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脫管漏管虛管無所遁形——「人臉識別技術+購買社會服務」助力社區矯正監督

本報訊(記者郭樹合 通訊員宋義傑)“您好,日前您發現的劉某定位手機顯示脫網,處警統計積累嚴重的情況已經落實,經查其定位手機無法定位,未按要求參加集中教育,也未按期到司法所報到,處於失聯狀態,積累三次警告,我們已經提請法院撤銷其緩刑,及時收監。”近日,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檢察院收到東營區司法局對一起脫管案件的書面答覆。

今年4月,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局在社區矯正例行檢察監督的過程中,發現社區服刑人員劉某出現定位手機脫網的情況,即時聯繫東營區司法局要求落實,給予反饋。

“東營市東營區檢察院轄區內司法所多,社區服刑人員複雜,以往依靠不定期檢察、查看司法所工作臺賬的方式難以實現全覆蓋監督,容易出現脫管、漏管。現在引入人臉識別技術,通過手機定位、不定時掃臉方式掌握社區服刑人員實時動態位置,這才將脫管、漏管的社區服刑人員盡覽無餘,減輕了工作負擔,破解了社區矯正監督工作不透明、滯後的問題,顯著增強了監督效果。”刑事執行檢察局檢察官許新泉向記者介紹。

據悉,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東營區檢察院刑事執行監督中心,該中心依託三項機制支撐。一是依託信息處理機制,實現智能監督。對社區服刑人員24小時不間斷監控,社區服刑人員通過定位手機全天候、不定時進行人臉識別定位,對未及時掃臉、違規掃臉或者脫網的社區服刑人員且司法所未及時反饋的,直接聯繫司法所工作人員予以督促。二是依託寬嚴對應機制,實現有重點監督。根據矯正對象電子檔案系統,全面評估社會危險性,對涉罪判刑相對嚴重、具有被警告前科的社區服刑人員進行重點監督,將他們添加到特別關注中,加大每天的不定時掃臉頻率。三是依託投訴舉報機制,實現雙向監督。社區服刑人員如果遇到侵害自身權益的情況,可以通過電話等方式直接反映給檢察院幹警,幹警接收訴求後及時處理。

今年以來,東營區檢察院藉助人臉識別技術發現兩例脫管案件,皆建議司法局提請撤銷緩刑,兩名脫管人員都已收監執行,起到了良好警示效果。

為解決社區服刑人員虛管問題,東營區檢察院與東營區司法局會籤銜接配合文件,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方式聯合創辦“益路相伴”社區矯正服務項目,項目設計12期24場次的集中教育內容,旨在為社區服刑人員提供法律常識、時事政策、公共道德、心理健康等知識,該項目已經開展7期,檢察院每期都派幹警現場監督。

此外,東營區檢察院還聯合東營區司法局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加入志願東營區App,參加志願活動,根據後臺積分監督服刑人員勞動情況,順利解決社區服刑人員教育八小時和勞動八小時問題,有效增強社區服刑人員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預防社區服刑人員再次犯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