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地量,不是灾难

尺度|地量,不是灾难

8月22日,A股总成交量9366万,总成交额984.6亿。我们该如何分析“地量”这个现象呢?

首先,我们应该把上证指数当成个股来进行分析:个股由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共同参与,而上证指数,是由参与3000多只个股的投资者共同参与而产生,因此,二者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任何技术信号都要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来决定其性质,成交量也不例外,在建仓-洗盘-拉升-出货4个阶段都可能出现地量,我们必须加以区分。自2018年以来,上证指数持续下跌,这回产生两种结果:部分投资者持币观望或转投其它经济领域,部分投资者被套死在高位,这是上证指数不断出现地量的重要原因。

尺度|地量,不是灾难

如果没有大规模机构建仓,A股就没有动力推动上涨,股市仍将持续下跌,成交量也将进一步萎缩。从上证指数,以及板块、个股的表现来看,显然A股市场目前并没有大规模的机构建仓。

A股自2018年最高点3587下跌至今,全程都没有初选持续放量下跌的过程,这说明被套死在高位的资金不在少数。虽然股市不断下跌,散户感到绝望,但仍然没有达到绝望的地步。市场把散户牢牢套在高位,散户把股票紧紧地撰在手中,成了不折不扣的“钉子户”。

主力控盘,必然对控盘深度有要求,太多被套死在高位的散户是极大的不确定因素。无论是个股,还是整个股市,总股本都是有限的,如果控制筹码达不到一定比例,就无法绝对掌控股价的未来走势,而一旦市场回暖,散户就有可能大量卖出,轻则抬高机构的成本,重则导致控盘计划流产。因此,必须让散户恐慌,清仓,发誓永远退出股市。那时,主力才能充分建仓,从而进一步推动股价上涨。

尺度|地量,不是灾难

地量,一方面意味着交易清淡,市场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意味着无论上涨还是下跌,都不会遇到太大障碍,因为市场清淡,跟风盘不多,这是最适宜拉升股价的机会。

上图是上证指数15年以来数次地量的情况,观察可见,地量,不是灾难,反而充满了希望。

$上证指数(SH000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