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礦大退休教師「收到大禮」 老樓加裝4部電梯正式啓用

昨天是教師節,住在中國礦業大學西4號樓的退休老教師們不僅收到了學生的祝福,還收穫了一份大禮:電梯。原來,西4號樓的居民平均年齡超過80歲,多年呼籲加裝電梯,經過不懈努力,昨天,4個單元的4部嶄新電梯正式啟用。這也是學院路街道在老樓加裝電梯工作首部投用的電梯。


教師節礦大退休教師“收到大禮” 老樓加裝4部電梯正式啟用

住在1單元二層的郭老先生今年96歲了,是西4號樓裡年齡最大的居民,因為身體不好,這位老人只能靠輪椅行動。昨天,郭老先生六點多就起床了,吃了早飯喝了奶,著急忙慌地讓家人推著自己出門了,花園裡、操場邊、步道旁……足足轉了一個多小時才肯回家,整個人興奮地像個孩子。“我已經五年多沒看見他這麼高興過了。”郭老先生的老伴兒也跟著開心,她告訴記者,老伴兒生病五年來,每個月必須去一次醫院,每次去醫院都要大動干戈,三個人合力抬著他和輪椅才能下樓,而其他時間他只能在家窩著。“誰天天在家窩著好受?我下樓要是看見了什麼新鮮的,回去給他講,也就聽一個樂呵。”如今,有了新電梯,郭老先生坐著輪椅方便地上下樓,能親眼看到小區裡的新變化了。

西4號樓共有48戶居民,八成以上家庭有老年人,老人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電梯的加裝,除了住在二層以上的老人全部受益,有孩子的家庭也能享受到電梯帶來的便利。昨天採訪時,記者偶遇住在4單元三層的張女士,她正抱著自己一歲多的小孫子出來玩兒。沒有電梯的時候,嬰兒車不方便下樓,她總是抱著小孫子出來玩,時間長了胳膊受不了,後來想出了一個招兒,把嬰兒車放在自家汽車後備箱裡,出門帶著車鑰匙,先帶著孩子走到停車場,取了嬰兒車再開始玩,十分不方便。“我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有了電梯,我方便了,帶著孩子更方便。”

在中國礦業大學這個社區裡,有15棟這樣的老舊板樓,住著礦業大學的教職工及家屬,加裝電梯的呼聲一直存在。西4號樓作為老人平均年齡最大、需求最大、人心最齊、場地條件最好的一棟樓,從去年9月開始率先啟動了老樓加裝電梯的工作。然而從啟動到正式投用,社區和居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最難辦的就是產權的問題。中國礦業大學社區居委會主任許紅偉告訴記者,由於歷史原因,這棟樓沒有產權,不符合市裡以及海淀區關於老樓加裝電梯的補貼政策,無法享受補貼,建設費用需要居民自籌。“沒啥好辦法,只能一戶一戶地勸。”樓門長張女士住在一層,如果安裝了電梯,她非但用不上,廚房還被遮擋了部分陽光,儘管這樣,她依然加入了籌備組,挨家挨戶勸說不同意加裝電梯的鄰居。在居民和社區居委會的努力下,今年3月西4號樓的電梯正式動工開建,昨天正式啟用。

不過,記者和很多居民在昨天的啟動儀式上聽到了一個好消息,在社區和街道的努力下,海淀區相關部門同意將西4號樓的加裝電梯項目納入《關於本區2017年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適老化)電梯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補貼範疇,近期手續完成之後,海淀區政府的相關補貼會下發給這棟樓的居民,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記者查閱該實施意見獲悉,補貼需要根據每個單元的具體情況而定,最高可享受每臺70萬元的補貼。

學院路街道首部老樓加裝電梯已經正式啟用,其他的加裝工作還在穩步推進當中。學院路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7年5月24日正式啟動學院路地區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適老化)電梯工作以來,學院路街道共有7個社區開展了此項工作,共完成簽約樓門114個,其中2017年簽約樓門90個,2018年簽約樓門24個。目前學院路街道已有66部電梯完成了前期的管線改移工作,20部電梯完成了主體安裝工作,等待驗收試運營;11部電梯正在進行轎廂主體搭建,此外還有768廠、學知園、志新等社區居民需求也較高,正在積極推進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