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砂靠進口」的調侃已經成真,堆場價185元

“河砂靠進口”,在過去可能是行業同仁對砂價暴漲的調侃,但目前進口河砂成為現實已經不遠。

隨著國內對天然砂資源的管控與規範化管理,部分地區建築用砂價格出現價格暴漲局面,多地最高價突破200元/噸。以長三角區域為例,隨著傳統供應地洞湖南、湖北等地加強管控,當地建築用砂來源距離大幅增加,包括山東、廣東等地砂源進入長三角地區。

那麼,面對如此誘人的建築用砂市場,近期,有相關人士聯繫諮詢向國內進口河砂事宜,建築用砂來源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而據中國水泥網透露,隨著國內無砂可買的現象持續,馬來西亞等國外的黃砂已經開始進入到江蘇張家港地區,價格上也佔據一定優勢。

“河砂靠進口”的調侃已經成真,堆場價185元/噸,機制砂發展迅速


如果消息屬實,那麼“河砂靠進口”的調侃恐怕正在部分成為現實。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等部門《關於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意見》,鼓勵國內有需求的資源性產品進口。

那麼,建築用砂進口是否真的可行?是短時行為,還是未來的一門大生意?

隨著當前建築用砂供應不足,“河砂靠進口”的調侃已經成真,此前就傳出進口河砂進入江蘇市場的消息。如今,連進口河砂的價格都已經公開了。

日前,為了緩解長江中下游各大城市建築用砂的緊缺性,上海砂石市場連續推介了部分優質砂石供應商,其中就包括來自馬來西亞彭亨河的河砂,細度模數在2.5-3.0之間,可出口量為2300萬噸。

據消息,該公司河砂通過一艘散貨船運往中國市場,經過長達3800公里的海運後進入長江上海,江蘇等港口,計劃於9月中旬到達港口,過駁價:

178元/噸(有增值稅票);港口堆場價:185元/噸(有增值稅票),

“河砂靠進口”的調侃已經成真,堆場價185元/噸,機制砂發展迅速


根據消息8月6日龍吳港靠岸價,2.3-2.8鄱陽湖砂約123元/噸,較貴的贛江砂約為140元/噸。9月份建築、工程等進入開工旺季,建築用砂價格或將持續堅挺,屆時進口砂的價格是否有吸引力?

“河砂靠進口”的調侃已經成真,堆場價185元/噸,機制砂發展迅速

現在的環保生產線

國內大力發展機制砂生產線建設,

機制砂是指通過制砂機和其它附屬設備加工而成的砂子,成品更加規則,可以根據不同工藝要求加工成不同規則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滿足日常需求。機制砂要有專業的設備才能製出合格適用的砂石

“河砂靠進口”的調侃已經成真,堆場價185元/噸,機制砂發展迅速

過去的露天生產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