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低配人生的几种低配思维,你占了吗?

心理学:低配人生的几种低配思维,你占了吗?

俗话说,内圣外王,每一个外在表现优秀的人无疑不是拥有强大的内在,而这个内在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另一个方面就是思维方式了。

一开始,我们每个人最怕的并不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本,而是一开始就拥有了这集中低配思维,它真正决定了我们一生能够走多远。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一下后者,也就是思维方式,对我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人生结果的影响。

心理学:低配人生的几种低配思维,你占了吗?

1、无法独立:凡事寄希望于他人

朋友跟我讲过他大学舍友的故事,这位舍友从来没有独自行动过,无论做什么都一定要人作陪。就算是到办公室填个表格这样的小事,他也要拉上别人一起,别人没空,他就一直等着,如果别人今天没空,那么他一定会选择第二天再去。

毕业前夕,大家都开始找工作了,舍友很着急,每天跟父母通电话的内容都是让父母给他找工作,自己始终没踏出寝室一步。

多年以后,朋友得知,当年那位舍友一年内就辞去了工作,如今赋闲在家天天打游戏。

我们的人生从依赖别人开始,起初是父母,后来上学、工作,我们也需要一定程度依赖他人,可以说,依赖是存在于每个人一生中的。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脱离依赖,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但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区分依赖和独立的界限。

没有独立的人格根本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我们又如何能期待一个不完整的人去获得完整的未来呢?

心理学:低配人生的几种低配思维,你占了吗?

2、内心浮躁:无法踏实发展

当代人都非常注重效率,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必然带来的价值观。在我看来,效率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它唯快不破。一旦没用好,那就是凡事求快,蜻蜓点水,动得越快,死得越快,这也是今天我们为什么一直在提“工匠精神”。

我的前同事小李是个很机灵的小伙子,凡事效率都很高,大家都很欣赏他,这在做一些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时有很大优势。然而如果换成了需要质量的长期性工作,小李立马就不行了,他总是想着很快完成工作,从来不去注重质量,他做出来的东西永远是模板化且肤浅的。以后,在领导脑中,对他的印象就成了——“做事快,但不走心”。

凡事总是浅尝辄止,无法踏实做下去的人,从一开始就限定了自己的格局和未来,这样的人可能只会一辈子比别人更快的做些低价值工作,需要时间和经验累积的高价值始终与他们无缘。

心理学:低配人生的几种低配思维,你占了吗?

3、自我限制:总是自我怀疑

接连受到打击后,人就会变得怀疑自己,即使自己曾经达到过很高的高度,但本人也会认为那完全是运气,接下来就是自我埋怨和后悔,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习得性无助。

一个人的潜能能否发挥出来,完全要看自我的评价,这时候别人的评价就无关紧要了。成功的人并不全都是一生顺风顺水,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一个人低谷时的表现,有些人自怨自艾,有些人越挫越勇,对生活始终保持乐观。他们甚至自信和自强的重要,于是机会来时,他们已经乘着浪潮走了,依然留下你在低谷。

放开对自我的限制,就是打开通向自我成长的大门,这样的你才会拥有高配人生。

心理学:低配人生的几种低配思维,你占了吗?

本文仅供参考,真正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祝大家都能走向梦想中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