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小娟:在「山谷居民」中找尋心靈中 的山谷

生活家|小娟:在“山谷居民”中找寻心灵中 的山谷

生活家|小娟:在“山谷居民”中找寻心灵中 的山谷

對於熱愛小娟&山谷裡的居民的樂迷們來說,他們時常會去想,小娟和她的樂隊成員們是不是平時就住在真的山谷裡,過著迴歸自然的隱居生活?所以他們的音樂才會充滿自然的平和,擁有一種生命的能量。當我們得知小娟&山谷裡的居民真的建立了一個空間叫做“山谷居民”,我們決定帶著對山谷生活的好奇心前去拜訪。

月亮河裡尋山谷

在通州月亮河,我按照地址找到“山谷居民”空間,小娟在門口接待我們。空間外面乍看上去只是很普通的工作室或者咖啡館的樣子,讓我產生懷疑。直到我走進空間內,原木與乾花的家裝、室內充滿流水和綠色植物、手工縫製的燈罩、石舂改成的洗手池,我確信,這就是屬於小娟與一群山谷中的居民的家。

小娟坐在我們對面泡茶,屋內散發著加熱松針的香氣,在我的頭頂手工縫製的燈罩下面,掛著一隻布藝蜻蜓,小娟說那是山谷裡的居民們手工製作的,裡面添加了驅蚊的植物。就在這樣室內山谷的氛圍中,開始了我們的採訪。

生活家|小娟:在“山谷居民”中找寻心灵中 的山谷

其實小娟和樂隊成員們並沒有隱居在真正的山谷中,他們都是來自各個城市的,日常也是居住在城市裡,“山谷”對於他們不是一個具象的環境,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與嚮往,在城市生活中尋求內心的平靜

小娟&山谷裡的居民之前長期就在北京通州月亮河居住創作,後來街區改造,這裡負責的一個朋友很喜歡他們的音樂,決定在這裡安排一個空間,讓小娟他們能夠留下來。當時除了小娟和樂隊成員,還有一個叫曉元的女孩和一個叫吳長青的男孩,都參與了空間的建立。吳長青也就是“山谷居民”空間的設計師,他很喜歡小娟家的佈置,把小娟家的風格整個復原到了空間中,所以小娟每天在空間裡就如同在家的感覺一樣。

有了這樣的空間,對小娟和樂隊成員來說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們在這裡進行音樂創作,也邀請音樂人朋友來空間裡演出。不僅僅是音樂,空間裡還有素食工作坊,還可以栽培各種植物,可以進行音樂療愈,還有小娟收養的流浪動物。對小娟來說,這樣一個空間豐富了她的想法,她在這裡成長了,以前只是在自己的家裡接觸朋友,現在在空間中可以接觸到喜歡這種生活方式的人,感受到他們方方面面的能量,小娟自己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再通過音樂表達出來,對於她的創作來說更豐富。

自然生長,打動人心

談到“山谷居民”空間與音樂創作,小娟更多的是一種自然生長的態度,如同山谷中的居民這個名字。山谷更像是每個人內心的一座城堡,每個人山谷的樣子不太一樣,聽到的音樂是每個人自己想聽到的部分,在空間中感受到的那種安靜也是每個人自己喜歡的狀態。小娟在這個空間中會推薦喜歡的音樂,讓到來的朋友享受片刻的安靜,就和小娟家裡的感覺一樣,有一種內在氣場的放鬆。小娟覺得目前很開心可以做到的,就是音樂和外在的山谷合二為一,她期待可以與更多的朋友分享這種內心的安靜。

生活家|小娟:在“山谷居民”中找寻心灵中 的山谷

對熱愛小娟&山谷裡的居民的樂迷來說,他們的音樂帶著一種渾然天成的平和的感染力,讓人在寧靜的氛圍中彷彿心靈被撫摸。小娟覺得音樂是自己生活方式的一個展現,是樂隊成員每個人內心的一部分,她喜歡內心真正被觸動到之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這樣寫出來的歌不是刻意營造的狀態,而是內心真實的感動與美麗。

生活家|小娟:在“山谷居民”中找寻心灵中 的山谷

談到樂隊其他成員,小娟覺得生活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慢慢共同生長的過程

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很大的福分,所以樂隊成員們每時每刻活在當下,關係就像家人一樣,有著成長的陪伴,如同從小到大玩耍的過程,在這個空間裡度過每個週末,一起創作音樂,就像一個自然生長的家。

生活家|小娟:在“山谷居民”中找寻心灵中 的山谷

如今在“山谷居民”的空間中,小娟的生活除了唱歌、喝茶、養植物還有和朋友聊天之外,冥想也是她修行的方式。在小娟看來,人會隨著外界被帶動,冥想可以讓人的心靈歸位,每天睡覺前打坐,清理一下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人們每天會主動被動接受太多的信息,又無法拒絕,只有在回家之後才能清理自己的心靈,

有片刻和自己待一會兒,這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有為的方式。

小娟說,她從小就喜歡一個人坐在窗邊望著過往的人,思考他們為何步履匆匆或悠閒自得,這似乎是上天給她的一個禮物,在這個禮物裡面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景象。這樣一種安靜的過程,小娟覺得人只要去認同真實的自己,就會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方式,人們不該去模仿別人的生命,而是要找到自己。

/ END /

排版 | 人書

圖片| 受訪者/TimeOut北京 提供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