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资,从没跑赢房价,为啥

有的人,工作了3-5年,月薪8-9K;有的人,工作了3-5年,月薪5W甚至10W+。

前者连房租都没跑赢,后者却几乎跑赢了房价,为什么?

有可能,是努力的问题;也有可能,是选择的问题。

1、找工作,最重要的依据是什么?

2、常见的高薪or低薪工作有哪些?

3、除上班外,还有哪些途径能增加收入?

​选工作—战略方向问题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战术指的是进行战斗的具体方法,战略则是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

如果战略方向选择错误,就会像射出去的箭找不着靶心,更严重的是就像赶路的人,走在相反的目标方向上,即使再努力,也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很多人为什么努力工作多年,薪资却没有太大的增长?

很可能是战略上出现了问题,所以成为了“穷忙一族”。

找工作范畴内,战略指的就是行业选择。

行业由企业构成,企业是由一个个岗位构成的,行业利润决定企业利润,企业利润决定了岗位的收入。

如果你想获得高收入,必须选择前景好的行业,行业选错了,就相当于一次战略失误,即使再努力也徒劳无功。

回首过去的这10年,无疑是选择从事互联网、房地产行业的人,混得比选择从事其他行业的人相对更好。

高薪行业和高薪岗位一般只有三类:轻资产行业、高技术垄断行业以及行业龙头。

这其中的代表有:麦肯锡这样的咨询服务类公司,苹果和因特尔这样的技术垄断性公司,宝马、奔驰这样的汽车行业龙头。

以我拿到过offer或就职过的公司为例:

新东方,教培行业龙头企业,教育又是立国之本,前景有保证;

好未来(原学而思),教培行业内另一家巨头公司,K12领域第一

软牛科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技术垄断行业,利润率高;

运营控,由知名自媒体大咖飞鱼船长创办,主营业务是咨询服务,轻资产行业

本牛科技,开发儿童产品的教育公司,顺应国家二胎政策,朝阳产业

上述公司给我开出的薪酬都不低,年薪普遍在12万-20万左右。

你可以通过百度、知乎了解一下近几年和未来几年的热门行业,比如:教育、医疗、新能源......

低薪行业 & 岗位有:贸易、中低端制造业、职能类岗位(人事、行政、客服),这些行业or岗位薪资一直都不高。

选择以上行业,你即使做到了主管的级别,工资可能也比不上一个热门行业的普通员工。

做工作—战术执行问题

战略上没问题了,接下来就要看战术执行的到不到位了。

即使进入到热门行业or优秀公司,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拿高薪。

你必须成为头部的那20%,才能有“优先分赃”的权利。

作为一个二本院校的本科生,我自认为在智商、天赋上与那些名校毕业的同学是存在差距的,于是我只能与他们拼执行力。

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事实如此。

刚加入新东方时,与我同批入职的不乏港大、清华毕业的同学,而我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都比不过人家。

新教师比武大赛,我排名倒数;参加培训时,我知识点讲解不清,还带口吃;暑期课的续班,领导基本不对我抱啥期望。

可暑假结束后,他们就傻眼了:我的各项数据列组内第一,部门第三,超过我的上级主管,我拿到了高额的绩效奖金,毕业1个月即月入过万,毕业3个月即月入2万。

怎么做到的?就是靠强大的执行力:

我每天都会刷题,提升教学功底,并了解命题趋势;一有空闲就对着墙壁练课,并录音回去收听改正;教学拼不过,那就拼服务,我每天坚持与学员和家长一对一沟通,共计打了2000多个电话给家长,充分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如果你也能这么拼,我相信结果一定不会太差。职场上,很多人没有取得成绩,往往是因为执行力不够,说白了就是太懒。

搞副业—开辟第二战场

Spenser曾写过一篇文章:《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只做一份单一的工作,是很难让自己的待遇有较大改善的。

所以除了拼战略和执行,我们还要开辟新战场,拓宽收入来源(做副业,接私活)。

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增加来自己的收入:

1、在线教育

近几年,在线教育很火,你可以选择1家在线教育公司做兼职,比如海风教育和掌门一对一,他们招聘大量的兼职教师,可在家办公,除了英语外还有其他学科可选。

2、办公软件

你不知道做PPT还能赚钱吧?

企业做年终总结、月总结,员工做工作汇报,都是要用到PPT的,你可以通过给别人做PPT赚钱,按页收费

很多人都爱在简历上写“精通Office”,建议你百度一下Office掌握到何种程度可以被称作“精通”,做到精通就可以靠这个有一笔额外收入了,还会对求职有所帮助。

3、微商、代购

这个就不细说啦,大家都懂,做好了还是能赚点小钱的,在深圳,有很多人都在做香港代购。

你可以去知乎搜索“如何拓宽收入来源”、“如何增加工作之外的收入”这类问题,会发现许多赚外快的途径。

改变,才是永远不变的

最后我还想跟同大家分享几点:

1、一个行业再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中国,一个行业若是发展的好,有钱赚,大伙会一窝蜂的挤进来,最终导致这个行业成为高度竞争的苦逼行业,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懂得变通。

据领英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90后的第一份工作首选行业就是互联网,但进入

下半场的互联网,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性感—流量获取更难、转化率低......

建议大家选择行业时除了考虑市场的需求度,也要结合一下自身的兴趣或规划,不一定选择最热门的那个。

2、比选择行业更重要的,是你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不是预言家,肯定有选择错误的时候,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爬出来就行了。

你要时刻保持着思考,不断的思索未来的方向,出现错误要及时纠错,拯救自己。

3、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保持年轻的心态不是懂什么二次元,追最新的电视剧,会打最新的游戏,而是:要保持对新的商业模式的敏感。

4、不是挣钱多就能实现财务自由

毕业第1年,即使我主业+副业收入一共达到税后20多万,还是没存下多少钱,因为即使再多的钱,也满足不了我无止境的欲望:旅游、吃大餐、买名牌......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若想实现财务自由,你必须给能力做加法,给欲望做减法。

文章的最后,我想以一位资深职场人士的话作结:

“什么行业,公司,大腿,人脉,在我过去的这十几年就没有一个能靠得住的,最终还是得靠自己,靠自己的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思维认知。”

以上就是我对行业、公司、工作三者的思考,希望你能有所收获和启发!

您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赶紧留言吧,这是对小编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