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联盟链未来在哪里?

9月10日,在2018上海国际区块链周“联盟链技术探索与实践”的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们结合自身经验,对联盟链现状及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区块链技术诞生伊始,安全、去中心化、速度就是区块链技术一直需要面对的三大关口。安全是一切的根本,自然不用考虑。于是,便有人在去中心化和速度上做出取舍。

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联盟链未来在哪里?

以ETH为例,在去中心化和速度之间,其创始团队选择了去中心化、全网记账,最大程度的保障了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全网记账的花费和速度让很多应用在区块链上根本无法应用。

那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让技术更好地服务实体项目,便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于是,在安全的基础上,牺牲部分去中心化,以提高计算速度和降低记账成本的联盟链便应运而生。

联盟链是应运而生还是概念炒作

联盟链,是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和有限的第三方,其内部指定多个预选节点为记账人,每个块的生成由所有的预选节点共同决定。

提起联盟链的发展,很多人都会想到京东。确实,京东方面曾表示,要在贸易融资参与主体间建立联盟链,通过记录贸易主体信息,使得各方可以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

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联盟链未来在哪里?

京东对“联盟链”的定位很准确,运用联盟链进行多节点认证,保护了信息的真实,同时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对于“联盟链”的具体落地,京东可能对其有些高估。ConsenSys入驻企业家Jason表示,联盟链的应用会非常困难,要充分考虑所有的加入方利益,可能会对达成共识造成影响。

确实,Jason所说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社区会由于共识不同,从而产生分叉。联盟链不会分叉,但是,可能因为共识不同,从而导致“联盟链”解体。

联盟链、公链的差别

联盟链的起源是公链,公链由于其去中心化程度更高,自然得到了更多的认可。而从联盟链和公链的对比中,我们也能更加清晰地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别。

公链的优点,大多数从业者都是比较清楚。例如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信息不可篡改等等。但是,其同样存在较大的缺陷。例如前文中提到的,速度、去中心化之间的取舍和全网记账花费成本高等。还有便是企业隐私问题,由于公链是全部公开、透明的,同样也会暴露部分公司的隐私。

与公链相比较,联盟链可以在准入方面限制加入企业,保证隐私。同时,由于记账节点减少,可以提高效率并节约花费。但是,由于记账节点的减少,同样也伴随着去中心化程度的降低。

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联盟链未来在哪里?

联盟链没有理想,公链落地艰难

单从联盟链和公链所具备的特点及优势来看,我们会发现,联盟链似乎要优于公链,除了去中心化有所降低。如果这样想,那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在参加圆桌论坛时表示,联盟链源自实体,服务实体。但是,在实体没有实现数据化的时候,怎么与区块链结合是一个问题。同时,微软中国云计算创新中心宋青见也表示,联盟链最主要的问题是,要与企业现有业务和应用打通,联盟链是依托于实体的。而公链是独立存在的技术。

其实,简单来说。联盟链可能更多的是实体经济的附庸,是运用部分区块链技术去为实体经济服务,并不是打破原有常规的创新技术,是新瓶装旧酒。而公链更多的作为一项创新的技术,具有极大的创新能力和改变能力,是新技术下的产物,是一条全新的道路。

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联盟链未来在哪里?

虽然,联盟链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但是,业界对联盟链一直都有质疑的声音。有业内人士表示,像联盟链这种不是去中心化的技术,就不是区块链。

其实,我们更可以将区块链技术理解为一片滋养技术的土地,公链是土生土长在这的,完全由区块链技术孕育。而如联盟链等,都是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某些特性而形成的,并不完全是由区块链技术孕育出来的。

而从当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联盟链似乎比公链更优秀一些,同样也更容易落地。但是,区块链技术会不断成长,会吸收诸如联盟链的精华,从而反哺公链,促进公链的成长。同时,联盟链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它的方向基本已经确定。但是,联盟链的目标,始终是远方的星辰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