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如何處世,一起來看看《延禧攻略》是怎麼說的!

最近很熱,我也就跟風看了兩集。女主可謂不走尋常路,一上來就是一個狠角色。

有宮女欺負她,拿水壺將她的被子淋溼,她二話不說,馬上拿桶水來,先將此人照頭淋個溼,再狠狠地將水淋到其被子上。可謂壯哉!

教孩子如何處世,一起來看看《延禧攻略》是怎麼說的!

“誰要是再唧唧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對付她。”這可是你被欺負時想說又不敢說的?

但是難得的是,她並不是無端挑剔去欺負別人,而是救了好友反被欺負才作出的行為。

她對她的好友吉祥說,“人心存良善,更應懂自保。”

對啊,正如大大說的那句,“我們不惹事,但我們也不怕事”。看到世有不公,我們能挺身而出;有人欺負我,我也能強硬反擊。

02

我們嚮往著這樣一種處世哲學,所以儘管《延禧攻略》被大家黑了又黑,我們還是一集又一集地往下看。但對於孩子,我們又是教給他怎樣的處世哲學呢?

我們教孩子要關心他人,教孩子要熱心助人,教孩子自己的東西要拿出來給別人分享,教孩子無論如何都不能打架。

我們一邊教導著孩子要善良,以一顆真心對世界,可世界卻又不總是如此待孩子。

韓國電影《素媛》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一個平凡而快樂的小女孩素媛,她因為在一個下雨天給一個大叔撐傘,遭到了大叔的巨大傷害,一生不得不生活在創傷與社會周遭的壓力之下。

她一次又一次地問,我給大叔撐傘錯了嗎?為什麼要這麼對我?

我們教孩子以赤子之心待世界,以為掩蓋世界的黑暗就能給她最大的快樂,但殊不知,這種掩蓋會給她帶來傷害。

教孩子如何處世,一起來看看《延禧攻略》是怎麼說的!

03

童話故事我們大家都愛看,灰姑娘、白雪公主,純真而美好,而且最後壞人都得到了懲罰,而王子公主最終總是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記得曾經在哪本書上看到過,早先的安徒生童話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他告訴人們的是一個黑暗的世界,但經過後人的不斷改編,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

鵝媽媽童謠是我們英語啟蒙必聽的一個經典,西方孩子對裡面的童謠更是熟悉,我們覺得,這些童謠肯定是充滿了童真,但並不是,裡面有很多殘酷、血腥而又現實主義的句子。

知更鳥之死這首詩被我們熟知大概是因為金田一少年事件薄裡面其中一集引用了這首詩吧?國外很多推理小說都喜歡引用這首詩。在這些推理小說裡被引用,說明這並不是一首什麼純真的詩歌。

裡面還有一首叫“十個小黑人”,“十個印地安小男孩,為了吃飯去奔走;噎死一個沒法救,十個只剩九。”恐怕這些話,我們現在也很難給孩子們講吧?

魯迅先生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對於孩子,我希望他以此“惡意”推測身邊的每一個人,家長也是如此。因為有調查顯示,對孩子作出的傷害,有80%是熟人作案。

教孩子如何處世,一起來看看《延禧攻略》是怎麼說的!

04

記得以前在爸爸媽媽們中間,有一個討論很是熱烈,就是孩子被人打後,該怎麼辦?有教告訴老師的,有教避開的。有一位爸爸就主張打回去,他甚至在家裡訓練孩子,讓孩子一遇到別人打,就條件反射地打回去。

貼吧上看到過一位媽媽說,她帶著兩娃出去玩,她聊了一會電話,結果別的小朋友就來搶她二胎的玩具,還打了她。

她就問大寶,妹妹被欺負了,你為什麼不幫她?

“媽媽,你不是說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打架的嗎?還有,你不是說玩具應該分享給別的小朋友玩的嗎?

是啊,我們只注重了教孩子與人為善,卻沒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沒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人心存良善,更應懂自保”,這,應該是我們應該教會孩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