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軍突襲蘇聯大勝,希特勒卻做出一個決定,令人費解

我們先來看下德軍的三大戰略目標,即北翼的列寧格勒,佔領這裡在軍事上的直接影響就是使北方集團軍群可以利用海路實施補給,同時可以同芬蘭連為一線,對莫斯科構成側翼的威脅;中路的莫斯科,最為蘇聯的交通中心和政治中心以及工業中心,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佔領這裡在軍事上可以直接將蘇軍的防線切為兩段,不能相顧;還有南翼的基輔,這裡是烏克蘭的糧倉,佔領這裡無疑將有利於將來的持久作戰,更重要的是佔領基輔就意味著叩開高加索地區的大門,進而切斷蘇聯的石油供應。

二戰時,德軍突襲蘇聯大勝,希特勒卻做出一個決定,令人費解

這三個目標就眼前的軍事角度而言,莫斯科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列寧格勒有著最直接的軍事利益。就經濟和長期作戰而言,無疑南翼的基輔和高加索地區最為重要。

而德軍的“閃電戰”講求的就是速度,以最快的速度擊敗敵人,使其來不及動員戰爭潛力以建立新的防線。所以德軍在一開始就要以擊敗敵人為目的,也就是說只能在一開始選擇其中的一個目標來盡全力的達成。

二戰時,德軍突襲蘇聯大勝,希特勒卻做出一個決定,令人費解

事實剛開始德軍也是這麼做的,德軍的中央集團軍群是最強大的戰略兵團,尤其在關鍵的裝甲部隊上也是實力強大,這也是為何德軍的中路推進速度更快的原因。然而在這關鍵的時刻,希特勒卻作出一個讓人費解的決定:將主攻方向臨時改為南翼,而在南翼戰事結束後又把主攻方向轉向了中路的莫斯科方向。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明白這種來回的把力量消耗在兩個方向上最終會使德軍的任何一個戰略目標都得到了拖延,無法把這些戰術優勢轉化為戰略上的勝利,希特勒打過這麼多仗不可能不知道。他為何要在德軍大勝的情況下轉變進攻方向?令人費解。

二戰時,德軍突襲蘇聯大勝,希特勒卻做出一個決定,令人費解

當時德軍將主力轉入南翼並取得一次巨大的戰術勝利(基輔合圍戰)後,德軍完全可以趁勢在南翼繼續做迅猛的推進,直指高加索地區。如此成功的機會會更大,因為當時蘇軍最高統帥部已經認為德軍的最終目標是莫斯科,所以將大部分的兵力和預備隊都集中到了中路的莫斯科,如此其南翼的頓涅茨和高加索一線防禦必然薄弱,如此德軍理由可能取得很大的突破。而且從實際來看南方集團軍群即使在沒有裝甲部隊的加強(已調往莫斯科)下仍舊推進到了頓涅茨一線,距離高加索已不再遙遠。

二戰時,德軍突襲蘇聯大勝,希特勒卻做出一個決定,令人費解

所以德軍在戰略目標上的猶豫不決和頻繁改變使德軍的突襲沒能取得決定性的戰果,假使德軍在八月份繼續進攻莫斯科或者在轉向基輔方向後同樣繼續向南翼推進都可以取得遠比現實更為重要的戰果,甚至會產生根本性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