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宝钗的好劝:明知宝玉最恶读书,为何还是总劝?

很多读者,都把宝钗的此举解读成是为自己的未来打算,因为她想嫁宝玉,还想要荣华富贵。看到这种解读,不禁令人哑然。山中高士,停机德,花中之王,一字定评“时”,曹公亲赐宝钗这些的名号,在这些人眼里,竟成了空话?如果宝钗对宝玉存有非分之念,那她更该知道要讨好宝玉才是,怎么反倒一再的惹人嫌了?所以,此解大为不通。


论宝钗的好劝:明知宝玉最恶读书,为何还是总劝?

宝钗是最博识的女子,不仅知命知身,识理识性。她跟托梦的可卿一样,早就明白了盛极必衰的道理。所以,她希望身边的人,都能早作准备,哪怕是心理上的准备。

正如她劝岫烟时所说的那样:但还有一句话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
论宝钗的好劝:明知宝玉最恶读书,为何还是总劝?

其实,宝钗也不单只劝宝玉一人,也劝过黛玉,帮过湘云,助过岫烟,指正过探春,等等。她不动声色的帮助和指点身边的人,别人听也罢,不听也罢,她也不以为意,哪怕是宝玉“抬脚就走”般的拒绝。所以,脂砚斋亦云宝钗为博识所误,其实,这也是宝钗的悲悯之处。

懂的人,自然会懂。所以,湘云但凡进了贾府,便要与宝钗同住。岫烟应承了薛蝌的亲事,也是先取中了宝钗的为人。探春管家时兴利除宿弊,宝钗劝之以小惠全大体。宝钗给人的建议与劝告,无一不是当下最实用的,所以,赢得一致好评。懂了的黛玉,也自悔曾误解了宝钗。放下心结与偏执后的黛玉,与宝钗结了金兰契,互剖心语互称姐妹。大观园里的这俩人尖子,一个感性的极致,一个理性的极致,性格互补,自此合一。

论宝钗的好劝:明知宝玉最恶读书,为何还是总劝?

宝钗自己住“雪洞”似的屋子,衣着打扮皆为素雅,也不描眉也不点唇,将极简风格进行到底。这也不单是顺应时事,而是她天性也是如此。历尽炎凉,知著甘苦,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此意是为宝钗不再执着和热衷世间任一事物。依宝钗的博识,亦早知繁华终将落幕,所以也保持了淡定从容的心境。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坦然自若,哪怕是最后与宝玉的离别,亦自能安。

所以,宝钗根本不可能会去追求什么“金玉姻缘”,什么荣华富贵。雪满山中高士卧,典出东汉名士袁安拥雪独卧,后指高士生活虽清贫却极有操守,曹公给予宝钗的高士名称,大约由此而来。高士独卧,安于清贫亦有操守,宝钗的最终,恐怕正是如此。

论宝钗的好劝:明知宝玉最恶读书,为何还是总劝?

其实,宝钗和宝玉一样,都对社会的黑暗层面比较反对和厌弃。但宝玉识得此面后,只会逃避现实,属悲观性的人物。而宝钗这一点正与宝玉相反,比较达观坦然。她劝宝玉读书向上,并不是让宝玉去学贾雨村那样的奸雄,弃了人格是非,只知一味往上攀爬,这点可以参考她的螃蟹咏。宝钗劝学的意思,是如果读书读出了名堂,可以经世济民平天下,那是最好,这可是所有正经读书人的理想啊。若不行,则次之,能护得家族平稳也可。再不济,还可安身立命自给自足,最起码不至于贫困潦倒,一事无成,甚至衣食无着。

然而,宝玉终究不是寻常世人的性情,虽自悔无用却决不与世顺应或力争,哪怕自认“于国于家无望”,哪怕自认“天下无能第一”。失去家族的庇护,于世间已无处安放的他,最终仍是“悬崖撒手”,避世而去。

对宝玉此举,宝钗应该也是给予了充分的理解,所以,宝玉才能放心撒手而去,所以,宝钗才有“虽离别亦自能安”。所以,才有红楼梦引子中的“怀金悼玉”。脂批亦云: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

其实,最懂宝玉的,并非黛玉,而是宝钗。
论宝钗的好劝:明知宝玉最恶读书,为何还是总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