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70年代農村吃飯老照片,隔著螢幕都覺得飯菜香,太真實了!


如今,朋友們聚在一起,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吃點什麼呢...”,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的今天“吃什麼”卻成了讓人發愁的事情。

將歷史向後看30年,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國農村,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裡,人們吃飯是這樣的。

遠親不如近鄰,孩子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左鄰右舍比親人還熱情,今天這家有鴨給你來一塊,明天那家有雞讓你嘗一口,就是這樣的“鄉親鄉愛”

一年四季,無論是早中晚飯,家家戶戶左手端碗,右手拿著夾鹹菜的窩窩頭,邊走邊吃。

或是坐在門口的空地上和大夥聊著家長裡短、或逸聞趣事。

村口的奶奶端著飯碗笑了。

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零食沒有那麼五花八門,蔬菜也還是衛生無公害,飲食也沒有那麼多講究,吃飽穿暖,就很知足

那時候,吃頓飯還能串好幾家門兒。吃飯好像不單單是吃飯還是一種增加鄰里間,感情的方式

那時候,人們不講究,一碗撈麵條,一個小石凳,“哧溜、哧溜”的吃掉,就是一種幸福

那時候,能吃上一次雞蛋,孩子們就能高興上好幾天

那時候,家裡孩子多,飯菜都搶著吃,他們經歷過艱苦,更加懂得什麼叫“粒粒皆辛苦”,一家人吃的清貧,但熱熱鬧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