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

過了處暑,天氣慢慢轉涼...

即便在南國大地,雖然白晝依然炎熱,

但無形中也有了不同於三伏天的絲絲秋意。

-

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

俗話說秋高氣爽...

秋天其實是一年中最舒適的季節。

不冷不熱,不潮不悶,一切都剛剛好。

-

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

秋日外出郊遊

不會像春天的孩兒臉,

雖然春意盎然,卻是春雨連連,

冷不凡淋你個落湯雞。

-

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

更不像烈日炎炎的夏日,

離了空調房,就是大汗淋漓,

尤其在溼熱的南國,一出門就像在蒸桑拿...

-

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

秋日裡的閒暇時光,

無論是外出郊遊,還是悠閒在家,

都會讓你感覺到一種淡定和從容...

那種感覺真的很好!

-

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

不過,同為金秋,也是人生百態,

不同的人感受到的,卻是不同的秋景秋意。

在古人的詩詞歌賦中,關於秋天,

雖然也有諸如

自古秋日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

”這樣的名句...

-

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

但更多的是嘆秋 悲秋之辭...

比如今日讀到的歐陽修的名篇:

《秋聲賦》

-

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

《秋聲賦 》 宋 · 歐陽修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

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

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予曰:

“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

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

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

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

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

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

歐陽先生(歐陽修自稱)夜裡正在讀書,(忽然)聽到有聲音從西南方向傳來,心裡不禁悚然。他一聽,驚道:“奇怪啊!”......

(於是)我對童子說:“這是什麼聲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說:“月色皎皎、星光燦爛、浩瀚銀河、高懸中天,四下裡沒有人的聲音,那聲音是從樹林間傳來的。”

我嘆道:“唉,可悲啊!這就是秋聲呀,它為何而來呢(它怎麼突然就來了呢)?

大概是那秋天的樣子,它的色調暗淡、煙飛雲收;它的形貌清新明淨、天空高遠、日色明亮;它的氣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沒有生氣、川流寂靜、山林空曠。

所以它發出的聲音時而悽悽切切,呼號發生迅猛,不可遏止。......

-

然後,作者又感嘆到:

“唉!草木是無情之物,尚有衰敗零落之時。

人為動物,在萬物中又最有靈性,無窮無盡的憂慮煎熬他的心緒... 自然會使他紅潤的面色變得蒼老枯槁,烏黑的頭髮(壯年)變得鬢髮花白(年老)。(既然這樣,)為什麼卻要以並非金石的肌體,去像草木那樣爭一時的榮盛呢?

只有那天真無邪的書童,茫茫然沒有應答,低頭沉沉睡去。

(此段摘自網絡)

-

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

史料記載

本文寫於作者五十三歲時。作者晚年雖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屢次遭貶內心隱痛難消,面對朝廷內外的汙濁、黑暗,眼見國家日益衰弱,改革又無望,不免產生鬱悶心情。

對人生短暫、大化無情感傷於懷,讓作者此時處於不知如何作為的苦悶時期。

《秋聲賦》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

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

而古人關於秋的詩文名篇,筆者最為欣賞的卻是那首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

秋詞(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自古悲秋者眾,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

詩人針對這種寂寥之感,看到的卻是在秋日晴空中的生靈,排雲直上,大展鴻圖。

-

人們常說,情隨境遷,

其實更多時候,應該是“景隨情遷”才對。

……

所以說人啊,心態很重要噢!

您認同嗎...

-

秋日小感:賞秋色之美,兼讀歐陽修之《秋聲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