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軌了,可我仍然愛你|心理學:你不知道的4種出軌原因

人們通常覺得,一段婚姻中如果有一方選擇出軌,那麼要不就是出軌方人格上有缺陷(情感不成熟、童年創傷導致的成年人際交往問題等),要不就是這段婚姻的幸福度不高,使得一方不得不通過出軌來尋求性和心理上的慰藉。

可事實並不總是如此。

一位心理學家指出,在他多年的治療經歷中,有無數個婚姻中的“出軌方”曾坦白,他們出軌並非是因為他們心中對伴侶的愛情已死。相反,他們的婚姻很完美,他們很愛他們的伴侶,也仍然保持著對婚姻的激情。他們在過去沒有經歷過情感上的創傷,心理成熟度也與他們的年齡相符,但他們就是無法控制自己出軌的行為。

為什麼這些人,心中既對婚姻伴侶充斥著愛與珍惜,又無法自拔地陷入在婚外情裡呢?

我出軌了,可我仍然愛你|心理學:你不知道的4種出軌原因

(圖片來自Pexels)

心理學家Esther Perel在她的著作中指出這樣的出軌可能是出於以下原因:

1)出軌是他們對新自我的探索

對於出軌方而言,出軌可以讓他們體驗新的自我。這種“自我”可能是他們一直沒有獲得的,或者是長期被壓抑無法釋放的。當一箇中年男子選擇出軌時,他極有可能是為了重新體驗“青春”,回到從前那種天不怕地不怕,一切都有可能的自由狀態。

然而,他們並不能因此完成真正的改變。一箇中年男子不會因為出軌而重新獲得新生。出軌帶給他們的,往往是轉瞬即逝的假象——他們看似重新擁有了不羈、活力的生活,實際卻是在現實的捆綁下做無謂的掙扎。

2)對違反社會標準感到興奮

俗話說,“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出軌對於有的人而言意味著新鮮和刺激,違背社會道德標準反倒會帶給他們快感。

就像小時候揹著爸媽偷吃糖果,即便只是一件小事,成功後內心卻有大快之感。這種挑戰“禁忌”的慾望,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

如果說《圍城》所寫的婚姻是一座城,在城外的人想進去,圍在城裡的人想出逃,那麼這些出軌者便是第三種人:他們既享受著城裡的安定溫暖,又眼饞城外的灑脫不羈。他們最終選擇偷偷翻越城牆,打破既定的規則。馳騁於兩個世界看似很瀟灑,事實上卻丟掉了歸屬感,哪裡都找不到家。

我出軌了,可我仍然愛你|心理學:你不知道的4種出軌原因

(圖來自Pexels)

3)對不同生活方式的渴望

“如果我沒有和這個人在一起,我的生活會怎樣呢?每天早晨在我身邊醒來的會是誰呢……”

對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生活伴侶的幻想,使得一些人最後選擇了出軌。與尋找新的自我類似,他們在企圖發現自己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性。

然而無論是汽車還是飛機,都有自己的軌道範圍。我可以選擇在這個路口轉彎,卻不能選擇從高架橋一墜而下。選擇是有限的,也必定伴隨著捨棄其他的可能。

4)對釋放自己情緒和感受新情緒的渴望

人是情緒飽滿豐富的個體,然而因為社會標準和家庭要求,有些人從小到大,都無法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這點對男性來說更為明顯。

人們一方面承受著社會上的壓力,另一方面卻無法釋放內心脆弱的、柔軟的情緒,這時候,出軌就可能成了他們釋放情緒和感受新情緒的方式。

其實,從這四個原因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這些擁有幸福婚姻和完整人格的出軌方在婚外情中尋找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他們或是想贏得成就感,或是想體驗刺激和快感,或是想滿足自己對人生的想象。無論是哪種情況,他們都是在“找自己”的路上。

我出軌了,可我仍然愛你|心理學:你不知道的4種出軌原因

如果你是上述所說的擁有幸福婚姻卻有出軌衝動的人,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的出軌都不能改變出軌會傷害婚姻的事實。你對新自我的探索,對尋找新的生活方式的渴望,都是建立在伴侶的傷心與落寞之上的。相比起出軌,你有沒有想過通過另外的方式來滿足你的需求而不傷害你的婚姻與伴侶呢?

而如果你是婚姻中被傷害的那一方,並且困惑於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才讓這段關係出現危機,你需要意識到,有時候伴侶出軌的原因可能源自他自身,而非你或者是這段關係。

謝謝大家對知我家庭諮詢的關注,這次我們決定給所有關注我們的粉絲獻上『免費心理學習精選資料包』,想領取的小夥伴們,歡迎私信我們領取。

歡迎關注頭條號“知我家庭諮詢”——全網超過400萬用戶信賴,你身邊的家庭心理諮詢師,陪伴你守護幸福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