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團伙實施招工詐騙百餘人,24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刑

三团伙实施招工诈骗百余人,24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刑

如今,通過網絡尋找工作的人不在少數,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主流招聘門戶網站也是很多人信賴和倚重的平臺,可也正是因為網絡的傳播迅速、信息不對稱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招聘平臺幹起了招工詐騙的勾當。

從2017年5月起,在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蝶湖灣商業街、崑山市花橋鎮中茵國際商務廣場、中寰廣場等地多了好幾家“勞務中介公司”,前往諮詢的人絡繹不絕,然而有這些“中介”存在的地方,警情也不斷出現,好幾次都是因為退還前期繳納費用引發的“民事糾紛”,部分都以“中介”退費了事。但多發的治安事件也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經偵查發現,這些所謂的“中介”通過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網絡平臺發佈虛假招聘信息,以交電腦押金、驗證銀行卡、繳納社保驗資等名義詐騙他人錢款。該組織有明確的分工,先有人負責向平臺上發佈虛假招聘信息(稱為釣單或業務員),後有人負責接待(稱為接待),有人負責面試和簽約(稱為面試),有人帶被害人前往銀行取款(稱為加磁),有人負責以各種理由讓求職者放棄簽約工作(稱為消化或走人),有人以求職者違約不予退錢(稱為處理),最後有人負責如求職者報警就出面處理並負責退款(稱為接警)。同時制定分成辦法。經警方查實,在2017年5月到9月的短短4個月,分佈在崑山的三個詐騙窩點的24名團伙嫌疑人共騙取來自上海、安徽、浙江、河南等省市的173名求職者,詐騙金額累計37萬餘元。

法院在審理中認為,三起案件的24名被告人共同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發佈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其中部分首要分子詐騙數額巨大、其他參與成員詐騙數額較大,均構成詐騙罪,最終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至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不等的刑期,並處相應罰金三萬二千元至一萬二千元。

法官說法:

鑑於目前信息化時代的特點,不法分子開始利用互聯網實施犯罪。發佈虛假信息、安排專人接待、面試簽約、陪同前往銀行取款(往往以預繳住宿費、伙食費為名),最後以各種理由讓簽約者放棄簽約,已成為該類互聯網招工詐騙的常見套路,實施詐騙的各環節環環相扣,在被害人急於應聘的心理前提下,往往很容易上當受騙。提醒市民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外來務工人員,謹防招工陷阱,對未參加工作要求預繳保證金、食宿費的招工單位及互聯網信息,一定要多多留心,可以通過查看單位資質、上門實地查考辨別真偽,防止受騙,一旦受騙就要及時報警,挽回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