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面前内向,熟人面前外向,是什么心理?

官破晓


生人面前拘谨,熟人面前松散,是我们常见的形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和个人防御机制分不开。在儿童的童年早期,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就是把孩子的母亲带走,看孩子对身边的陌生人是什么反应,以及母亲回来后孩子是什么反应。研究的主题是孩子的依恋类型,但这个实验也证明了人的特性,在陌生人面前,我们的会更加防备,这种防备是一种本能。

在陌生人面前内向不是性格,而是一种心态,因为不够熟悉,也就不能随意说话,不能冒犯他人,因为不够了解,也就很难主动找到适合两个人的共同话题。

反观熟人面前,彼此足够了解,张口就是双方都有兴趣的话题,能聊上几天几夜不停,因为足够了解彼此,开玩笑也就有了分寸,不会因为自己的言语伤害到他人。自然没有在陌生人面前防备。

以上均为每日谈心·心理咨询师四四原创


每日谈心


如果你随便找个人,问他“你认为自己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70%的人会回答内向。

而回答内向的人当中,有50%的人就属于“陌生人面前内向,熟人面前外向”这一情况。

这种情况的人原因如下:

1、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老实人,平时与人交往不主动、不热情,但实际上却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这一类的父母不是很外向,但是很乐观,对生活很知足,不勉强别人。但人际交往能力一般,不擅长跟人套近乎,更不擅长拉关系走后门。

在这类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也是乐观开朗的,但人际交往模式来自于父母,并非内向,而是待人接物本就如此。

2、不自信

这类人并非都是底层人士,有些甚至很优秀。但再优秀的人,也不可能样样都很好,总归会有某些地方比不上别人。而那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对此却无法容忍,总认为自己还不够优秀。当面对陌生人时,既怕对方一眼看穿自己,了解到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之处,又怕自己行动不小心露出马脚,缩手缩脚放不开。而在熟人面前,每个熟人都了解他的状况,他也知道哪些人比自己强,因此不会拘谨。

当然也确实有一些自卑者,他们或者家庭贫困,觉得自己跟别人不是同一层面;或者出自单亲家庭,觉得被人看不起;或者学习、工作、外形没有一样拿得出手;或者曾经有心理阴影;或者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心理创伤;他们自感自己是底层人士,没办法与人正常交流。

但是他们的熟人群体要么就是亲戚家人,要么就是同事朋友,往往跟他是同一阶层的人。在这些人中他没有自卑感,自然就不会拘束。

3、闷骚型性格

有一类人 ,聪明幽默,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外表高冷,看似不好交往,其实很闷骚,且智商较高。这类人也是陌生人面前高冷,熟人面前闷骚。


心理咨询师沁心


在生活中其实不乏这样的人:我们会发现他在陌生人面前显得很内向,很退缩,几乎不说话,就像是有社交恐惧症似的。但是如果他在熟悉的朋友面前时,却又很逗比,开朗外向,话特别多。跟前面的情形判若两人。

如果说要问他可能是什么心理,那么其实他并没有在假装。这种鲜明的反差,只是和他们对关系的安全感有关,也和社交的一般规律有关系。

当人们和熟人朋友在一起时,心理上会比较有安全感,情绪自然会比较放松,当一个人处于放松状态时,思维也会比较发达,就会表现得妙语连珠,幽默好玩了。跟比较熟的朋友在一起,对方知道他的“底”,没有必要保持某种好形象,也是让他放松的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跟陌生人在一起就不同了。

当大家彼此不熟悉的时候,会觉得有必要根据社交的一般原则,维持一种礼貌,大家没有那么熟悉的时候,就显得过于随意,好像也不太尊重对方。此时人们就会显得很沉默。此外,如果是跟不熟悉的陌生人在一起,不了解对方的喜好、习惯、禁忌时,有时候也会不确定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跟对方互动,既然不确定,那索性就不要主动做什么反应好了。那些在陌生人面前显得很内向的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心理活动。

还有些人在陌生人那里的内向,其实是不懂得拒绝别人的人。由于他们太善良了,不懂得拒绝别人,而这种性格又经常让他们自己感觉不舒服,那么干脆就不要随便让人靠近自己,出于保护自己的原则,他们可能会用看似内向的性格,“拒绝”别人,让别人不要轻易走近他。这样他就可以免于很多麻烦。



心理师肖雪萍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跟熟悉的朋友吃饭非常轻松舒适,跟不太熟,或者完全不认识的人吃饭就觉得非常难受,如坐针毡。这里我插一句题外话,很多父母因为自己年幼的孩子害羞或是认生而觉得难为情或是需要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其实,这正是孩子对我们成年人这种“陌生人面前内向”最本真的诠释。试想一下,大人面对陌生环境都不免内心紧张,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


熟人面前外向的原因

其实,熟人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氛围,可以说,在这个安全环境中,我们是相对自由和放松的。因为彼此之间长时间的了解,已经省去了在Ta们面前对自己进行“整饰”的步骤,或者说,自己已经习惯了在Ta们面前所扮演的“角色”,这就使得个体只需要消耗较少的心理能量和精神能量就可以完成熟人社交,这个时候,这种社交就是让人放松的,能够为个体带来快乐。

陌生人面前内向

跟陌生人相见很可能是因为自己或是对方的某些需求,少部分原因是出于偶然。

在很陌生人接触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如果是想向对方寻求合作,那么,就会向这对方所喜欢的方向去表现自己,可能这个“自己”跟真实的自己会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会让人觉得很累,因此,在可有可无的对话或表达时,就会选择不说话,从而显得内向。

另一个原因是,这种陌生人在一起的环境其实引发了个体内在的焦虑。现代社会的高流动性使得熟人社会基本消失,陌生人社会基本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减少,交往风险在逐渐增加,所以,在陌生人面前最有效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少说话。前些年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不倒翁小姐


自卑心理。其实这种是可以自我突破的。给你一个建议吧。尝试着在人数不超过5人且有熟人在场的场合下,进行有意识地去交往陌生人,发展成为新朋友,其实就是先在初级场练习,看攻略永远升不了级,刷怪才是王道,实践才是王道!不管多么不习惯,请一定一定一定要去做才可以。


旺旺仙贝109


我是林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灵成长辅导师,注册OH卡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星级咨询师,“童心理”讲师


在远古时代,人类身处在原始的原野上或森林里,四处充满着危机,长久的演变,让人们学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根深蒂固地烙印在了大脑的边缘系统上,甚至成为人类的反射动作。

也就是在陌生的环境中,人会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保持安静和警惕,仔细观察,从外表来看,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内向。这时,他其实正经历着复杂的心理过程,用各个高敏度的感觉器官探测周遭所有的资讯,大脑迅速地分析这些信息背后的涵义,除非他觉得安全,否则他会持续观察和分析,继续保持他的内向状态。

而当他处于熟悉的环境中时,因为他已经充分掌握了此环境中的大部分资讯,于是就有了安全感,就能比较放松自在地行事,展现出来的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向的样子:活泼、反应灵敏等。

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形成另外一种危机四伏的生活丛林。当遇到陌生人,人的生物本能重新启动了生物警戒系统,复杂的心理过程比以往更加复杂,要考虑的更多,不仅仅是“留下”还是“逃跑”,还有社会阶层的问题,个人喜好的问题,能否争取到同个阵营的问题等,担心陌生人单以他的临场反应给予不全面的评价。这些种种因素就会让人在陌生人面前显得内向的样子。

在熟人面前,由于他已十分了解熟人的反应,可迅速应对他人的反应,他就能自由地表现自我,比较容易呈现无拘无束的状态。

孔子云:“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由状态,不再想象计较别人怎么看自己,自己需要怎么表现给别人看,不受名利的约束,却又不会违背规矩,这时身处何处无不自然。


林珊

一位热爱生活,亲切温暖的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灵成长辅导师,注册OH卡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星级咨询师,“童心理”讲师

咨询领域:婚恋情感、情绪困扰、亲子关系、社交职场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欢迎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缺乏自信心的心理。曾经有一个弟弟,他沉默寡言,从不出现在任何公众场合,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发言,会被耻笑。他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他说自己的意见可能没啥意义,也没啥价值,说出来,别人也觉得非常愚蠢,所以什么都不说最好了,而且,其他人懂得比自己多,何必要出风头呢。在熟人面前好像也是这样,除了父母,基本上,一言不发,就算交流,也是几个简短的字就没有下文了。有时候有点同情他。


非洲黑河


其实这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自卑。

很多内心自卑的人都会有这一点,陌生人面前无话可说,甚至紧张。可以说,这种自卑心理会对未来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自卑心理有的是天生,有的是家庭环境引起的。容易自卑的人,很难得到大家的尊重。

其实,不难发现,这类人都不敢站在大的舞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容易怯场,然后毫无逻辑,头脑空白。

想要解决这种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和陌生人交流,多逼自己在公众场合发言,多参加活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锻炼多了,就会变得平常心,气场慢慢强大,不会内向。

自信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畏惧,言谈举止,大方得体。


社会看人心


在陌生人面前不喜说话,谨言慎行,而在熟悉的人面前活泼好动,主要原因是缺少安全感,面对陌生人的时候,相当于处在一个陌生、不熟悉的环境,由于安全感的缺乏,个体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焦虑,而不会主动去向外探索这一陌生的环境,为了是这个焦虑程度降到最低,就会只关注自己熟悉的事情或者直接沉默不语。

最常见的就是:参加朋友的婚礼,到了之后发现除了这个朋友之外,其他人基本不认识,由于朋友比较忙,无法陪伴自己,这个时候就会感到不舒服、不适应,这个时候一部分人会找个自己不得不离开的理由而去“跑路”,还有一些人硬着头皮坚持到婚礼结束,而这个坚持的过程一定是:自己找个角落坐在那里玩手机。

在熟悉的人面前,因为对当前的环境比较熟悉,身处其中感到舒适,就会感到比较安全,不会产生强烈的焦虑,这个时候就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外界,这样就会感到自己其实还是很活泼的。

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外向型和内向型之分,只是更倾向于哪一个方向。相对来说,偏外向型的人是更愿意与他人交流的,不管对方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因为偏外向的人,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是感到舒服的。偏内向型的人,更喜欢沉思与独处,即使在熟悉的人面前,也是不会说太多话。

大部分人,都是处于内向型和外向型的中间。在不同环境表现出不同的倾向,而这个表现的类型是和是否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有关,也就是说在这个环境中是否感到有安全感。


心理学充电时间


缺乏自信的心理。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面前,感觉都有点不自然。在学校里上课,不敢坐在最前面,很怕被老师点名,叫起来回答问答答不出来会超级尴尬,会觉得丢人。很多时候,不敢对视,自卑心理在作怪。好像我是个不懂事做错事的小孩子,随时可能被人看穿自己。特别纠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