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外在邪气乘虚而入,疾病因之发生

正虚,指正气亏虚。正气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是人体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基础。正气存内,人体才能维持正常功能及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邪防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等。

1.正虚感邪而发病

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外在邪气乘虚而入,疾病因之发生。

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外在邪气乘虚而入,疾病因之发生

2.正虚生“邪”而发病

正气不足,对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推动和调节能力下降,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精血津液的代谢运行失常,可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五“邪”而发病,或导致痰饮、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的产生而引起新的病变。

3.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邪气侵入,若正气充盛,奋起抗邪,邪正相搏剧烈,多表现为实证;若正气虚衰,不能敌邪,邪气深入内脏,多发为重证和危证。

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外在邪气乘虚而入,疾病因之发生

二、引起正气不足的原因

正气以人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及脏腑经络组织的功能活动为基础。正气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人体的一切抗邪能力,如卫气的卫外功能、脾胃滋养功能、肾精的充养功能、血液的濡养功能、经络系统的调节功能等,均属正气的范畴。

因此,虚是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不足,及脏腑经络组织功能失调、低下的概括。人的禀赋不足,劳逸失常或病后、产后体虚,精、气、血、津液等不足,或脏腑组织等功能低下致虚,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外在邪气乘虚而入,疾病因之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