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命君王李后主

“作为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围困金陵月余,南唐后主李煜肉袒出降,被封“违命侯”,幽闭于汴京(今开封)深院小楼,至太宗赐毒身亡。

薄命君王李后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据传,此《虞美人》为李后主绝命词。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带给后主的不是赏心悦目,而是极度悲苦。王国维所言“以我观物,一切皆着我之色彩”。身陷他乡幽局之地,后主感慨人生的无常,不由的发问“往事知多少?”,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悲苦心境诉说出他的无限惆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此词流露的真性情,难怪让太宗勃然大怒,顿起杀机,如若蜀国后主刘禅“乐不思蜀”那样,李后主就不仅区区三十余首词传世。
薄命君王李后主​​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夜色沉沉中,李后主内心苦闷,却无人诉说,又能向何人诉说。孤独寂寞之中,独自迈步登上犹如囹圄的西楼。夜漏三更,晓星残月,孤灯残影,月夜徘徊。“月如钩”,令人伤怀,引起他的巨大孤独、伤感、悔恨之情,心没有栖息的地方,在哪都是流浪?更何况李煜所经历的是由人之君主到阶下之囚的巨大落差。因此,特殊的时代背景、特殊的境遇,家国情怀,人文背景,使之创造出穿越时代的不朽之作。正如法国作家缪塞所言“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