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营血濡养的通路,也是外邪侵犯的途径

肾虚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只有当肾气充盛时,方能“筋骨坚”,从而达到“筋骨劲强,肌肉满壮”的状态。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摄失当、房室不节而致肾精亏虚,则骨髓失充,筋骨失养,发为骨痹。“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更为具体地阐明了骨痹与肾脏受损有关。王肯堂更明确指出:“痹病有风、有湿、有寒、有热……皆标也;肾虚,其本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由于肾虚,肾主骨功能不利,才使得“风寒湿”侵袭人体发为痹证。由此可见,肾虚是痹病发生的重要内因。

经络是营血濡养的通路,也是外邪侵犯的途径

肝虚

肝气亏虚,一方面可致营卫气血滞涩不行,壅遏于骨节及周围而化痰、留瘀,使关节肿胀疼痛变形,屈伸不利;另一方面,又因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风寒湿之邪乘虚袭入,阻遏营卫,壅滞经络,深入筋骨,促使病情加重。论述历节病的成因时指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即说明了肝肾亏虚,水湿浸渍,伤及血脉,留滞关节,是历节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其中以肝肾虚为病之本,寒湿内侵为病之标。

经络是营血濡养的通路,也是外邪侵犯的途径

经络失养

“所谓经脉,行气血,调阴阳,润筋骨,通关节。”也就是说经络与津液流动保持关节的可动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所有关节都是流通气血的经络的场所,经络的机能状态容易在关节部位反映出来。经络是营血濡养的通路,也是外邪侵犯的途径。由于大多数的关节部位在体表,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因此当机体正气不是太虚的状态下,外邪的侵袭也多停留在体表,受外邪的影响,关节功能容易出现失常。关节风湿病的证候特征有疼痛、压痛、肿胀感,可见关节的肿胀、活动受限,变形。“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理解,疼痛的产生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某处经络不通所致,也就是说本病的发生是关节某处被堵塞的结果。根据痹证理论,其疼痛是由于外邪侵入阻塞经络所致。

经络是营血濡养的通路,也是外邪侵犯的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