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你還未察覺,「腰間盤突出」卻已經找上你!

翹二郎腿

長期直立工作

喜歡窩在沙發上玩手機

穿高跟鞋

單手提重物

穿高跟鞋單手提重物

為了陪客戶經常打高爾夫

180°彎腰搬重物

慢性咳嗽、長期便秘

如果在以上幾條生活(工作)習慣中,你擁有其中2—3條,那麼你要小心了!“腰椎間盤突出”這種病很有可能已經悄悄找上門,只是偶爾的腰疼並沒有引起你的重視而已。

很多年輕人都聽過腰椎間盤突出的“大名”,只不過大多是自己的父母長輩患這種病。然而,據調查顯示:隨著長期伏案、長期開車、久宅一族的增多,腰椎間盤突出的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發病者當中甚至不乏20來歲的大學生,甚至十幾歲的中學生。有些患者發病時坐臥難安,甚至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20歲的你還未察覺,“腰間盤突出”卻已經找上你!

一起來看看,百度百科給出的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的解釋。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看到這裡,你一定害怕了,原來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這麼高,那發作起來,豈不是疼痛難忍,相信很多人記憶裡都有“奶奶(或媽媽)因為腰間盤突出而躺在床上動彈不得,轉個身都要唏噓地疼上半天”這樣可怕的一幕。有不少人,就要立刻開啟“尋醫問藥”模式了。

其實,大可不必驚慌失措!“腰椎間盤突出並不可怕,它在眾多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只是最普通的一種。”

在我們的兒童時期,椎間盤的外殼柔韌(這裡說的外殼就是纖維環)、中間富含水分彈性十足的髓核。隨著年齡的增長,到20多歲以後,髓核開始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這就使得外殼(纖維環)開始變得很脆,容易在一些情況下破裂。而纖維環一旦破裂、髓核突出來,就發生了椎間盤突出。

20歲的你還未察覺,“腰間盤突出”卻已經找上你!

這裡也為我們解釋了腰椎間盤突出病發的起始年齡,而致病原因無外乎以下幾種:年齡增長、外力損傷、遺傳因素和一些生活中的誘變因素:增加腹壓、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年輕人,還敢在大冬天穿低腰牛仔褲嗎?)

之所以說大家不用慌,是因為絕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帶來的“症狀”,就像感冒一樣,很多人感冒了,不吃藥都能好。腰椎間盤突出自然也是如此,只有少數病人需要吃藥、注射治療,極個別嚴重的病例需要手術。所以不要再輕易到醫院張口就說:“醫生,我腰間盤突出好幾年了,需要做手術”,而是要“謹遵醫囑”,仔細地聽一下醫生的分析!

口服消炎藥及其它輔助藥物、經椎間孔硬膜外注射(類似封閉)、手術是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三種有詢證醫學證據支持的可靠方法,其它方法如針灸、推拿、按摩、理療、牽引等方法都是上述3種方法的輔助治療手段,理論上不支持這些方法作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獨立方法。

那麼那些不用吃藥也不用手術的人呢?難道就可以再也不擔心,“自由生活”了嗎?當然不是了!別忘了文章開頭列出的九大“罪狀”,除了年齡增長,這些日常生活中看起來毫不起眼的誘因,卻極有可能突然在某個時刻造成症狀爆發,讓你從一個乾淨利落的職場麗人變成走路都要顫顫巍巍的病號!

20歲的你還未察覺,“腰間盤突出”卻已經找上你!

所以,該有的鍛鍊一樣是必不可少!而且工作時要時刻留心自己的坐姿(心虛的小編不由得放下了自己的二郎腿~)下班後也不要總是宅在家裡,無論是沒有明顯病症表現的年輕人,還是處於病發高峰期的中老年人群,都要記得勤鍛鍊!

當出現腰腿疼痛的症狀時,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措施來緩解症狀:

1、放鬆:休息時找個舒適的體位,可以頭部和膝部各墊個小枕頭,躺在地板上或者中等硬度的床上;或者在膝關節間墊個枕頭側臥。切忌同一個姿勢保持太久。

2、走路:沒有腰腿痛時,每兩到三小時在平地上走10-20分鐘。

3、可嘗試熱敷或冰敷:可以每2-3小時使用中低溫的電熱毯15-20分鐘,也可以採取溫水浴;或者使用暖寶寶一類的一次性熱包裝,一天用一次。冰敷的話也是每2-3小時冰敷15-20分鐘,也可以嘗試熱敷和冰敷交替進行。通過熱敷和冰敷可以緩解疼痛,改善肌肉痙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