的App快速上线答题模块。所以后续很有可能还会延伸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行业,未来的直播答题会走向何处,我们也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