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野战军副司令却没有军衔,建国后主政两个大省,死后葬八宝山

他是野战军副司令却没有军衔,建国后主政两个大省,死后葬八宝山

开国功臣赵寿山是一位抗日名将,抗战初期便是军长,后担任集团军的总司令,解放战争中他被任命为西北野战军的副司令,后任第一野战军副司令,他与另一位副司令员张宗逊协助司令员彭德怀,在西北的解放事业创造辉煌战绩,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建国后,一野司令员彭德怀为开国元帅,而副司令张宗逊成为开国上将,而同为副司令的赵寿山却没有军衔,这是为何?

他,野战军副司令却没有军衔,建国后主政两个大省,死后葬八宝山

赵寿山是陕西户县人,15岁时考上陕西陆军小学,后转入陕西陆军测量学校进修,1919年,25岁的赵寿山来到北京参加了冯玉祥领导的队伍,此时国内战争不断,在战斗中让他的作战经验不断充实,为抗日战争中的出色战绩奠定基础,土地革命时,他曾率部“围剿”红军,在与红军的接触中,他对这支不一样的队伍很有好感,1932年他与红四方面军秘密协定互不侵犯,维护两军的友好局面。

日军的不断侵吞国土的行径,让他逐渐接受红军关于创建统一抗日战线的主张,后跟随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时任西安公安局长的赵寿山为全国抗日统一战线起到重要的作用。

他,野战军副司令却没有军衔,建国后主政两个大省,死后葬八宝山

抗战爆发后,十七师师长赵寿山率部河北山西一带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杀,在驴岭战斗中,十七师官兵在他的率领下与日军鏖战十五昼夜,虽歼敌众多但自身损失惨重。1938年赵寿山升任三十八军军长,这支抗日队伍在中条山抗击日军达两年半之久,日军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三十八军让日军痛恨不已但又无可奈何,战区司令卫立煌称:三十八军是中条山的"铁柱子"。

他,野战军副司令却没有军衔,建国后主政两个大省,死后葬八宝山

1942年底,赵寿山在彭德怀的介绍下加入我党,蒋介石对此极为恼怒,设计将他升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撤销其三十八军的军长职务,而他虽为集团军总司令却没有任何实权,这让他失去了军权,也使他对蒋介石失去信心,1947年通过我党地下组织的协助,他来到解放区,受到众多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他,野战军副司令却没有军衔,建国后主政两个大省,死后葬八宝山

作为一位战绩显赫的抗日名将,1948年他受命担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成为彭德怀的得力助手,建国后他担任青海政府主席和陕西省省长,为两个大省建国初期的稳定发展创建有利的条件,1955年授衔时,赵寿山因为已离开部队到地方工作,所以没有授予军衔。

他,野战军副司令却没有军衔,建国后主政两个大省,死后葬八宝山

赵寿山先辈戎马一生,并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余生,他工作认真负责,鞠躬尽瘁,因操劳过度患上重病,1965年6月20日赵寿山因食道癌病逝于北京,享年71岁,赵老去世后,遗骨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