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生」被469家企業和個人非法使用 商標侵權狀況觸目驚心

“好醫生”被469家企業和個人非法使用 商標侵權狀況觸目驚心

記者陳小平

兩個馳名商標簡單相加,竟然成功註冊了一個新商標?!個別企業和個人惡意註冊、囤積商標達4萬多件!這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卻真真實實地發生了。

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尤其是商標註冊方面的亂象引起了法律界、理論界和企業界的高度關注。

2018年7月14日,由《中國企業報》主辦 的“中國企業商標保護研討”在四川西昌召開。

“好醫生”被469家企業和個人非法使用 商標侵權狀況觸目驚心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我國商標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形勢嚴峻,仍存在諸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共同呼籲加大對商標侵權的處罰力度,完善新時代商標法律制度,倡導商標的使用屬性。

而四川好醫生集團擁有的全國馳名商標“好醫生”被469家企業和個人嚴重侵權使用的情況更是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關注。

6月28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商標50人論壇第二次會議上,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劉俊臣表示,2017年我國共立案查處商標侵權假冒案件5.82萬件,商標侵權案件高發,我國商標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在研討會上,據中華商標協會副秘書長臧寶清介紹,2017年在國家商標局不予註冊及部分不予註冊的20184件異議決定中,屬於制止惡意註冊的的共有5734件,佔異議成立案件的28.41%,其中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佔6%。早在今年四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出,2017年知識產權侵權案中,侵犯商標權類案佔比更是超過了驚人的90%。

“好醫生”被469家企業和個人非法使用 商標侵權狀況觸目驚心

對此,我國第一個知識產權法院院長,著名知識產權法學專家、北京市法學會知識產權法研究會會長宿遲在研討會中表示,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侵權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一方面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及實踐過程中,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對誠實守信的認識,還沒有達到社會認可的高度。

“好醫生”被469家企業和個人非法使用 商標侵權狀況觸目驚心

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信息與網絡研究會副會長徐家力在發言時表示,類似好醫生藥業集團商標被侵權的案件並不鮮見。如江蘇洋河酒廠商標被徐州發洋食品、湯新民等以“洋河yanghe”標識侵權;奇瑞“eQ”電動車品牌被奔馳電動汽車子品牌“EQ”侵權;海天醬油被“每天”以假亂真進行侵權等商標侵權案例不勝枚舉。徐家力表示,商標侵權很多時候都是利益驅使,當下中國企業開展實施自己的知識產權戰略十分必要。

商標侵權案件高發,一方面與我國的社會商業環境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我國知識產權法律體系滯後,行政審批,監督處罰跟不上新時代發展要求有直接關係。在研討會上,經濟日報原總編輯、中國企聯原執行副會長馮併發言時表示,對於企業來說,商標及知識產權能否得到保護,已成為能否安全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因素。商標保護是知識產權保護領域最顯性的層次,如果在商標保護上都做不好,那麼在知識產權保護,誠實守信經營方面就更難做好。

“好醫生”被469家企業和個人非法使用 商標侵權狀況觸目驚心

著名經濟學家,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ceo湯繼強在發言時指出,在互聯網經濟時代,企業跨區域維權難,知識產權保護難度提高,而傳統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又相對滯後。對此,我國應該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的處罰力度,加快新興技術領域立法進程,完善部門間、區域間、境內外的執法協作細則,並提高全民知識產權意識。

2018年3月以來,美國以知識產權受損為由發動貿易戰,意圖遏制中國高新產業發展。在此背景下,中國企業在深度參與全球分工時,應該以掌握產業鏈核心技術為第一要務,同時更要嚴格自律,誠實守信,尊重知識產權,確保做到不侵權,不給自己抹黑,不給國家添亂。只有尊重知識產權,才能更好地走出去,提升我國企業在國際上的整體競爭力。

對於商標侵權的處罰以及當下中國商標法律制度,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劉俊臣在中國商標50人論壇第二次會議上表示,我國目前對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處罰力度,已不適應新時期創新型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必須根據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完善新時代商標法律制度,努力做到“法與時轉,治與時宜”。

“好醫生”被469家企業和個人非法使用 商標侵權狀況觸目驚心

在本次研討會上,四川涼山州副州長楊卉介紹了當地政府對於保護商標的行政舉措,她指出涼山州將加強對企業商標保護作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來抓。在商標保護方面,涼山大力推進“雙打”工作常態化,嚴厲打擊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有效保護商標所有人的合法權,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涼山州工商局副局長王進則表示,涼山州在進行商標保護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市場在哪裡,工商行政管理和監管的觸角就要延伸到哪裡的理念,貫穿於專項行動中,積極應對新商標法實施後出現的新特點新問題,加強專項商標註冊權保護力度。

亂象:兩個馳名商標相加,成功註冊新商標

商標侵權的受害主體特別廣泛,因為利益關係,一些馳名商標成為被侵犯的主要對象。對此,參與研討會的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深有感觸。早在2010年,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的“好醫生”商標,就被認證為國家馳名商標。而2014年,中國平安申請註冊了“平安好醫生”商標。

耿福能在發言時表示,“好醫生”三個字不僅僅是好醫生藥業集團的商標和品牌,也是公司的行動準則,二十多年來已凝結成好醫生藥業集團巨大的無形資產,對“好醫生”商標的侵犯,就是對好醫生藥業集團資產的掠奪和瓜分。

“好醫生”被469家企業和個人非法使用 商標侵權狀況觸目驚心

耿福能說,近期,行業審查及權威評估機構2017年的品牌價值評估顯示,好醫生藥業所屬“好醫生”品牌評估價值為316億元。正是由於好醫生多年來的辛勤耕耘和苦心追求,“好醫生”三個字的含金量和市場前程越來越誘人,“好醫生”商標被侵權的現象也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連有名的大公司都想拿起勺子分一杯羹。多年以來,“好醫生”已被平安集團為首的469家企業和個人非法使用,商標侵權狀況觸目驚心。

對此,耿福能他感到十分不解和憤怒: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企業家怎麼能安心做好企業?兩個馳名商標簡單相加,還能成為另一個商標?這不是咄咄怪事嗎?

保護企業無形資產倡導誠信經營

“好醫生”被469家企業和個人非法使用 商標侵權狀況觸目驚心

在研討會上,中華商標協會副秘書長臧寶清的“商標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炒的”,引起與會專家普遍認同。倡導商標使用屬性,保護無形資產,倡導誠信經營,規範治理商標惡意侵犯成為研討會焦點。

會上,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介紹了“好醫生”商標被惡意侵犯的情況,多年以來,“好醫生”已被平安集團為首的469家企業和個人非法使用,商標侵權狀況觸目驚心。截止目前,好醫生藥業集團已在“好醫生”品牌上投入了約20億元的宣傳費用,商標被侵犯給好醫生的品牌及業務,乃至扶貧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巨大損害。

“好醫生”被469家企業和個人非法使用 商標侵權狀況觸目驚心

對此,馮並認為,一家企業是由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共同構成,加大對無形資產的保護,是創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在此意義上講,保護知識產權,打擊商標侵權,不僅是對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力量。

對於屢見不鮮的商標侵權行為,宿遲認為,在法律上,誠實信用理念是“帝王條款”,因此,在知識產權保護過程中,無論是企業、個人,還是法官、行政執法人員,都應當將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最後衡量是與非的尺子。作為誠實守信的企業,在申請註冊商標的時候,就應該主動儘可能遠離他人的商標,這不僅僅是企業責任,更是企業文化和志氣的體現。

在談及惡意註冊商標的具體表現時,臧寶清列出了十個方面。其中,在相同或類似商品服務上,意圖通過加前綴或者後綴,故意造成混淆;將他人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商標進行變形處理;在類似商品服務上,與他人具有較高知名度商標相同,惡意攀附他人聲譽意圖明顯等情況較為常見。通過進行“傍名”註冊已成商標侵權常見手段,而不勞而獲,賺取利益,藉助他人已有影響力拓展市場,是商標侵權的主要誘因。正因為此,在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商標保護的本質是打擊侵權犯罪,倡導誠信經營,在發展崛起的過程中,企業更應該做的是提升核心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維護自身知識產權權益,杜絕成為侵權主體。

據悉,2018年我國《商標法》將進行第四次修改,經過2013年,第三次修改後,《商標法》仍與我國現行的市場經濟體制不太相符。因此,這次修改將以“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為方針,強調問題導向。在本次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隨著《商標法》又一次修改,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未來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將獲得更大的制度和法律推動力。研討會由《中國企業報》集團副社長、副總裁溫義堤主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