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非搞「新殖民主義」?看看西方所作所爲就明白了

中国对非搞“新殖民主义”?看看西方所作所为就明白了

(肯尼亞的基貝拉是非洲最大的貧民窟,雖然當地政府制定了貧民窟升級改造計劃,但因政客爭取選民等原因而多以失敗告終。)

當前,中國已與56個非洲國家中的55個建立外交關係,在醫療、基建等方面助力非洲民眾生活水平的提升,受到非洲民眾的歡迎。但是,此事卻招致一些西方人士的眼紅和不滿,他們對中國相關援建活動進行曲解,汙衊中國“借援建佔領非洲市場”“要搞新殖民主義”。回溯歷史,西方國家對非洲的援建要比中國早得多,它之所以沒有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有其自身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正是因為西方的援建考慮“利益”多於“幫助”。

西方國家對非洲的“援助”往往以自身利益為第一考量。換句話說,他們在為非洲提供幫助的同時,總希望能得到一些條件作為交換,否則就興趣不大。以醫藥領域為例,2014年非洲暴發埃博拉疫情,我國迅速派出救援醫療隊,但西方發達國家卻對救助疫情不作為。對此,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指責西方藥企稱,“埃博拉病毒長期以來多在非洲貧窮地區蔓延,藥企卻幾乎沒有研發動力,因為這個行業以利益為導向,不會投資無法獲得回報的市場。”儘管如此,在具有豐厚回報的藥品輸出中,西方國家的表現就完全不一樣了。如,在非洲,瘧疾可以說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流行病。瑞士諾華、法國賽諾非兩大藥品供應商取得了相應藥品的壟斷經營權,但他們並未出售最有療效的新藥複方青蒿素,反而是在當地大力傾銷即將淘汰的老藥氯喹和SP,以此獲利。更有甚者,將非洲當成了開發新藥的試藥場。英國曾於2004年在非洲5國對兩種抗艾滋病霜劑進行了大規模人體試驗,參與人數達到1.2萬人。美國也曾在坦桑尼亞、烏干達等非洲國家進行艾滋病藥物非人道人體試驗研究。

而且,西方國家的援助多以意識形態方面的輸出為主,常著眼於非洲的人權和民主等事情,不僅不能對其民眾缺吃少穿、教育落後等實質困難提供幫助,有時還可能加劇當地經濟方面的困難。有輿論認為,從民族角度上來說,非洲國家多為多部落、多民族的國家,而一些西方國家出於自身政治利益的需要,以貸款、援助、意識形態宣傳等手段,向非洲國家兜售西方“民主”觀念,反而影響了非洲國家的團結和穩定,誘發其動亂、內戰、政變,加劇了相關經濟方面的困難。津巴布韋前總統穆加貝在第二十六屆非盟峰會上發言時毫不客氣地指出,西方在非洲的各個角落,通過非政府組織、間諜、假意提供援助的偽君子甚至某些非洲國家的武裝力量對非洲施加政治影響與政治滲透。這種肆意干涉非洲內政以及任意剝奪非洲人民自由、平等、獨立與自主權利的做法是另一種名義的奴隸制。

與西方國家的援助不同,中國在非洲做得更多的是援助愛心小學、幫助建設基礎設施、飲水工程、發展農作物,這些幫助解決了非洲民眾眼前的困難卻沒有西方國家那麼多的附帶條件,這令受助民眾的生活有了實在的改善和獲得感,認為中國在誠意幫助他們。正如尼日利亞駐中國大使館新聞參贊曾表示的那樣,“長期以來,歐洲一直在剝削非洲,但現在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如今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中國是坦誠的,中國與非洲之間的交流沒有任何預設的條件。現在歐洲和美國有了競爭對手。它們將不得不更加註意過去對非洲做了些什麼以及將來會對非洲做什麼。”

(參見:《非洲 西方國家眼中的人體試藥場》《為什麼非洲人更感激中國的援助,而對西方的援助有其它的看法?》《西方攻擊我援助非洲 誣我要搞“新殖民主義”》《李建宏:非洲黑人的西方噩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