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閱人無數,卻未能看透此人,導致北伐失敗!

諸葛亮一生都在為劉備集團謀劃北伐之事,為此諸葛亮一直也在招賢納士,受他器重之人也頗多,如董允、董和父子等。大將軍姜維更是他的嫡傳弟子,姜維不僅繼承了諸葛亮的軍事謀略,還接替了他的北伐大業。可在姜維之前還有一人諸葛亮待他是親如兒子,本想讓他繼承自己的大志,可誰料諸葛亮閱人無數,卻唯獨沒有看透他,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而歸。這也是六次北伐中最有可能平定中原的一次,這次的失敗,為後五次北伐種下了失敗的禍根。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失街亭”的馬謖。

諸葛亮一生閱人無數,卻未能看透此人,導致北伐失敗!

馬謖劇照

馬謖,字幼常,其兄弟五人都頗有才華和名氣,被稱為“馬氏五常”,而這個馬謖又特別喜歡談論軍事謀略。當時劉備在成都稱帝后,蜀漢朝廷分為兩個派系,一是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外來派,另一個是以李嚴為首的益州本土派,兩派相互掣肘、制衡。劉備託孤時,更是故意選了諸葛亮和李嚴為託孤重臣,避免一家獨大。在這種情況下,荊州派難得出了一個可以討論軍事的人才,還挺投諸葛亮的脾氣,諸葛亮相當器重他,於是經常與馬謖辯論至天亮。而年近中年的諸葛亮也無子嗣,對於馬謖這種“青年才俊”,更是愛護有加,基本認定了他為自己的接班人。

諸葛亮一生閱人無數,卻未能看透此人,導致北伐失敗!

諸葛亮劇照

但劉備臨終時曾對諸葛亮說:“馬謖此人言語頗有浮誇,實際能力不足,不能委以大任,還需多多觀察。”建興三年(225年),南蠻孟獲隨雍闓反叛蜀漢,諸葛亮率軍平亂,臨行前故意問馬謖:“我們雖一起謀劃過此事,今大軍將出徵,你還有什麼好的計劃嗎?”馬謖曰:“丞相率軍平定南蠻自然勝券在握,可南蠻之人不服我朝由來已久,今用武力平定了,難保明日不會再反,丞相志在北伐,如若不能安定後方,那必是大患,望丞相能使南蠻真心歸順,方是上策。”諸葛亮認為有理,便採納了他的建議,才有了後來的“七擒七縱”孟獲。經過此事,諸葛亮把劉備的話拋之腦後了,對馬謖是更加青睞器重。

諸葛亮一生閱人無數,卻未能看透此人,導致北伐失敗!

馬謖劇照

而馬謖則越來越恃才自傲、妄自尊大。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開始了他第一次北伐大業,馬謖被任命為參軍隨諸葛亮出征。蜀漢眾將都明白,諸葛亮這是在為馬謖鋪路,想讓他立點戰功“鍍鍍金”,好為以後繼承他的衣缽賺點政治資本。當時魏國皆認為劉備伐吳的失敗,導致蜀國國力虛弱,短期內不會興北伐之事。可諸葛亮卻來了個突然襲擊,兵出祁山,令魏國猝不及防,三郡不戰而降。本來形勢一片大好,待魏國作出反應時,諸葛亮令趙雲、鄧芝為疑兵,佔據箕谷,吸引曹真大軍,諸葛亮則親率大軍攻取祁山地區。而蜀國北伐有一個老大難問題,就是糧草的供給,此次戰役的重點便是糧道,糧道的重點便是街亭。諸葛亮不找戰爭經驗豐富的老將鎮守,偏偏力排眾議令未曾帶過兵的馬謖擔任要職,亮之過也!出行時,諸葛亮再三叮囑馬謖要“當道下寨”,可馬謖到了街亭後,高傲狂妄不但沒有遵守諸葛亮的部署,還領軍遠離水源紮營于山上,副將王平多次勸阻無效。後被張郃大軍斷其水源,圍困于山上,最終大敗而歸。蜀軍糧道被斷,已無力再戰,諸葛亮不得不下令撤軍,帶領已降三郡百姓退回漢中,自己一人斷後,上演了著名的“空城計”。諸葛亮後來不得不“揮淚斬馬謖”,諸葛亮流淚一是為了馬謖,一是悔恨自己用人不當。

諸葛亮一生閱人無數,卻未能看透此人,導致北伐失敗!

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數次北伐中,形勢最好,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可他一生閱人無數,偏偏沒有看透馬謖,雖有一定才能,但並非能擔大任者!紙上談兵也許有一番見解,實際運用卻不懂變通,一味照搬書籍軍事案例,再加上受到諸葛亮的器重後,更是狂妄自大,討論一下軍事謀略還行,親自帶兵打仗那就如“三歲孩童”一般。馬謖的戰敗,令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更是給後幾次北伐大計埋下了隱患,魏國經過此次戰役,加強了對蜀國邊境的防守,導致諸葛亮窮其一生都無法完成北伐大業,最後還病死於北伐途中,可悲可嘆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