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響樂團距「世界一流交」還要走多遠

中國交響樂團距“世界一流交”還要走多遠

每當提及"中國何時才能擁有世界一流交響樂團"這個問題時,有兩種聲音,一種是自卑的聲音,一種是奚落諷刺的聲音.自卑的論調說交響音樂是外來的,別人要上百年才能創造一支世界一流的樂團,而我們才有多少年?急什麼?諷刺者的論調說中國人的文化劣根所致,自古崇尚個人英雄主義,集體做的事難成,所以我們在國際音樂比賽和國際體育競賽中,個人金獎得主永遠多於集體金獎得主.這些說法固有一定道理,但也顯得有些偏激.

中國交響樂團距“世界一流交”還要走多遠

一個樂團再有集體精神、再有合作意識,它必須是以一個個優秀的個體為基層.在國外樂團工作過的中國演奏家或長期指揮過國外職業樂團的中國指揮,對於如何構成一個優秀的樂團或一個樂團如何做到精彩的演奏,他們體會最深最有發言權.首先說一個優秀樂團的構成.一個優秀樂團的構成必須是由演奏技術一流的演奏家構成.其次需要有一個對音樂藝術深有研究、酷愛音樂、尊重藝術和尊重藝術家的樂團管理者,讓樂團演奏員從音樂上和做事上信賴並真心支持這個管理者,然後是有一個有極高藝術標準的常任指揮,最後才是各種待遇條件和福利.看看目前世界上一流的樂團,無一不是這樣.而在中國,人們一來首先不是看自己為集體做了什麼,自己的能力如何,而是首先看待遇和個人得失,先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後再說集體和藝術上的事.這時要麼養尊處優,要麼跟著混,不求上進,沒有集體利益意識.

中國交響樂團距“世界一流交”還要走多遠

沒有演奏技術一流的演奏員不可能組成一流的樂團,但有了一流的演奏員也不一定就保證是一流的樂團.如何挖掘和激發出一個樂團每個演奏者和整個樂團最佳的演奏狀態?答案很簡單:讓演奏家在一個很受尊重的藝術氛圍裡,在上等的待遇條件下,在一個高水平和負責任的指揮棒下,專注和盡興地把自己心中通過指揮和樂團集體演奏臨場激發的音樂最大限度地表現出來並融於集體的演奏,達到既是個人的享受也是集體的享受.如果一個樂團或一個樂團的音樂家們沒有這樣的共同目標,想建造一個一流的樂團或進行一場一流的演奏,那幾乎就不可能.你三心二意不負責地扔給市場一個演奏,那麼市場和消費者聽眾一樣會三心二意地對你.

中國交響樂團距“世界一流交”還要走多遠

在具備了以上硬件條件,剩下的就是軟件方面的實力.何為一個樂團的軟實力?那就是每個演奏員的文化修養、藝術修養和藝術感悟力.純技術的演奏水平是學來的、苦練出來的,而文化和藝術上的水平是讀書、生活和思考來的.在中國學音樂的學子,從小接受強化的技術訓練,一切都是為了學得快,學得難,都是為了比,而對培養對音樂的熱愛、音樂理論的學習、音樂史的學習、音樂作品人文背景的學習和思考以及學音樂時為了什麼,幾乎不去關注.在這樣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音樂人才,很多是失去了自學和獨立思考能力的音樂運動員,他們在演奏的技術運用上一切聽從技術的驅使,都能做得很好,而當需要他們透過技術去思考和獲得藝術體驗,並把這種體驗作為一種很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藝術傳達給聽眾時,他們除了憑空想象和模仿名家外,幾乎沒有別的辦法,因為他們缺失藝術思考所必需的文化知識、生活體驗和必不可少的音樂理論工具(音樂聽力、和聲及曲式的辨認,藝術思考方式等).從小灌輸的自己要比別人強的理念導致他們在樂隊裡演奏時不會把整個樂團的音響作為自己的整體演奏音響聽,而只局部聽自己的演奏,導致樂團出來的聲音是散的,只見樹,不見林.並且,在思想的深處,已經根深蒂固地形成了與社會一致的認知--獨奏才是家,在樂隊裡演奏始終低人一等.為了不低人一等,在樂隊裡演奏也要時時處處設法突出自己,讓自己在低人一等的小圈子裡出人頭地.這樣的文化環境導致了樂團演奏者失去聆聽他人的主觀意識和聆聽能力,演奏時眼睛只看得見眼前的分譜,耳朵只聽得見自己的樂器發出的聲音,而對整個樂隊演奏的聲音完全是麻木的.在樂團裡時間呆久了,還練就了濫竽充數的本領,遇到自己能出彩的拼命表現,生怕鄰座的聽不見,遇到困難片段只見演奏動作,聽不清演奏的聲音,動作表情比聲音表情大.

中國交響樂團距“世界一流交”還要走多遠

如何培養樂團的軟實力?辦法很多,而且得因人而異,但很通用的辦法就是讓樂團的每個演奏員輪流與樂隊合作演奏協奏曲,這是促使樂團演奏員加強專業訓練的最有效招數,誰都不願意在同事面前出醜和示弱,也是倡導公平競爭的民族辦法.其次是把整個樂團化整為數個室內樂組合,而且組合不固定,經常更換組合,這樣可以培養樂團演奏者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集體藝術和團結精神.

中國交響樂團距“世界一流交”還要走多遠

我幾次在和指揮過中國樂團的指揮閒聊時,他們對中國的樂團演奏幾乎都有相似的評價,首先是音準意識(特別是管樂聲部),其次是聲音審美,最後才是合作意識.實際上這三點正是中國優秀樂團與世界優秀樂團距離的所在.

中國交響樂團距“世界一流交”還要走多遠

中國出現世界一流的樂團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音樂家和聽眾各自與共同對音樂和音樂家的態度和標準要求的問題.有藝術規格要求,有方法了,一夜之間中國出現世界一流的樂團完全可能.否則,再過100年還是在追尋"世界一流樂團"的中國夢.仔細想想,委內瑞拉街上亂跑的孩子都可以創造一個世界一流的樂團,14億人的世界經濟大國中國還整不過委內瑞拉的街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