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月湖、桃子湖等多公園水域被福壽螺入侵

長沙月湖、桃子湖等多公園水域被福壽螺入侵

三湘都市報9月12日訊 近日,不少市民向三湘都市報反應,在長沙的桃子湖、月湖公園等水域都發現有不少福壽螺及卵塊。記者走訪發現,福壽螺不僅噁心市民,更讓公園方傷透腦筋——經常是“早上弄乾淨,晚上又出來。”

雖然福壽螺是外來物種,但在長沙卻不 “新鮮”了。十多年前,長沙農田裡就出現了福壽螺的身影,因其食性雜,致使不少農作物慘遭毒口。為此,我省多次開展福壽螺滅除活動,形成不少較有成效的方法與經驗。那麼,公園能不能借鑑農田裡的防治經驗呢?

現象:部分公園出現粉紅色的“桑葚”

日前,網友“6X愛兩胖子”發微博稱:“月湖公園裡是不是福壽螺的卵啊,怎麼沒有清理?這都成災了。”該網友同時還發了幾張自己拍攝的照片,在蘆葦以及橋墩上,粉紅色的卵幾個連成一塊,有的螺卵已經脫落。

長沙月湖、桃子湖等多公園水域被福壽螺入侵

11日下午,記者從月湖公園北門入園,還沒走多遠,便看到湖裡蘆葦及荷花杆上滿是紅色螺卵。特別是在湖心拱橋處,幾乎所有的橋墩和隔水牆都已淪陷,淺紅、粉紅、玫紅的斑點成片出現,觸目驚心。在水面上,也漂浮著不少脫落的殘卵。甚至在公園一些地方的木製扶手、石凳上,也留下了道道紅色身影。

長沙市民劉女士稱,不僅月湖公園,在河西的桃子湖也有福壽螺的蹤跡。她介紹,前不久劉女士到湖邊散步,卻意外發現很多這種粉紅色的卵,“看著很滲人。”

當日,記者在長沙河西的桃子湖水灘邊看到許多正在生長的福壽螺,集聚在湖周邊的低窪處,個頭大小不一,有的福壽螺甚至爬上了岸邊。在湖裡生長的荷葉竿和水邊的樹幹上,也不時可見一團團粉紅色的物體,遠看像紅花一般,很是顯眼,湊近仔細看,這一團團的東西是由密密麻麻的一粒一粒的小圓球組成的,看上去像極了粉紅色的桑葚。

困難:公園為清除剿滅福壽螺傷透腦筋

“湖裡的福壽螺夏天比較多點,總體上看,今年的數量比往年少了很多。”負責桃子湖管理工作的嶽麓區風景名勝管理局天馬山景區管理科工作人員吳女士說,在桃子湖,幾乎每年都會發現福壽螺及卵塊。而為了滅“螺”,大家可沒少花心思,除努力對桃子湖進行水環境綜合治理外,還會人工進行捕捉福壽螺及螺卵,然後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理。

長沙月湖、桃子湖等多公園水域被福壽螺入侵

據吳女士介紹,捕捉人員會乘坐皮筏艇進行捕捉螺卵,還會在湖裡插放木板和竹片,引導福壽螺的幼卵產到人工放置的木板和竹片上。放置三到五天後,工作人員將其拿出一次性銷燬。吳女士表示,工作人員每天都會進行巡湖,發現問題就立即上報,景區會根據問題制定相關的解決方案。她告訴記者,為了湖區的動植物和水質著想,暫不會採用藥物處理,接下來會和技術人員商量對策,“當然,如果大家如果有什麼‘滅螺’好辦法,也歡迎給我們支招。”

月湖公園管理方也為滅“螺”頭疼。“福壽螺大概是近三年才發現的,由於它們幾乎是晚上活動,我們只能清早安排工作人員除卵。”公園管理處張女士介紹,相對去年而言,今年的情況還算好,但它們的繁殖速度確實太快。對於如何去除福壽螺,她坦言,暫時只能通過人工刮取和打撈,有時會撒上漂白粉。

後果:福壽螺嚴重危害水稻種植等農業生產

據瞭解,福壽螺從上世紀作為高蛋白食物被引入廣東後,被廣為養殖。由於過度養殖,加之口味不佳,很快便被養殖戶丟棄,或釋放到野外。這些被棄養的福壽螺進入自然界後,由於缺乏天敵,氣候適宜,而且繁殖能力驚人,氾濫成災,禍害湖南、廣東、福建、浙江等地。

長沙月湖、桃子湖等多公園水域被福壽螺入侵

“福壽螺已經嚴重危害水稻種植等農業生產,是近年來農業最大的敵害生物。”長沙市農委科教處長夏禮明介紹,瀏陽市達滸鎮、沿溪鎮、古港鎮,長沙縣、望城區、寧鄉市等地均出現過福壽螺的身影。尤其是2009年夏天,福壽螺在瀏陽氾濫成災,成千上萬的福壽螺通過瀏陽河、南川河、撈刀河三大水系迅速蔓延至瀏陽全境,螺災面積超過10萬畝,經濟損失達1000萬元以上。

長沙市土肥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福壽螺會危害大部分的水生作物,如水稻、蓮藕、水仙花等。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中,如果任由它們過度繁殖,也存在破壞水域生態系統的危險。福壽螺除啃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外,還會傳播管圓線蟲等疾病,人如果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後即可被感染。

“稻田裡的水淺,福壽螺相對容易處理。”長沙市土肥站工作人員介紹,水田與稻田裡的福壽螺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捕殺、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最主要的還是農民自身要重視,比如在稻田裡看到順手就撿出來,碰到蟲卵馬上進行處理,這樣就不會大面積爆發,“除此之外,目前還沒有其他更好的防治方法。”

鏈接:我省對外來物種實行分類管理制度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迅速推進,外來入侵物種在全國各地屢見不鮮。湖南位於熱帶與溫帶接合部,生態環境多樣,交通條件便利,很容易受到外來物種侵襲。利用法律手段抵禦外來物種入侵,迫在眉睫。

早在2011年,我省頒佈實施《湖南省外來物種管理條例》,這是全國第一部外來物種管理地方性法規。其中,對外來物種引入、監測、防治和監督管理以及法律責任方面作了明確規定。

按照規定,我省對外來物種實行分類管理制度,按照不同危害程度,將其劃分為三類,一類是會造成危害的外來物種;二類是暫時不能確定是否會造成危害的外來物種;三類是不會造成危害的外來物種。

條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經營一類外來物種。生產經營二類外來物種的,應當符合引入許可的種類、數量、地點和期限等,並建立檔案。對違法引入或生產經營一、二類外來物種的,或向野外擴散、放生,丟棄一、二類外來物種等,可由相關部門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責。

記者 李成輝 見習記者 石芳宇 實習生 馮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