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100本书不再是梦,89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数量和质量

最近一到两年,我突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不读书,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而成长的人,则能从每本书里看到这世界的不同侧面,学识与情感都在阅读中自然丰厚。

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年读100本书不再是梦,89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数量和质量

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和焦虑,每每看到爱学习爱读书的人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已经读完了多少本多少本书,或者一天或者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一本书,我不禁焦虑,为什么我读书的速度这么慢、这么慢、这么慢,如同蜗牛一般,我读一本书最快都一星期,最慢也可能会一个月,都说慢功出细活,但是我发现我对书理解以及应用活用能力远比不上一天读一本书的人。

一年读100本书不再是梦,89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数量和质量

为了自己能够又快速又有效率的读书,我仔细阅读了日本效率专家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阅读》,书中作者介绍了89条超高效、超高质的“读书技巧”。

不管你是初级阅读者还是高级阅读者,89条技巧中总会有3--5条让你学习受益,不爱读书初级者,通过技巧可以让不爱读书的人为能时刻保持阅读兴趣;

中级读书者,通过技巧可以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快速抓住书中“金点子”;

高级读书者,通过技巧将本书知识系统化,让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

读书产出者,构建自己专属的数据库,时刻都能应用在生活中。

《高效能阅读》的作者原尻淳一,是龙谷大学经济学部的客座教授,为写这本书作者阅读百余册阅读方法书籍,并且结合自身阅读体验的实证之作,可见都是精华,贴近我们生活,方便我们快速去实践这些技巧并应用到自己的读书中;

书中小至读书辅助工具的选择,大到个人云端数据库的建立,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帮助读者从整体上提升阅读质量。

全书分为4部分来介绍,具体如下:

一年读100本书不再是梦,89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数量和质量

1.如何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

作者说:“不善读书的人,往往会被“必须从头读到尾”的强迫观念所束缚。”

这就是我在读书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每次读书时,总是必须从头读到尾,否则感觉就没有读书,或者心理总是不舒服内疚,这就增加我的阅读压力,即使书中内容无趣或者晦涩难懂,也强迫自己看下去,让我无形中感觉到读书时痛苦的事情。

一年读100本书不再是梦,89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数量和质量

书中第1个读书技巧,是达尼埃尔•佩纳克先生的“读者权利十条”,其中第二条是跳读的权利、第三条不读完的权利、第八条随意选读的权利,这让我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书可以跳读,也可以不读完,这解放了读者的心灵。

“拆书帮的创始人”赵周老师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也有过类似的观点,衡量一本书对自己的价值,并非是否读完、全部记住以及是否理解,而是书中的某一知识点是否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这个知识点,改变自己的行动,将知识拆为己用,才是把书的价值发挥最大。

2.如何快速读完一本书,抓住书中“重点”

我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的另一“大坑”就是,不分重点、不分主次,从头到尾用一样的速度和力度来看书,这直接就导致我的阅读速度上不去,看一本花费的时间比别人多。

作者的速度技巧很新颖独特,是“假设”与“验证”的相互追逐。

如何速读,具体如下:

一年读100本书不再是梦,89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数量和质量

●仔细阅读目录,对仔细,在阅读目录的过程中,要寻找“关键词”,对关键词做到心中有数,预判自己应该着重阅读哪部分,同时,要把自己当成作者,具体想象自己会写什么内容。

●根据目录,对特定的章节进行“跳读”,在快速翻读的过程中,对“必须要读的重点”部分贴上便利贴做为标记,便于自己回头仔细阅读,这一步是通过寻找关键词,迅速把握书的整体感。

●仔细阅读便利贴的前后部分,将自己阅读目录后所想象的假设与正文内容对比,把自己仔细阅读后的意见、新的假设、或者创意写在书页的空白处,这就是自己的原创内容,自己阅读后所思所想的精华。这种带着问题和目的的阅读方法与毫无目的从开始读到尾的收获是完全不同的,收获也大的多。

3.书本系统化,让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

“解剖读书技巧”把书中一切信息解剖并积蓄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逻辑结构,能否用作产出内容和结构的范本,留意做为骨架的“结构”,将其做为逻辑结构展开的模式纳入参考,如果用烹饪来比喻,这就相当于“菜谱信息”。

(2)收集材料和数据,在日后的自己的产出中,可以应用自己所收集的数据,让自己的文章有血有肉、有理有据,用烹饪来比喻,这就是食材。

(3)设计排版

学习书中的布局和设计,

文章中漂亮的设计可以触动对方,用烹饪来比喻,这就是装盘。

4.构建自己的专属数据库

一年读100本书不再是梦,89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数量和质量

作者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为自己未来的产出而做准备,是“为写而读”,读书的目的是著书立说。

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构建自己的专属数据库,具体可以是读书卡、日记、照片等,也可以在网上建立数据库,如石墨文档、印象笔记、博客、Facebook等,云端技术的卓越之处,能从任何位置保存信息,而且可以能够统一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