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美林首席投資策略師:拉倒吧~比特幣

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兩伊戰爭爆發。

1988年,嚴重通脹危機

1998年,泰銖貶值引發的亞洲金融危機。

2008年,美國次貸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

08年已經過去十年,今年的我們能夠逃離魔咒嗎?美銀美林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nett在最新的研報中發出警告,現在的全球市場和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期非常相似,新興市場崩盤危機可能通過歐洲向全世界蔓延。

美銀美林首席投資策略師:拉倒吧~比特幣


我們先看看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怎麼來的

主要根源是泰國引起的。這場危機在泰國的叫法是“tom yum kung crisis 東陰功危機”,泰國人就是拿一碗湯來命名這場危機的。

當時泰國想通過金融市場超過香港,成為新的亞洲金融中心,便制定政策允許外國金融機構的資金自由進出泰國而不需要得到央行監管,並把泰銖美元匯率從固定定價改為市場浮動制。這個政策一出大量的以美元為主的海外資金蜂擁進入泰國,以低息為誘餌大量出借給泰國的企業和個人。那麼,這政策現在看來當然覺得是毀國的政策。

以索羅斯領頭的華爾街金融巨鱷看準機會,擺好姿勢,做的第一步是向全球各個金融機構拆借泰銖,大量拋售泰幣。泰國央行想通過購買泰銖穩住匯率,可是泰國當時外匯儲備只有330億美金,那真是杯水車薪分分鐘就燒沒了。


泰國等國的資產開始泡沫化,企業的運營靠銀行的借貸過日子,銀行的信用通過美元保證。匯率變相盯住美元,很早就實現了資本賬戶自由化。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好多熱錢流入,炒樓炒股,形成了泡沫。當泡沫過高,資本一抽身的時候,市場泡沫破裂,東南亞等國造成骨牌效應。

美銀美林首席投資策略師:拉倒吧~比特幣


現在什麼情況?

而現在Harnett擔心的並不是股票,而是債券。尤其是美國BBB投資級如今的年化收益為-3.2%,為1988年以來第二差。Harnett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煤礦裡的金絲雀”。

(注:這裡金絲雀是指危險的信號。金絲雀對瓦斯這種氣體十分敏感。空氣中哪怕有極其微量的瓦斯,金絲雀也會停止歌唱。工人們每次下井都會帶上一隻金絲雀作為“瓦斯檢測指標”,以便在危險狀況下緊急撤離。)


之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對美國債務形勢也感到憂心忡忡,減稅計劃會加重美國的債務負擔。債務佔GDP比重並非高得令人擔憂,但也不低。財政空間本來有限,恐怕未來會進一步偏下行。加重債務負擔會造成嚴重的問題,讓形勢惡化。

目前全球已經開始出現“滾動熊市”(指不同板塊、行業或資產輪流出現下跌),目前下跌潮已經蔓延到了土耳其里拉,委內瑞拉玻利瓦爾,阿根廷比索,印度盧比,巴西里亞爾,南非蘭特等新興市場貨幣。更危險的是,新興市場的風險正在通過匯率、利率和企業利潤傳遞至歐洲,甚至美國。Hartnett指出,今年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正是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美銀美林首席投資策略師:拉倒吧~比特幣

比特幣真的就這樣倒?

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是個別資本家闖下的禍,最後卻通過發行貨幣、發行債券來稀釋人民手上的財富形式解決,等於大家一起背鍋。舉個驢子,今天我用29元買一個早晨全餐,第二天銀行加印了一倍的貨幣,我手裡的29元只能買杯可樂,要想買套餐就需要花更多的錢。 我們長久以來對銀行的信任很可能在某個時段變得一文不值,這就是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的初衷,避免上面類似的“危機”再次出現。

正是2008年信貸危機造就比特幣的誕生,完全去處中心化,沒有發行機構,也就不可能操縱發行數量。其發行與流通,是通過開源的p2p算法實現,也完全依賴p2p網絡,無發行中心,所以外部無法關閉它。比特幣價格可能波動、崩盤,目前多國政府也說它是非法,但比特幣和比特幣龐大的p2p網絡不會消失。看看絲綢之路被打擊的這麼久,最近還在冒泡呢。

記得前中信信託戰略總監戴軍老師說過,現行的社會經濟體系問題越大,利用數字貨幣來避險的這個共識就會越大,就會推動數字貨幣的發展。一旦出現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或者更嚴重的社會危機,人道危機。這時候,人們才會認識到數字貨幣所帶來的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的價值。有興趣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大咖專訪】。

目前,日本是對比特幣抓得最緊的國家,從98年金融風暴,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日本,經濟被打到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日元的大幅貶值,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所以日本一直積極熱衷於數字貨幣,無論是從成本節約還是國家戰略層面來看,想借這個機會來建立一個自己國家的數字貨幣經濟體系、支付生態。目前,在日本很多商店,都可以用數字貨幣進行支付。

因此,當我們去思考如何看待數字貨幣的時候,要看內在價值是否長期存在,看的是帶來的技術價值。泡沫本身並不是壞事,就像任何啤酒都有泡沫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