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市民「美麗屋」租房卻「被貸款」律師:涉嫌欺詐

「注意」市民“美丽屋”租房却“被贷款”律师:涉嫌欺诈

★ 前言 ★

“押一付一”、“免中介費”,這樣的優惠條件對於一些初入社會的年輕租戶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所謂的“優惠”背後,卻暗藏著很多的風險。來聽安徽臺記者陳濤、合肥臺記者章宜採寫的追蹤:市民“美麗屋”租房卻“被貸款”律師表示涉嫌欺詐

(作者:安徽臺記者陳濤、合肥臺記者章宜)

對於不少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來說,租房是一種合適的選擇。不過房租付款“押一付三”甚至“押一付六”,也就是交一個月押金,再預付幾個月租金,這對於收入不豐的年輕人來說,有些力不從心。所以,當看到“押一付一”這樣的優惠政策,怎能不動心呢。

「注意」市民“美丽屋”租房却“被贷款”律师:涉嫌欺诈

剛來合肥上班的劉媛媛就被這個“美麗屋中介”深深吸引。網上租房平臺這樣描述:裝修美觀、配置齊全,房租付款方式為押一付一。劉媛媛說,這些條件簡直就是給她量身訂製的。劉媛媛:“我當時就在網上看的嘛,房子裝修真的還蠻不錯的,而且上面也寫著押一付一、免中介費,房間價格大概八百多到一千多,而且一些基礎設施也都有,我當時覺得性價比還是蠻高的,就打了電話讓人帶我去看看房子。”

「注意」市民“美丽屋”租房却“被贷款”律师:涉嫌欺诈

(美麗屋APP界面首頁)

但讓劉媛媛沒想到的是,在看好房子簽訂租房合同的時候,卻被要求提供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通過註冊關注一個名叫“會選go”的微信公眾號來繳納房租。劉媛媛:“當時他要我提供身份證和銀行卡的時候我還挺納悶,因為一般租房子只要身份證號。但是當時房子租的比較急,我也沒有多想,後來想想,自己的信息被暴露出去了,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劉媛媛說,當時她給中介付了一個月押金和一個月房租,之後登錄“會選go”付第二個月房租時發現,她在該平臺上已經貸款11000元,這正是餘下未交的十一期房租。“這個是把我的房租變成了我的貸款。”

「注意」市民“美丽屋”租房却“被贷款”律师:涉嫌欺诈

(成都市民在“美麗屋”租房“被貸款”截圖)

遇到這種情況的不止劉媛媛一人,不少市民也在網上投訴反映,稱這種以貸款來支付房租的方式無法接受。市民王先生:“上次租房子用這個美麗屋,我就沒租了,我覺得不安全啊,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然後要去貸款,我就覺得不是很好。”市民李先生:“一般我們租房子就是支付寶微信直接給,像這種走個第三方我覺得沒有必要,還給自己的徵信問題增加了不少隱患。”

「注意」市民“美丽屋”租房却“被贷款”律师:涉嫌欺诈

記者以租房為由,在租房平臺上找到了合肥某小區美麗屋的一間兩居室房源。工作人員小賀告訴記者,在簽訂合同時,必須要提供身份證、銀行卡以及工作單位。同時,還要在微信上關注一個叫“會選go”的微信公眾號,通過上傳身份證、銀行卡、手機驗證碼等完成註冊。除了第一個月的租金和押金直接轉到美麗屋銀行賬戶之外,剩下的每個月的房租都要在這個微信公眾號上面繳納。小賀:“我們後期是通過一個公眾號叫“會選go”,通過第三方平臺來交費,這個也差不多就相當於買手機辦分期是一樣的,就屬於一個分期平臺。但是這個我們會保證不影響你的徵信。”

「注意」市民“美丽屋”租房却“被贷款”律师:涉嫌欺诈

記者網絡查詢得知,“會選go”是某貸款公司的小額信貸平臺。而小賀在他的介紹之中,對此卻隻字不提。小賀說,租客在第三方平臺上成功註冊之後,第三方平臺將會把剩餘十一個月的租金一次性轉給公司賬戶,保證公司資金運轉。為了保證租客貸款不會逾期,房租要提前十五天交納。這裡存在一個問題。第三方平臺一次性交清了一年的租金,而實際上,租戶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要更換租處,不能完全履行租房合同上的租期。那麼,這些多交的錢,如何處理呢?租戶不按期還款,豈不成了違約?

「注意」市民“美丽屋”租房却“被贷款”律师:涉嫌欺诈

對此,小賀說,租賃合同上約定了“除雙方協商一致不得解除合同”,如果租期變更,租戶要提前一個月跟公司反映情況,可以自行尋找租客轉租,小賀:“在你不住了之後跟我們公司講,或者你轉租出去,把你這個合同移交給下家租客,下家租客來續你的合同。沒轉出去但是你還執意要走,我們這邊會把剩餘的“會選go”給我們的錢轉還給他,我們跟你的合同也解除了,你跟第三方那邊的也解除了,這個房子你就不能住了,押金肯定是不會退的。”

「注意」市民“美丽屋”租房却“被贷款”律师:涉嫌欺诈

不難看出,這個第三方平臺是強行捆綁給租戶,這“一年的租期”也是第三方平臺強加到租戶頭上的,而因變更租期造成的後果卻要租戶來承擔。金亞太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恆認為,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如果中介公司隱瞞了操作的真實性,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給租戶設置了借貸,涉嫌欺詐,租戶可以與中介公司變更撤除合同關係。朱恆:

“因為我們是不知情的情況下產生的,所以說這種合同啊涉嫌一個欺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對以欺詐的手段和趁人之危是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意思情況下籤訂的合同,屬於一個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是可以撤銷可以變更的。我們建議就是說可以向中介的主管部門提出一個反映,如果涉嫌金額比較大的,可以向公安部門進行一個報案。”

「注意」市民“美丽屋”租房却“被贷款”律师:涉嫌欺诈

同時,朱恆也提醒廣大租戶,在租房子時,一定要擦亮雙眼,看清合同上的條款,尤其是遇到“押一付一”、“免中介費”這樣所謂的優惠時,切記慎之又慎,避免落入租房陷阱。朱恆:

“建議租客呢最好採用傳統的一種租賃方式,提供這個個人信息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要閱讀這個合同的相關內容,註冊APP的時候這個合同的一些細節,一定要注意以避免被貸款的可能性。”

「注意」市民“美丽屋”租房却“被贷款”律师:涉嫌欺诈「注意」市民“美丽屋”租房却“被贷款”律师:涉嫌欺诈

來源 | 安徽之聲記者陳濤、合肥臺記者章宜

圖片 | 綜合網絡

本文版權為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廣播獨家所有,

未經許可,嚴禁使用。

“微信公眾號:安徽之聲,ID:ahxwzhgb”

O(∩_∩)O謝謝合作!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掃描二維碼即可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