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些天氣俗語,真不愧是老祖宗們智慧的結晶,真的很有道理

現在,我們如果想知道未來天氣的變化,可以收看天氣預報。在過去沒有天氣預報的年代,人們是如何掌握天氣的變化呢?你可別小看我們的老祖宗的智慧,他們通過反覆觀察,然後把這些經驗總結成為了一些方便傳播又易記的俗語。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科技的進步,很多的俗語也漸漸被大家淡忘了。那下面這些俗語,大家都聽說過嗎?

農村這些天氣俗語,真不愧是老祖宗們智慧的結晶,真的很有道理

1、雞早進籠天必晴,雞晚進籠天必雨

意思是說農村家養的雞一般5、6點就進籠了,如果家裡養的雞進籠子的時間比平時早一些,第二天天氣絕對就會晴空萬里;如果家裡養的雞進籠子的時間比平時晚一些,第二天天氣絕對就會下雨。

農村這些天氣俗語,真不愧是老祖宗們智慧的結晶,真的很有道理

2、早蚯聞蟬叫,晚蚯迎雨場

說的是早晨看到蚯蚓那麼晚上就能聽見蟬叫,說明是個好天氣;如果是傍晚看到蚯蚓,那麼天就快下雨了,正好可以用蚯蚓來釣魚了。

農村這些天氣俗語,真不愧是老祖宗們智慧的結晶,真的很有道理

3、螞蟻搬家蛇過道,不久就有大雨到

如果看到螞蟻在搬家,也就是螞蟻連續不斷的從一個地方遷往另一個地方,農民叫“螞蟻搬家”,或者看見蛇從路上爬過,那麼不久之後就要下大雨了。

農村這些天氣俗語,真不愧是老祖宗們智慧的結晶,真的很有道理

4、黃鼠堵洞口,下雨沒多久

黃鼠是中國北部乾旱草原和半荒漠草原的主要鼠類,喜散居。以草本植物的綠色部分為食,亦吃農作物的幼苗,有時吃草根和某些昆蟲的幼蟲。如果你發現黃鼠堵在自己的洞口,那就說明雨下不了多久。

農村這些天氣俗語,真不愧是老祖宗們智慧的結晶,真的很有道理

5、泥鰍跳,雨來到。泥鰍靜,天氣晴

泥鰍是農村一種生活在淤泥裡面的生物,雨天來臨前,空氣中的溼度變大,壓力也變大,水中的氧氣不足,以至於泥鰍跳出水面。晴天的時候泥鰍就比較安靜,這也是預測天氣的一種方法。

農村這些天氣俗語,真不愧是老祖宗們智慧的結晶,真的很有道理

7、蛤蟆早叫晴,晚叫陰,半夜叫,不到明(雨)

蛤蟆早上起來叫,今天的天氣就是晴好的;晚上叫未來天氣就會變陰;如果半夜叫,到不了天明就會下雨。

農村這些天氣俗語,真不愧是老祖宗們智慧的結晶,真的很有道理

8、太陽正午現一現,以後三天不見面

這句俗語是說在春、夏兩季,如果在下雨天的中午突然太陽出來了,但只是一會兒,就又被雲層給擋住了,那預示著在接下來的兩三天都會是陰雨天氣。和其類似的諺語還有“太陽笑、淋破廟”、“亮一亮、下一丈”。

這些俗語是農民智慧的結晶,也是農民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曾經在農業生產中起過很大的作用。希望這些俗語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能得到很好的保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