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有有這樣一個故事:


村裡有兩兄弟,都是做生意的,大哥在家裡開了個縫紉針廠,弟弟在城裡開了一家珠寶店。


弟弟讀過大學,開的又是珠寶店,聽上去很高大上;而大哥只讀了個初中,還是在鄉鎮開個小小的縫紉針廠,看上去一點都不像有錢。


親戚們也是勢利眼,他們覺得弟弟一定比大哥有錢,逢年過節都喜歡往弟弟的家裡湧,對弟弟各種奉承。弟弟也很享受這種狀態,經常在背後說哥哥是個土包子。


直到有一天,弟弟的珠寶店因經營不善而破產,而大哥卻把廠房擴張了一倍,大家才知道,原來真正有錢的是大哥,弟弟的珠寶店看似很風光,但一天都賣不出兩條項鍊;而大哥的廠子,一車一車往外拉貨,他才是真正有錢的人。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這是實情,一個企業能否賺錢,與其所屬的行業大小沒有必然聯繫。大家總愛盯著阿里、騰訊這些明星企業,殊不知在一些不起眼的小行業裡面,一些公司深耕細作,活著也像阿里一樣滋潤!


譬如說,靠“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撐起老闆28億身家,公司還能上市;賣手套的,一個手套賣8分錢,居然能年賺1.8億;一包榨菜,做成了11億大生意...


所以,想賺大錢,不一定是高大上的項目,不一定是最潮流的趨勢。今天唐一就給大家說說,哪些小行業能賺大錢!知道了這些,你就比別人多一個賺錢門路!


靠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還上市

老闆賺得28億身家!

香菸的過濾嘴上,通常會包裹著一層紙,這層紙,應該只能用釐米甚至毫米等單位來計算。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但就是這一小塊紙,居然撐起了一家主板上市公司!


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集友股份”),就是專門做煙用接裝紙的供應商,行業雖然小,但是集友一做就是20年。目前,它為全國18家省級中煙公司中的9家供貨。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集友的工作看似比較簡單,就是採購水松紙原紙,然後根據客戶的需要,進行設計,加工成成品。


在印刷過程中,因為煙用接裝紙與用戶的嘴巴直接接觸,所以被嚴格要求不得含有重金屬等各種有害物質。


作為特種紙,這種紙的需求量也不像一般紙張那麼大,集友股份一年賣出去的煙用接裝紙也才3600噸。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但即便如此,光靠這一項收入,集友2016年一年的營收就達到了1.87億元,毛利潤高達50%以上,錄得近5300萬的淨利潤!2017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還比同期增加了36% 。


更讓人驚訝的是,2017年初,這家公司還登陸上交所,成為一家主板上市公司!


而作為集友股份的控股股東,徐善水手握公司48.75%的股份,按照10月19日收盤時公司的市值,小小的菸屁股紙,給他創造了28億身家!


所以,以後再抽菸,看看菸屁股,有人靠著菸屁股都賺大錢了,你還光顧著吸菸!

8分錢的手套,居然年賺1.8億!

藍帆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藍帆醫療”)位於山東淄博,看名字你以為它是個連鎖醫院,或者是做醫療器械的,其實不然,它的主業是PVC手套,也就是我們在醫院裡面常見的醫生戴的那種一次性手套。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賣這樣的手套,能有多賺錢?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藍帆醫療營收12.89億,淨利潤1.8億,全球賣出PVC手套152.78億支,貢獻了公司99% 的營收。


這樣一算,平均每一支手套的售價才 8 分錢,但即便如此,產品的毛利率也高達27.3% !


而藍帆醫療的實際控制人李振平,還曾以31億元的身家榮登山東百富榜。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想不到吧,8分錢的手套,也能讓你成為億萬富翁!



1毛錢的紐扣,居然年賺3億!

光靠著賣紐扣和拉鍊,一年能賺多少錢?這家公司給出的答案是:2.94億!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這家公司叫做“偉星實業”,創立了已經40多年,當時創始人明丕白帶著一家老小,從天津來到浙江台州一個小山村,從幾間破房和幾套土設備做起,慢慢建立起了這個紐扣王國。


只做紐扣,這家公司有多厲害?2016年,該公司賣出了72億粒紐扣、35萬米拉鍊,平均下來,一顆紐扣才賣1毛多、一米拉鍊才賣3塊多。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雖然都是小錢,但集起來就是大錢了,2016年,該公司營收21.7億元,淨利潤2.94億元,當年給全體員工,每10股派現金紅利5元。


而且,別覺得他家的紐扣離我們很遠,一不留神,你穿的阿迪達斯、Zara、H&M、美特斯邦威等品牌的衣服,用的都是他家的扣子和拉鍊。


更讓人開眼界的是,偉星股份還是紐扣行業的博士後流動站,所以研究紐扣也需要讀到博士後?真是厲害了。


淨利潤8分錢的十三香

居然營收16億,淨利潤2.6億!

如果說“老乾媽”是宅男心中的女神,那麼“王守義十三香”,就是眾望所歸的男神。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王守義(中)


比起“老乾媽”的網紅特性,“十三香”可謂低調得不能再低調了。1984年起家開廠時,王守義手裡只有到處借來的100元,33年來,不上市、不貸款,連省裡金融機構來做工作請他們貸款,掌門人王銀良都沒給好臉色。


低調卻又帶點傲氣,十三香的底氣從何而來?靠的就是超市貨架上那一排排不顯眼的十三香調味料,一盒40克的十三香產品,淨利潤只有8分錢,但就靠著這樣的薄利,他們2015年總營收16億元,利潤2.6億元。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而且,企業的生意也非常紅火,現金流非常充足,擴建廠房需要8個億,不用借款不用集資,眼都不眨就掏出來了。


看看十三香的產品,土黃色、撲克牌盒式的包裝,上面印的是創始人王守義的頭像,看起來土得掉渣,就這樣還能年收入16億?


但別小瞧這“土得掉渣”的產品,雖然每盒只有8分錢利潤,但就是靠產品貨真價實、消耗量快和量大的特點、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年賺2.6億元!


1元一包的榨菜,也能做出11億的生意?

紐扣、調味料、手套...下一個要介紹的“小生意”,就是——榨菜。


沒錯,就是小小的一包,超市裡面賣5毛1元的榨菜,其中做得最好的涪陵榨菜,一年收入能有11億元。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涪陵榨菜的老闆周斌全說得很清楚,“只會做榨菜,就只做榨菜”。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周斌全


2000年,37歲的周斌全接手涪陵榨菜時,這還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地方國企,年產能不過1萬噸,全部是手工作坊式生產。當時,公司年虧損500多萬,臨過年時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了。


周斌全一看,這怎麼行,人家都實現全自動生產了,於是力排眾議,籌錢上馬了榨菜自動化生產線,當年就實現企業的扭虧為盈。


短短10年,靠著最低不過1元一袋的榨菜,涪陵榨菜從瀕臨倒閉走向了創業板,成為了“中國榨菜第一股”。


涪陵榨菜的營收,也從2010年的5.45億,增長到了2016年的11.2億元,淨利潤也從5500萬,增長到了2016年的2.57億元。


這樣的利潤,估計不少公司都眼紅,涪陵榨菜還巨有錢,2016年,公司累計拿出了10億元去買銀行理財產品,2017年估計也有8億花在這上面。


大家總愛說,吃榨菜的都是屌絲,但看起來,賣榨菜的卻一點也不屌絲啊!


想把小生意做出大成績

記住這三句話!

中國有句老話: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這些企業,都是在一些小行業中摸爬打滾,卻靠著多年的積累,成為業內的佼佼者,同樣能夠賺大錢。


所以,看了他們的故事,又能給我帶來什麼啟示呢?


1、再小的行業,也有自己的天地


現在大家創業,都在追風口、追潮流,但風口好追,追的人可不止你一個,人多了,競爭也就激烈了,為什麼你覺得你就能脫穎而出?


有時候換個思維,從大趨勢放在小行業上,或許更容易突圍而出。看看人家賣榨菜、賣紐扣、賣手套的,都能年賺過億!


很多人看不起小行業,但要知道,中國的人口那麼多,市場再怎麼細分,用戶的基數還是很龐大,只要用心耕耘,一定能出頭。


再說,市場小,就意味著競爭也小,這是一片藍海。公眾號的競爭夠激烈了吧?現在有1200萬個公眾號,大家都在搶粉絲。


有些公眾號,避開高峰時段,專門在凌晨三點發送推文,針對的是半夜失眠的用戶,居然也有一批忠實粉絲,閱讀量蹭蹭地漲;


有些人,研究道德經的,也開了個賬號,專門發佈研究道德經的文章,就這麼小眾的領域,居然也能有一批粉絲。


2、慢就是快


現在不少人創業,都是奔著賺快錢去的,公司最好半年融 A 輪,1年就上市,自己3年就能比肩馬雲、馬化騰。


但真的要做成一樣事情,哪有這麼容易成功,想做出點成績,大部分人還是得一步一個腳印,在業內慢慢耕耘,才能脫穎而出。


賣煙用接裝紙的,做了20年;賣榨菜的,做了17年;賣調味料的,做了33年;賣紐扣的,更是做了40多年!


年復一年的積累,才讓他們能在狹窄的市場環境中扎穩腳跟,取得輝煌的成績。不花時間就想出成績,怎麼可能?


3、“只會做榨菜,就只做榨菜”


涪陵榨菜的當家人周斌全說過一句話,“只會做榨菜,就只做榨菜”。


類似的話,十三香的王氏兄弟也說過,當時有人建議他們把手裡的現金投資房地產,但王氏兄弟一口回絕了:“掙慣了快錢,哪會安心做實業?”


他們都是很“倔強”的一群人,只會做自己熟悉的那一塊,其他生意再賺錢也不去碰。


你可以說他們膽小,你可以說他們跟不上潮流,但他們卻用驚人的業績,狠狠地打你們的臉。


其實,他們是一群有大智慧的人,能賺大錢,是誘惑,也是陷阱,貿貿然走進去,就只有被吃掉的份。而看準自己的長處,盡力發揮出來,反而更容易成功。


你看看,那些做酸奶的跑去做房地產、做金融;做空調的跑去做手機,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想成功,別學馬雲

學隔壁賣餃子的老奶奶!

前段時間在一場演講上,馬雲說了一句話:“想成功,不要學我,跟隔壁賣餃子的老奶奶學!”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賣餃子,一點都不高大上,但卻更貼合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知道,如果真的沒資源、沒人脈,怎麼靠自己的雙手打出一片天。


除此之外,還有年入3萬的北京煎餅大媽、靠賣燒餅攢下7套房的浙江大叔...



“菸屁股”包裝紙年賺5000萬8分錢手套年賺1.8億你一樣能賺大錢!



這些人,很土,也不怎麼出名,從事的行業也很“低端”,賣煎餅、賣榨菜、賣燒餅之類的,比不上各種創業公司,各種風口那樣光鮮、有派頭。


但正是這樣一群人,起早貪黑,靠著有限的資源換來了富足的生活,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去學馬雲、馬化騰,而不去學學這些身邊的商業奇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