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东晋时,著名的禅宗法师慧远在庐山修行,三十馀年间,不但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从不越过虎溪。

一日,儒生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两人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後来,慧远送他们下山。

到了虎溪,三人耳旁虽不时传来老虎的鸣号声,但因为谈得太热烈,竟完全没发觉。直到越过了虎溪,三人才惊觉,但旋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

原来,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笑声传递了他们难以言喻的欣喜之情,自然也成了名垂千古的美声了。这幅「虎溪三笑图」,是宋人力图调和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反映。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起源于东汉。而它的思想理论基础却是盛行于春秋以来的黄老之学,应当说黄帝、老子都是道教的祖师。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黄帝得到广成子真传,修炼成功,羽化飞升。后世把道教学术称为“黄老之学”

另据道教典籍说老子的前身就是在崆峒修炼的广成子,而广成子又是黄帝的老师,追根溯源崆峒山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当不为过。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轩辕黄帝、广成子、九天玄女(西王母使女)是同时代的人物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此匾挂在江西“天师道”圣地龙虎山的寺观内

据说秦汉时崆峒便有方士隐居,魏晋时便有道教宫观。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北台悬崖上的石洞内遗留着不知年代的神像

到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最后归隐崆峒,崆峒山现存避诏碑一块,上有皇帝两次召见张三丰的诏书和张三丰避而不去的答词。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张三丰《却聘吟》

行云流水不自收,朝廷何必苦征求。从今更要藏名姓,山南山北任我游。

明朝嘉靖初年,朱元璋第二十子朱松后裔被封为韩王驻藩平凉,韩王妃崇尚道教,在崆峒山大规模修建了太和宫等道教宫观,把崆峒列为全国道教十二大“十方常住”之一,聘全真龙门派第十代掌门苗清阳为全山主持,自此,道教在山上代代相传,到建国前全山道教宫观达40多处,道士百余人,现已传至第三十代。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佛教在崆峒山也历史悠久。

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在唐代时,山上佛教活动已具相当规模。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南海观音据铸造于金代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的一口铁钟上的铭文记载,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中台至皇城的上天梯石台阶就是仁智禅师在唐贞观年间开凿的,还有唐太宗为山上明慧禅院御赐田地的记载。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元朝,皇子忙哥剌被元世祖封为安西王,管辖陕、甘、川等地。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第一代安西王忙哥剌

安西王分别在西安府和平凉府修建了自己的王府,平凉六盘山下的安西王府(今宁夏固原开城)在一次地震中毁灭了。有人认为当年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地区去世有可能就安葬在安西王府附近,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常有蒙古国人来此祭奠。

第二代安西王阿难答是一个皈依伊斯兰的蒙古王爷,在一次宫廷政变中死去,依附于他的15万蒙古军队的大部分归信了伊斯兰教,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甘肃省独有的东乡族。

安西王忙哥剌信奉佛教,主持修建了崆峒山东台宝庆寺,封自己的王相商挺为宝庆寺主持,并授银质三品印,统管陕西、四川、西夏等路(省)的佛教事务。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商挺,字孟卿,一作梦卿,晚年自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曲家商正叔之侄。金末曾北走依赵天锡,与元好问、杨奂交游。严实居东平,聘为诸子师,后辟经历,出为曹州判官。杨惟中宣抚关中,挺从为郎中。明年,升宣抚副使。中统元年(1206)为陕西、四川宣抚副使,后佥四川行省事,擢参知政事,行四川枢密院事。至元元年(1260),入拜参知政事,六年(1269),同佥枢密院事,累迁枢密副使。后因事系狱,俄出。二十五年(1288)卒。《元史》有传。商挺工诗善书,尤长隶书,尝著诗千余篇。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明代万历年间修建了中台凌空塔,明神宗皇帝还给崆峒山真乘寺藏经楼赐了匾额,皇太后给崆峒山佛教赐送经书三万多册。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到清朝初年,崆峒山佛教寺院已达19处,现在崆峒山道佛并存,互让互尊,有一种包纳一切、雍荣大度的和谐气氛,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三教洞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老子李耳和孔夫子

这成了崆峒山有别于其他名山的独特现象。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道士共襄佛事

崆峒山还培育了一批儒家学者,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最著名的有汉代的王符(庆阳镇原县人),他是和王充齐名的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著有《潜夫论》。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皇甫谧,朝那(平凉灵台县)人,除大多数人熟知他是医学针灸鼻祖之外,他还是博学多才的学者,《甲乙经》是我国针灸术最早著作。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明代前七子李梦阳号崆峒子,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还有“明八大才子”之一的赵时春,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以上四人早年都曾在崆峒山潜心读书,是崆峒山的钟灵毓秀造就了这一批学者文人的旷世才华。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赵时春读书台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在崆峒山主持活动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平凉市佛教协会会长、崆峒山法轮禅寺住持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容的宗教摇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