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实力最弱的蜀汉,诸葛亮7次北伐,东吴实力强为何不打曹魏?

刺猬七七


我们现在知道的蜀汉在当时就叫“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一直是其对外宣称的口号,如果不攻打曹魏,那么蜀汉就不会得到认同了。

蜀道难!蜀地虽然易守难攻,想得到长足的发展,把国家做大做强也是困难的。如果不冲出成都平原这个安逸的小盆地,那么结果无非就是在安逸中消亡。

作为蜀汉的创始团队,其成员大多是中原人士。他们不可能获得蜀人的普遍认同,在蜀地也难免会有客居之感。作为古人应该更重视故土,所以打回中原应该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反观东吴,不管是孙权还是他的创业军团都是土生土长的江东人。孙权继承其家族的基业,不用背负什么灭曹兴汉的重责,能够成为一国之君于法于理都已经很难说通了。天下人尽知曹魏实力数倍于孙吴,况且江东之地是鱼米之乡,江东父老同心同德,孙吴没有理由自讨无趣。



蜗牛老杨


东吴当然北伐过,而且不止一次。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而东吴曾经五伐合肥,可是东吴连一座合肥城都打不下来,还能如何北伐?

第一次,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

这一年,曹魏败于赤壁,孙权随即北伐,其中周瑜攻江陵曹仁,孙权亲自攻合肥,合肥守将为扬州刺史刘馥,孙权围城数月不克,最终撤军。

第二次,公元215年

这一年本来是曹操南征东吴未果转而出征汉中的张鲁,于是便留张辽、李典、乐进防守合肥。

孙权看到曹操远在汉中,便发兵攻打合肥。

但这一战成就的却是张辽,史称张辽威震逍遥津。张辽将孙权团团围住,凌统亲率三百近兵冲入重围,甘宁则引弓掩护,吕蒙、蒋钦死战拒敌,之后凌统死战救出孙权,众人逃脱后皆痛哭流涕。

这一战令孙权心有余悸,即便是在许多年以后,张辽已经年老体病,孙权仍称:“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第三次,公元233年

这一战,孙权被魏将满宠所败。

第四次,公元234年

这一年,孙权趁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之时,大举围攻合肥,这一战守城的依然是满宠,孙权大军兵分三路,一路孙权亲自率领,一路陆逊、诸葛瑾,另一路孙韶。

孙权久功不克,魏明帝曹睿亲自率军救援,于是孙权撤军。

第五次,公元253年

公元252年,孙权病逝,其子孙亮即位,诸葛瑾之子诸葛恪成为托孤大臣之首。

公元253年,诸葛恪不顾众人反对,领兵北伐合肥,守城的是魏将张特。

张特坚守一个多月,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率20万大军赶到,诸葛恪无奈只能退军,退军路上司马师断其后路,诸葛恪逃跑,魏军斩首逾万人。

因此,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都是一根筋,蜀汉一定要出祁山,东吴一定要攻克合肥,但均无法成功。

与魏国相比,蜀汉和东吴的综合国力相差甚远,南方在当时远未开发完成,三国的一统其实一直在等北方彻底完成整合。


心向青山


我是曾得不错,在此做个浅显的回答,望有所帮助。

关于题主的问题:三国蜀汉实力最弱,诸葛亮7次北伐(应该是5次),为何实力强的东吴不打曹魏?

这里要分开来分析这个题目:

首先要看蜀汉为什么要北伐

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至于为何要进行北伐,要从源头说起,这个源头就是《隆中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军事集团提出了一个清晰的发展战略,原文为: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刘备军事集团与诸葛亮一开始的目标是一统中原、还于汉室。这是蜀汉建国的核心精神。而尤其像诸葛亮这样的儒生,国家与君臣观念极强。当然这也成为他后刘备时期沉重的政治包袱。《隆中对》中规划得非常明确:曹魏集团人才济济,不可迅速拿下,孙吴大地固若金汤,可以合作。先取荆州,后取益州,天下有变,则两路齐发。这里为什么说天下有变就北伐,而不是东征呢。那是因为蜀汉坚定地认为篡汉者是曹魏,而不是孙吴。所以必须北伐,才能证明其起兵与最后建国的正义性。


当然,诸葛亮北伐中原的决策,虽是在贯彻落实《隆中对》策,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以成霸业的正确军事举措和重要战略方针。但也有其不得已的原因。

刘备死后,留下一个烂摊子。朝野上下不平、接班人不力、蜀地三股势力暗箱争斗。这三股势力分别为:

  • 第一股势力是:刘备入川时带去的荆州人士组成的“荆州集团”,他们占据了蜀汉政权的主导地位。

  • 第二股势力是:刘焉父子入川时从东州带过来的亲信所组成的“东州集团”,即益州前一任主人。

  • 第三股势力是:益州本土豪强、名流人士和一些在当地德高望众的世族所组成的“本土士族”,不受蜀汉政权的待见。

三股势力矛盾重重,荆州集团与本土士族基本上算是强龙与地头蛇的关系,刘备在位时多次镇压国。后刘备时期,诸葛亮采取亲和政策,但仍旧不信任。且诸葛亮时期实行的是“严刑峻法”“依法治国”,士族集团颇有怨言。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益州疲敝,此城危及存亡之秋”。益州危在哪里呢?此时诸葛亮早已与东吴结为友好同盟。赤壁之战后,曹操已退回北方,曹魏对他并无威胁。其实,诸葛亮所谓的“危及存亡之秋”的“危”恰恰就在蜀汉内部。这也就是他要发动“北伐战争”的根本原因。因为只有通过发动战争才能转移注意力,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达到空前团结的目的。

那么反过来,我们再去分析实力相对较蜀汉强大的东吴,为何不进行北伐。

孙吴不北伐的原因

这也得从东吴版的《隆中对》即孙权与鲁肃的《榻上策》说起: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文中的鲁肃的建议中,重点在于守荆州、据长江,三分天下,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意思很明显,就是谁也吃不了谁,守住江东以观时局之变。孙权虽一开始未在明面接受,但在后来的一切所作所为当中,无不贯彻鲁肃一开始的建议。可以说如果蜀汉政权的守是“以攻为守”,那么孙吴集团的守就是“韬光养晦”中略带“流氓行径”了。

况且,孙权是位极为成熟的政治家,政治家的眼中只有利益,情义是为利益服务的。孙权没有诸葛亮的政治包袱(平定中原,匡扶汉室),又有父兄二人打下的江山作为基础,留下一批忠实的文武权臣相辅佐,而东吴富饶的物产又使经济基础较为稳定。此时曹魏依旧强大,蜀汉占据长江上游,又有蜀地天险,易守难攻。如此,那就守着江东即可,没有大动干戈的必要。

因此,这就是三国蜀汉实力最弱,诸葛亮5次北伐,而实力较强的东吴却不打曹魏的原因。



三国史话曾得不错


蜀汉最弱确实不假,东吴实力比蜀强也不假,但是东吴没有打曹魏却并不是事实真相。三国时期,三个势力相互开战,只不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以及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比如《新三国》《大军师》中,后期对于东吴的描述不会太多,尤其是对于魏吴之间的战事也是一比二过,所以导致吴国存在感很低,给普通人一种吴国后期没有什么事情的感觉。

实际上魏吴之间的战役并不比魏蜀之间的战役少,就不说曹魏主动征讨东吴那几次战役,就是东吴主动打曹魏就有好多次,下面我自曹丕称帝以后,孙权主动出击曹魏的战役依次列举如下:

北伐江夏

226年曹丕三路伐吴结束后郁郁而逝,孙权借曹魏政权更替,企图北伐袭取江夏,以得到荆州全境,孙权亲自率领大军进军江夏,命诸葛瑾牵制曹魏襄阳兵力,结果诸葛瑾很快被在襄阳的司马懿所击败,而孙权遭遇了曹魏名将文聘的拼死抵抗,随后魏臣荀禹前往江夏,于路乘山举火,最终孙权惧怕退军而走。

北击山越

孙权在大败曹休之后,于229年在建业称帝,但此时在建业不远存在一定的曹魏势力威胁建业安全,山越地区的部队作为曹魏在边境的地方武装组织战斗力十分有限,多次被孙权击败,后期山越地区被孙权划入吴地。

再战合肥

合肥一直是孙权占领江淮地区的一块心病,之前多次被张辽吊打,然后如今张辽去世已久,孙权于230年开始准备第三次亲征合肥,此时合肥守将为曹魏重臣满宠,满宠集结大军营建新城,一举击退孙权大军。

四战合肥

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魏,联合东吴共同发兵,孙权再次集结大军四战合肥,此时孙权是三路并进,十万集结,全明星将领,对于合肥势在必得,曹睿知道东线危机,亲自率军前往合肥,在曹睿的逼迫下,孙权又被满宠击败,孙权在退军过程中,还被满宠追击,伤亡惨重。

再战江淮

238年满宠重病撤离合肥,239年曹睿因病去世,孙权再次看到了占领江淮的契机,趁着曹芳新立,曹魏政局不稳,240年孙权绕开伤心之地合肥,派大都督全琮直取淮南,大将军诸葛恪攻打六安,结果被曹魏江淮地区最高长官王凌击败,往后东吴再无力北伐曹魏。


所以说,在诸葛亮出祁山的那么多年里,东吴孙权也不是坐着看的,也攻打了曹魏好多次,除了清理掉了建业附近巢湖南部的曹魏地方武装组织外,其他的大战役都是残败而归,不愧是号称孙十万的男人,难怪有一句话形容曹魏中后期的战局,“曹魏三线守国疆,西线打的直噢噢,南线坐地乐呵呵,东线经验刷不停。”


曹老师xixi


总结题主的问题,无非就是想问,明明有实力更加强大的魏国存在,吴国为何还是要针对蜀国?

如果把时间点放在赤壁之战前后,那说蜀汉实力比较弱,还是情有可原的。

赤壁之战前,刘备那就是惶惶如丧家之犬,茫茫如漏网之鱼,连个根据地都没有,完全谈不上实力不实力的,甚至连一方诸侯都算不上。

赤壁之战后,刘备袭取荆南四郡,又向东吴借了南郡,这才有了初具规模的根据地。

荆州原有七郡,南阳郡和二分之一的南郡在曹操手中,江夏郡在孙权手中,只有剩下的四个郡以及二分之一的南郡,才是刘备的地盘。

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刘备和孙权还是全心全意的联盟阶段, 孙权或许有些不爽,但绝对没有想过要与刘备作对。

但荆州在孙权的心中,始终都是一个疙瘩。

不取荆州,孙权难安。

后来刘备取西川,益州基本上落入刘备之手,孙权就开始着手讨要荆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孙权拿回去的。

但之后的孙权并没有多余的动作,而是选择了与刘备议和。

直到刘备在汉中大败曹操,彻底拿下益州全境的时候,孙权才真正坐不住了。

曹操始终都是悬在孙刘两家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两家始终都是在曹魏的淫威下猥琐发育。

孙权也想过北伐,但是在合肥被张辽打得抱头鼠窜,根本难越雷池一步。

可刘备居然在汉中正面击败了曹操,这在孙权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在孙权的心中,孙刘两家虽然联合,但是孙为主,刘为副。

可现在刘备居然大败曹操,是否就标志着孙刘之间的关系要逆转了呢?

基于此,孙权才急于拿回荆州,从而遏制住刘备的发展。

只要刘备集团的发展,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孙权是乐于让刘备集团去牵制曹操的。

所以我们看到,江陵之战过后,孙权没有丝毫扩大战果的意思。

而且在夷陵之战后,孙权也愿意积极促成孙刘两家的联合,并且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也从未给蜀国使过绊子。

所以孙权之所以要跟蜀国作对,完全是出于一个自保的目的,并不是真的和刘备过不去。

我是@盗帅夜留香YE,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话题。


盗帅夜留香YE


如果要问热播电视剧《虎啸龙吟》中最悲壮的一件事,一定非诸葛亮北伐莫属。诸葛亮从228年春天至234年冬天,6年间进行了6次大规模北伐,虽然战果颇丰,但最终功亏一篑,未成大事。\r 诸葛亮自己也被连年征战累垮身体,酿成“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恨。\r \r 复盘三国局势,毫无疑问,曹魏实力最强,东吴实力次之,蜀汉实力最弱。在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中,一般都是实力强者攻击实力弱者,像诸葛亮这样,孜孜不倦地以弱攻强,犹如“以卵击石”,实属罕见。\r 在蜀汉实力远远不及曹魏的情况下,诸葛亮为何要不断地坚持北伐?\r 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r 223年春天,刘备病逝。病逝前,刘备召集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r \r 诸葛亮怎么能干“取而代之”这种事情?他哭泣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r 在那以后,诸葛亮就是着手准备北伐的前期事宜,包括稳定后方、训练军队等。这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果断发起了北伐。这就是《前出师表》中所言,“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r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不仅是刘备的遗志,也是蜀汉政权的战略性目标。自刘禅、诸葛亮以下,都是围绕这个战略性目标而运转。不夸张地说,如果蜀汉政权不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为战略性目标,不持续进行北伐,政权的合法性都有问题,遑论其他?\r 二、益州发展空间有限\r 蜀汉政权位于益州。益州是汉武帝十三州之一,大致包括今天的川西、重庆、云南、贵州一带。\r 应该说,刘备父子、诸葛亮等人在益州苦心经营多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益州作为蜀汉政权的根基,相对比较稳固。然而,也就这样了。益州下一步发展空间有限,难有较大作为。\r \r 从地理位置上看,益州的地处西南,比较偏僻,适合偏安,不适合“恢弘之志”。从人口数量上看,益州总人口只有90多万,不到100万。没有足够的人口,就无法支撑更大的政权。从统治面积来看,益州地盘约百万公里,没有战略纵深,难以与曹魏、东吴相提并论。\r 诸葛亮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他当然很清楚益州的发展格局,因此发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警告,率军发起北伐。\r 三、以攻为守,防止曹魏坐大\r 三国局势的形成,与蜀汉、东吴的自身努力相关,也离不开中原的长期战乱。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原“烽火连天”,战乱不已。战争耗空了中原的实力,使得曹魏政权不得不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维系后方安稳上面,没有更多心思来进攻蜀汉和东吴。\r \r 然而,一旦曹魏政权稳定了北方,逐步恢复了经济,那么,就算蜀汉和东吴联合起来,也不是曹魏政权的敌手。从历史的经验也可以看出,从北至南的统一是大趋势,曹魏统一蜀汉和东吴,是迟早的事情。\r 如何抗衡这种大趋势呢?正确的做法就是在曹魏政权没有稳定北方之前,就不断向他们进攻,以攻为守,争取在中原地区引起新的战乱,阻挠或者拖延北方经济恢复的过程,为蜀汉政权争取更长的割据时间。\r 【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前出师表》等】\r 明朝延续下来的后妃陪葬制为何被明英宗下令废除\r 中国仁人志士遭到清廷通缉时为何将日本当做避难所\r 古人的18岁:霍去病封侯李世民抗击突厥石达开指挥千军万马


如何发挥客户


三国时期,曹魏最强是用事实证明了的;雄兵百万虽夸大了,但少说也有一二十万吧,战将千员,就算一两百战将。



看看曹魏的实力,打垮袁绍这个昔日老大,那不是靠嘴皮子,靠的是实力。

曹魏北方整合,实力在东吴与蜀汉总和还强很多;诸葛亮数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最后一震动了曹魏;第一次兵进箕谷,前方赵云,邓芝失败,退兵损失不大;马谡街亭失守,让蜀汉大军差点退无路,进无道的地步。诸葛亮恐大军难以保全,极速退兵。

最后一次和司马懿决战五丈原,火烧上方谷困住司马懿,此战若胜,曹魏更是恐慌不已。

诸葛亮六次北伐,均以失败收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诸葛亮失算也。但能有北伐之心,凭蜀汉之力而不惧曹魏,其意义远胜实际北伐。

诸葛亮北伐就是证明刘备夷陵之战后,蜀汉的实力,虽不能攻取魏国之地,亦可让曹魏不敢兵犯蜀境;以攻为守,好过固边拒守。再者为了刘备夙愿,匡护汉室,一统天下。

而东吴不是说的那样没有攻打过曹操,也是打过好几次,主要是针对合肥,但都没成功。

第一次是赤壁之战后,曾曹操败北,孙权亲自率军围攻合肥,数月都打不下来,只好退兵。

第二次又是孙权亲率大军攻打合肥,反被张辽截击在逍遥津渡口,差点被张辽击杀,幸有孙权手下拼死突围,才脱险。

第三次又攻打合肥,被魏将满宠所败,无功而返。

第四次又遇到满宠不说,魏明帝亲率大军救援,孙权只好收兵。

第五次是诸葛格带兵围攻合肥,被魏军守将张铁采取只守不出的策略,让东吴大军一个月找不到突破口;此时司马懿派弟弟司马孚带军来救援,诸葛格反被司马师截断后路,斩杀逾万人。


蜀汉如采取魏延之策,虽败但给曹魏打击很大,但诸葛亮认为此策太过冒险,没有采纳。自己六次都是从祁山出,为何不从另外一个地方进攻呢?孙权和诸葛格为何只认准合肥,不从其他地方进攻呢?假如蜀汉和东吴联合攻取合肥,合肥就成为决战之地了,若蜀汉和东吴胜,三国格局还要延续更久,若败魏国更早一统。


历史戏语


首先,东吴实力是不比蜀国弱,但是人家并不傻,知道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

这里要纠正一下,历史上的诸葛亮主导的北伐只有五次,并没有《三国演义》所讲到的七次,况且如果真按照演义里面进行的话,蜀国估计早就被北伐而拖垮了。再者,诸葛亮之所以要坚持北伐,匡复汉室,还于旧都,那是要报答先主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完成刘备的一生夙愿。出师表里面就有说到:“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从中也充分体现出了诸葛亮为臣忠诚、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高尚的人物形象,有关他的历史事迹也一直所受世人之赞颂。

而东吴为什么不打曹魏,不是不打,而是真没那个实力去打,原因有二。

一、实力不济、为求自保

开始孙权也谋求过淮南合肥等地,但与曹魏的较量中,屡次失利,所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与曹魏之间的巨大差距。也因此他开始为了自保而在公元219年偷袭了荆州,擒杀了关羽,东吴的地盘和人口由此扩大了一倍,孙权也在力图缩小自己与曹魏之间的差距。

但自从东吴杀死关羽后,曹魏集团开始意识到东吴的隐患要比蜀汉危险的多,所以也开始一门心思想击垮东吴。为求自保,在刘备病死白帝城,东吴击退了曹魏的入侵后,东吴方面马上派人联络蜀汉,迅速恢复与蜀汉的关系,双方又开始缔结同盟,对抗曹魏,防止曹魏方面把矛头对准东吴。虽然也与诸葛亮联手攻打过曹军,但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去世后,东吴方面也是匆匆撤军,自己连自保都有点困难,还想去攻打人家了,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二、内部困扰、地方叛乱不断

当时东吴内部的士族问题和反对孙权的叛乱分子也很是苦恼孙权。孙权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占领的荆州和交州,也需要时间来缓和自己与士族的关系,更需要时间去消灭江东的山越人。这一拖就拖了五年,五年时间孙权都没有对外发动过大规模的扩张,直到公元228年,孙权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石亭之战”,大败曹魏军队,借此一战孙权在建业正式称帝。

所以说,不是孙权不打曹魏,而是他的实力限制了他,东吴的实力与曹魏悬殊太大,根本打不赢,所以只能忍了。


讲历史的刘老师


三国历史是中华历史一篇浩瀚璀璨的诗歌,精彩的描绘了一个个历史故事,尤其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更是把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写的如同美酒般,让人如痴如醉。为什么东吴不打曹操呢?原因如下:

第一、实力不够强大。

三国时期,实力最雄厚的是曹魏,其次是东吴,最后是蜀国。东吴自保有余而取天下不足,他们最厉害的是水军,但是取天下靠的是步兵和骑兵。东吴水师堪称天下第一,步兵和骑兵却远不如蜀国和曹魏。因为东吴有长江天堑,所以水师则自保的武器,故只能自保而不能谋取天下。

第二、没有充足的理由。

蜀国打曹魏是为了匡扶汉室,恢复大汉雄风。再次曹操把持皇帝,使得皇帝成为傀儡。而刘备自称汉室宗亲,自然有责任和使命匡扶汉室,在世人眼里刘备是出师有名,打曹魏是合情合理的事。但是,东吴不一样,就算东吴真来个清君侧,世人都会说东吴想把大汉天下据为己有,那这和曹魏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三、形势不允许。

东吴的战略方针跟蜀国差不多,也是先让天下形成三国鼎力之势,待另外两国打得两败俱伤时,自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如果东吴贸然攻打曹魏,那么蜀国有可能趁虚而入,那么最终坐收渔翁之利就是蜀国了。故而形势不允许东吴攻打曹魏。所以,东吴的外交策略是联刘抗曹。





历史的陪伴者


一,蜀国内部团结,军政要务由诸葛亮负责!

二,建国方略,蜀国有统一企图,加上诸葛亮一心想光复汉室,采取以攻为守策略!

三,蜀国有汉中天险,和吴国结盟,东路没有后顾之忧!

四,民心思汉,加上刘备是大汉皇叔,有群众基础!

五,吴国内部不稳定,加上南方有叛乱,孙权晚年昏庸,内部争权夺利!

六,东吴进攻主要方向,有张辽和魏国其他主力!长江天险和魏国共有,不存在进攻优势。

七,东吴没有独当一面的统帅,加上东吴孙权没有充分信任,不能集中兵力出击!

八,南边一直有起义,荆州虽然物产丰富,但是东吴防守沿着,后来东吴迁都,都是处于防守需要。

九,孙策锐意进取,但是孙权是守成之军。

十,蜀国吴国联盟没有形成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