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谦虚推辞之后人气大增,王莽已经是不挂名的皇帝了!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几番谦虚推辞之后人气大增,王莽已经是不挂名的皇帝了!

因为新皇帝年纪太小,还不能处理政务,所以还是由太皇太后代理朝政。太皇太后年纪也不小了,她就把任务交给了侄子王莽,现在王莽不管论职位论威望,都已经不次于大爷王凤当年的水平,那就先干点大事,从后宫下手吧。

王莽指出,当年汉成帝的皇后现在的赵太后,涉嫌害死皇子导致汉成帝无后,还有汉哀帝的傅皇后,一直都是骄横无礼影响极坏,要废掉这二人。在二人被废掉的一段时间之后,又被勒令自杀,这样一来,后宫再也没有人有资格挑战王莽姑妈的权威了。

搞定了后宫,现在又开始清扫前台了,大司徒孔光是有名的儒士,辅佐过汉成帝和汉哀帝,现在也是汉平帝的重臣,太皇太后对他都十分的尊敬信任,王莽特别的尊重这位老人家,还推荐孔光的女婿甄邯担任了任侍中兼奉车都尉。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孔光那样的待遇,比如我们前面说过的那两位,推荐彼此做大司马的何武和公孙禄,都被找机会免职了。还有当年汉哀帝重用的丁家和傅家的人,包括前任大司马董贤的亲属,都陆续的被免职甚至流放。

王莽出手确实狠,不但是对别人,对自己王家的人,也同样使出了十成功力。他的叔叔王立,虽然现在已经不当官了,只是在京城养老,可王莽总觉得自己背后不自在,又不方便亲自动手,他就让孔光做起了太皇太后的工作。

在王家得势的时候,王立也是没少干了见不得光的事情,孔光就如实的向太后翻起了王立的旧账,什么大逆不道了,什么徇私枉法了,什么危害朝廷了,所以应该让王立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国去。王政君虽然很尊重孔光,可她还是不想对自己的弟弟下手,这个时候王莽出面了。

太皇太后啊,这几十年来,汉室是逐渐衰败,接连几代都没有亲生的继承人,只好由您代替幼主执掌朝政,您可是责任重大啊。就算是您公正无私的去给天下人做表率,都怕有人会不服气,如果您现在因为个人感情维护了叔叔,就怕那些大臣们会乘机生事,后果不堪设想啊。您不如先让叔叔回到封国去,等这次风声过去了,再找个机会让他回来不就行了吗。您看我现在不就挺好吗!

王政君听王莽这么一说,也实在是找不出不听的理由,只好让王立回自己的封国去了。

按照以上的套路,王莽在朝廷内外不断换牌,等他玩够的时候,基本已经是顺我者升,逆我者滚了。现在大家都听话了,王莽就给下面做了点暗示。几天之后,塞外的少数民族向汉朝进贡了长白毛的野鸡。在当时,这可是稀罕玩意,王莽在请示了太皇太后以后,在宗庙之前,把白毛野鸡献给了刘家的列祖列宗。

随后就有人向王政君进言,太皇太后,您英明果断的委任大司马王莽册立新君,这才让刘家江山安定下来,先前大司马霍光最大的功绩就是为大汉安邦定国,所以他被朝廷给予了极高的地位和丰厚的赏赐,现在大司马王莽应该按照那个标准给予奖励才对。

看大家这么拥护自己的侄子,太皇太后的心里是喜悦的,可多少还是有些不安,就询问大臣们,你们这么拥戴大司马,是因为他真的有大功,还是因为他是我侄儿啊?

太皇太后询问以后,群臣反响极为强烈,大司马做的事情是有目共睹的,抛开这些不说,就说这些白毛野鸡,当年周公辅佐成王的时候,因为他的贤德圣明,才天降白毛野鸡。现在要不是大司马做了类似周公的事情,怎么会有白毛野鸡哪!

至于该怎么奖励大司马王莽,其实可以参考周公的,周公因为功劳巨大,所以他在世的时候,就有资格用周朝的国号作为他的封号,现在王莽对汉朝同样功劳巨大,应该封他为安汉公,除了给他涨工资以外,还要在他死以后,让他的子孙原样不变的继承他的待遇。这样从远的说,符合周公的情况,近的说,也和霍光的条件一致。请大皇太后恩准。

看群臣都这么说,太皇太后恩准了。

我们上回说过,在王莽的授意之下,群臣的鼓动之下,太皇太后决定封王莽为安汉公。可出人意料的是,王莽坚决不肯接受这个封号。他给朝廷上书说,拥立新君得事情,是我和孔光王舜甄丰甄邯一起做的,朝廷要奖励,就奖励他们好了,我官做的已经不小了,就不要算我的份了。

王莽这么不配合,自然就有人站出来批评他了,你不能因为是太皇太后的亲戚就这么避嫌,否者以后国家怎么赏罚分明啊?你就不要推辞了。

可王莽还是推辞,太皇太后就想亲自去劝导他,那王莽就称病不上朝。太皇太后有些不理解,就派人去劝王莽,那王莽还是不肯接受。去劝的人就回来告诉太皇太后,既然大司马不肯接受,就不要勉强他了,还是先把另外四个人封赏了吧,这样大司马就会继续工作了。

太皇太后就下了诏书,把孔光、王舜、甄丰、甄邯都封了好大的官。可奇怪的是,王莽还是不肯工作,大臣们又给太皇太后上书,大司马虽然谦虚退让,可朝廷该表彰的还是要表彰,否者会让百官和天下失望的。

这时候王政君也搞不清楚状况了,只好继续下令,封王莽为安汉公,工资等级上调,还让他兼职做太傅。为了让王莽痛快的接受,朝廷还给他写了一封策书。

在汉室危机皇位无人继承的情况下,您挺身而出安定了朝纲,现在国家重任您一肩挑,文武百官的任免也由您主宰,您德高望重功勋卓越,这才有了国家的安定百姓的幸福,因为这些才会有白毛野鸡的出现,这是老天对您行为做出的反应。所以朝廷才赐封你为安汉公,希望您能继续辅佐皇帝,让天下太平,就不要辜负朝廷的好意了。

面对朝廷这么真诚热情的召唤,王莽实在不好再推辞了,就接受了太傅和安汉公的封号。不过那些封赏和涨工资之类的待遇,他都推辞了,毕竟现在国家还不富裕,等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以后,我再接受不迟。

对于王莽的不贪财行为,大臣们又是议论纷纷,太皇太后只好再次下旨,安汉公以天下为己任,就听他的吧。这样,把他的待遇和赏赐都加上一倍,等老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我们再兑现这个事情。

对于这个好事,王莽再一次推辞了,他表示涨工资这个问题,就不要考虑我了,那些侯爷王爷们的后代,还有自汉高祖以来的功臣们的子孙,应该给他们多一些好处。还有那些尊老爱幼的人士,生活困难的百姓,应该给他们多一些奖励帮助才是。

王莽的手段确实高,就这么几次玩下来以后,他在百官民众中的地位更高了。这时有人给王政君上书了,太皇太后,我们以前的官员考核制度有问题,很多人都不怎么称职,应该让安汉公辛苦一下,对他们进行一下考核。还有太皇太后年纪也大了,再操心这些琐碎的事情太辛苦了,还是让安汉公多干点吧。

王政君本来也不太想管那些事情了,就下了一道诏书,现在皇帝年幼,由我带他执掌朝政,可朝廷的事情太多,我年纪也大了,实在难以胜任了,为了国家考虑,以后我就不想参与这些事情了。之前因为拥立新君有功,封了几个人为辅政大臣,从今以后,除了封爵的事情,其他的都由安汉公和四辅来处理,至于官员考核的事情,就由安汉公做吧。安汉公要辛苦了,给国家选出好的人才,你自己也能轻松一点。

这下子王莽的手伸的更长了,他一一的接见询问那些参加考核的官吏,对他们嘘寒问暖详细了解,合意的就继续干,不合自己心意的,就上奏朝廷免去官职。这个时候的王莽,已经和皇帝没什么区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