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1年,四川凉山布拖县木尔乡的彝人。彝族男女外出时,喜披这样的“擦尔瓦”。“擦尔瓦”形如斗篷,长可及膝,下端缀以长穗,用羊毛织成,多为黑色。

彝族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先民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在邛都即现四川西昌东南等地生息繁衍。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在籍彝族人口871万多。

李杰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1年5月,河南郏县张武楼村新星歌舞团在甘肃省宁县“物资交流会”演出后,赶场前往下一个演出目的地。

大篷歌舞团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主要由农民组成。他们带着帐篷、装着器械、乘着大篷卡车,在市郊、县城、乡镇等地流动演出。他们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人”。

彭祥杰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1年10月,四位小脚老太太在北京故宫。

中国古代把女子缠脚作为美德,不缠脚作为羞耻,“小、瘦、尖、弯、香、软、正”是缠足的最高标准。一首“小脚歌”曾流行一时:裹小脚嫁秀才,白面馒头就肉菜;不裹小脚嫁瞎子,糟糠窝头就咸菜。

今天的中国女性可以骄傲地行走、飞快地奔跑,风风火火,自信美丽。

李楠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2年,陕西清涧县,几个盲人在去说书的路上。

说书,是陕北民间传统曲艺形式,流行于延安、榆林等地。最早的说书人,十有八九是瞎子或半瞎子,俗称先生或书匠。他们由残疾人或乞丐带着走村串户,说书谋生。

2006年5月20日,陕北说书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新力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2年,西藏阿里军分区叶城留守汽车营干部张良善,在妻子坟前寄托哀思。

张良善常年驾着军车奔驰在险象环生的高原公路上,多次立功,曾获“昆仑卫士”“高原模范汽车兵”“共和国的脊梁卫士”等称号。一次执行紧急任务时,家中的妻子因病连同未及生下的孩子去世了。此后8年,他每次上山前,都要到妻子坟前祭奠。

袁学军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2年8月18日,摄影家徐勇拍摄了北京小方家胡同的100多位居民。被摄者自由组合,手持一张写有自己姓名、出生年月及身份的卡片。

两个半月后,这个有着500余年历史、200余家住户的胡同和周围的数十条胡同被拆除。

徐勇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2年,河南鲁山,一家人在打麦子。

过去,打麦子费劳力,轮到谁家打麦子,谁家就要全家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如今,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昔日农村打麦子的场景已经很难再见到了。

张惠宾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3年4月30日,一名“非典”病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医生久久地站在病人遗体前,疲惫而沮丧。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有人都没有准备好。

2002年11月暴发的“非典”,不幸演变成一次肆虐全球的传染病疫潮。到2003年年中,疫情逐渐被消灭。战胜“非典”后,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也开始转变观念。

贺延光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3年5月,四川省奉节县,三峡工程第一次蓄水前,当地民工拆除江坝石信号台。

三峡工程2003年6月第一次蓄水,成功蓄至135米,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三峡库区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巫山、奉节、云阳等7个县的部分地方被淹没。

颜长江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天安门一直是人们留影的标志性地点。

从2004年开始,摄影家黑明历经五年,寻找100张在天安门拍摄的老照片中的主人公,邀请他们重返天安门再次留影。

左上:段离和段若梅姐妹出生在新疆一个军人家庭,一个学医、一个学画。她们和父母一样,为边疆的文化、医疗事业默默奉献了一生。

左下:毛联裕,1955年入伍来到北京,从此每年都在天安门前拍一张纪念照。老照片是他所在部队参加抗美援越前,母亲特意从山西老家赶到北京送他出征时所摄。

右上:马惠云、陈桂苓、周金华、何俊霞是北京牛街的邻居,也是同学。上三年级时,四人在天安门留下了一张合影。长大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洪流,她们走上了工作岗位。

右下:张玉凤、董军、王燕华、姬桂霞、温中瑜,1970年中学毕业后一起到北京重型电机厂当了工人。改革开放以后,她们边工作、边读书,纷纷获得大学学历和各种从业资格证书,进入医疗、教育、出版等行业工作。

黑明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4年5月,贵州省台江县偏寨村,一位有钱人参加当地的姊妹节。

“大款”是改革开放初期,北京人对新出现的有钱人的一种叫法,又称款爷、款姐等。上世纪八十年代,万元户就可以称得上是大款了。

李伟坤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这是2005年,第一列开上雪域高原的火车。

“出国容易进藏难”,曾经是西藏交通运输条件的真实写照。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决定把铁路修到拉萨。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全长1956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近千公里,海拔最高点为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车刚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里加咀村位于川滇两省交界处的深山里,是一个世代传承着母系氏族文化的摩梭古村落。这里道路不通,没水没电,长期缺医少药。

2005年,摄影师画儿邀请云南宁蒗县永宁乡卫生院的宋晓红医生一起,用马驮了发电机、B超机和十几箱药品,沿着曾经的茶马古道,翻越十几座大山进来,为全村的妇女做了体检。

画儿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5年11月20日,北京,时装设计师马艳丽与模特们在一场时装秀上合影。

马艳丽当过模特,演过电视剧,最后成了一名时装设计师。中国时尚产业快速发展,为她职业转型提供了机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名模走上国际时装周的T台,很多名模离开T台后并未离开时尚产业。

陈建力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5年,陕西延川县永坪镇姐姐圪堆,老乡看“道情”。

“道情”,又称“丝丝腔”,是陕北人最喜欢的文艺节目。大戏大看,小戏小听。电视、手机再花哨,人们还是喜欢挤在一起,看一场热乎乎的地方戏。

李建增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5年,深圳大芬村,专门仿制画家梵高作品的赵小勇在油画作坊里。

大芬村,被称为“世界最大的油画复制工厂”。在这个占地仅0.4平方公里的小村落,近万人夜以继日赶制世界名画复制品销往全球。

1997年至2017年,赵小勇临摹了超过10万幅梵高的作品。

余海波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6年5月16日,在山西省偏关县寺沟村,一户人家在夯土建造的长城墩台下犁地、撒种。

寺沟村主要种土豆和杂粮,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年轻多数外出打工,妇女和年长的男人成了主要劳动力。

赵青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6年夏天,浙江杭州,10岁的傅香君要与父母分别,忍不住哭了。香君的父母在杭州打工,她在重庆老家上学,只有假期可以短暂团聚。

留守儿童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出现。2013年《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万,每5个中国孩子里,就有一名留守儿童。

傅拥军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6年8月25日,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员在排演古典芭蕾舞《吉赛尔》。

一方舞台浓缩喜怒哀乐和万千气象。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开始培养本土芭蕾舞人才。1958年,第一部中国版《天鹅湖》上演,票价一块二。此后,《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中国原创芭蕾舞陆续推出。在熟悉的本土题材中,人们渐渐看懂了西式的表达。

刘阳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8年5月13日清晨,汶川地震第二天,中学生李阳在北川中学废墟上手举吊瓶,为掩埋在废墟中的同学廖波输液,从此“吊瓶男孩”的称呼流传开来。廖波于当日获救。

后来,李阳被保送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大三时入伍。廖波装上了假肢,立业成家。

十年伤痛,十年奋斗。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陈燮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9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帕米尔木吉乡。

克孜勒苏州被称为“万山之州”,生活在当地的柯尔克孜族人口不足20万人,却有上万名护边员。他们在上千公里的边境线上穿梭往返,守护着西部边关。

护边员代代相传的任务是:人在哪里,国界线就在哪里,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1毫米······

李学亮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9年3月,中国石油勘探队的队员们在新疆塔里木地区最深处勘探油气。这里没有水,没有电,没有通讯信号。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为破解这个难题,需要寻找更多的油气储量。

于文国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9年5月6日,四川省汶川县龙溪乡夕格羌寨,5岁的小女孩群星在玩耍,她的家人在忙着准备搬迁。

离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还有6天,汶川县龙溪乡夕格羌寨的释比贵生全家,就要和这座世代居住的祖屋告别了。他们将与夕格、直台两个羌寨的700多位村民一起,迁往200公里外的邛崃南宝山。

新生活令人向往,但要离开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山寨、祖先、玛毕(祖神),贵生夫妇一时感伤,沉默不语,只有小孙女群星,把离别与迁徙当作一场游戏。

高屯子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9年6月5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

明仕村山清水秀,有“小桂林”之称,曾获得“广西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称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该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徐波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09年8月,云南宁蒗永宁乡洛水村,得到“幸福工程”救助的贫困母亲熊松农和女儿打水草用来喂猪。

“幸福工程”1995年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3家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主要救助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的贫困母亲,帮助她们发展家庭经济,脱贫致富。

于全兴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0年,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一家人去参加赛马。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民族,但随着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好多牧民已经不养马了。不过,不少蒙古族家庭仍然传承着赛马、驯马等传统。

李伟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0年5月2日,新疆天山天池,“中华56个民族一家亲·新疆天山婚礼”举行。

赵磊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0年5月,山东兖矿集团在邹城举办相亲文化节。

婚恋成本上升,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社交圈小、享受独处……一万个单身的人,会有一万零一种单身的原因。中国人对“幸福”的定义越来越多元化,婚恋观更加复杂和难以量化。

2017年全国登记结婚共2726.7万对,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929.8万对。

李舸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0年8月24日,中国考察队员在北纬81度北冰洋乘坐“黄河”艇到浮冰上进行科学考察。

近年来,北极海冰大范围融化,引起全球科学界极大关注。1999年以来,我国已成功开展了8次北极科学考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北极事务中的话语权。2018年7月20日,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正式起航。

张建松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1年3月4日,北京南苑机场,41岁的中国水电二局工人冯克荣跪伏在地上,亲吻祖国大地。

2011年1月,利比亚内战爆发,局势失控。中国空军派出4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接回287名中国同胞。这是中国空军首次派运输机赴海外执行撤离我人员回国任务。

沈玲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1年4月,摄影家程玉扬历时三天,用8×10吋黑白相纸取代传统胶片直接曝光多点分段拍摄,负相拼接后获得了这张不可复制的北京钟鼓楼作品。

钟鼓楼屹立在北京的中轴线上正北端,是老北京的标志。它历经沧桑,见证北京的巨大变化,也陪伴着周围胡同人家的喜怒哀乐。

程玉扬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1年4月15日,吴孟超主刀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时年89岁高龄的吴孟超像年轻人一样活跃在无影灯下,每周主刀5-8台手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王建民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1年8月,在可可西里产仔结束的母藏羚羊,带着小羊返回栖息地,正在穿越青藏公路。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地。每年5月底,它们都要从各地前往位于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产崽。到7月底,雌羊开始携幼崽返回原栖息地,往返迁徙行程可达600余公里。迁徙过程中,藏羚羊群将穿越青藏铁路、公路,有时会受到人为等因素干扰。

奚志农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2年1月2日,年轻人在北京什刹海冰场上滑冰车。

朔风扑面,笑容是暖的。北海、什刹海是老北京人滑冰最扎堆儿的地方,滑得好的,常引来艳羡的目光;跌跌撞撞、连滚带爬的,也自在有趣。

1980年,中国奥委会首次派出28名选手参加美国普莱西德湖奥运会。虽然没有获得奖牌,但中国代表团亮相成为那一届冬奥会的大新闻。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

万象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2年6月27日,神舟九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的自拍合影。

2012年6月16日至29日,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宇航员,在太空停留13天,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工作生活,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九号航天员乘组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2年7月21日,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乘客乘坐自动扶梯。

地铁是大城市居民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地铁巨大的客流量催生地下空间广告媒体的发展,层出不穷的广告创意极大地增添了与乘客的互动传播。地铁的功能,也从交通工具向现代社会“浮世绘”延伸。

陈欣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2年8月16日,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动物孤儿院”里,姚明(中)与一只豹子亲密接触。

越来越多的中国明星愿意参与公益事业。2012年8月,姚明前往肯尼亚和南非,协助拍摄一部反盗猎主题的非洲野生动物保护纪录片《野性的终结》。

丁海涛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2年8月26日,战斗机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在珠穆朗玛峰北部实施武装警巡。

刘应华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2年11月9日,上海市黄浦区,生活在侯家路38号老房子里的母女俩。

侯家路是上海的一条老街,旧城改造后,许多老建筑都拆除了,38号老房子被保存了下来。作家周国平曾写过一篇题为《侯家路》的文章,为成片成片的弄堂、石库门的消逝而伤叹:“我终于忍不住到侯家路去了,可是,不再有侯家路了。”

陈海汶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3年1月,太平洋,一条在大浪中奋力前行的中国渔船。浪大颠簸时,船体摇摆幅度接近30°,在甲板上行走都非常困难。

近海无鱼,远洋搏命。对于祖祖辈辈把大海当做粮仓的中国渔民来说,面前就只有一条路:去更远的海。

李颀拯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3年4月,新疆新源县吐尔根乡北山坡的杏花沟。

这是国内中世纪遗留最大的原始野杏林,占地3万多亩。每年春天,杏花盛开,北山坡初绿,又被鲜嫩的、淡淡的粉色所渲染,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如仙境一般。

于云天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3年5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大山里的祖孙两代背着满筐的山花走在回家路上。

乡城,藏语意为“手中的佛珠”,地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腹心地带,硕曲、玛依、定曲三条河流纵贯全境,把两岸的白色藏寨连在一起,犹如串串佛珠。

莫定友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3年7月,山西白草口长城。

白草口长城,又名猴儿岭长城,位于山西省朔州山阴县和忻州代县交界的白草口村边上,是山西境内设计最巧妙、构造最精致、现存包砖最完整的明长城之一。高山顶上的一段锯齿形长城更是罕见。锯齿形长城脚下,便是大同至运城高速公路的高架桥。

杨越峦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3年10月27日,迎着朝阳,导弹核潜艇悬挂满旗,官兵们在战艇上站坡。中国海军首支核潜艇部队展现国威军威。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代代核潜艇官兵在大洋深处追逐中国梦、强军梦,铸就共和国海上核盾牌。

乔天富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3年11月30日,在深圳欢乐海岸,423名孕妇在瑜伽教练的带领下,同时学做瑜伽30分钟,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瑜伽起源于印度,是一项有着5000年历史的关于身体、心理以及精神的练习。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健身瑜伽”概念并成立全国瑜伽运动推广委员会,请专家编写了有难易分级的108体式教材,开始培养正规的瑜伽教练与裁判员。

毛思倩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3年12月22日,在地面科研人员的控制下,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即“玉兔号”月球车,进行了第五次互拍,首次传回嫦娥三号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两器互拍圆满成功。

张桐胜 供图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4年9月1日,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进行数字采集工作。

千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敦煌的千年为人类留下了一座不朽的文化宝库。

2016年,“数字敦煌”网站上线,包含30个敦煌石窟的高精度数字图像和虚拟漫游节目。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这项工作就像“用照片留住少女的青春”。

敦煌,因开放交融而盛,因闭关锁国而衰,因侵略瓜分而闻名,现在终于因为国家强大而再次自信起来。

陈斌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4年9月26日,新疆喀什跑酷男孩艾比布拉在练习后空翻。

跑酷是时下风靡全球的时尚极限运动。在新疆喀什,艾比布拉和小伙伴们组成了一支业余跑酷队,并在红牛跑酷大赛新疆赛区决赛中脱颖而出。

吴壮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4年10月,第三届翼装飞行世锦赛决赛在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山景区举行。

“翼装飞行”是世界极限运动的最高境界,危险系数高,难度极大。2012年10月,张家界举办世界翼装飞行锦标赛,开创先河。翼装飞行运动此前没有举办过竞技性的世界大赛。

张雪琴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4年10月,贵州紫云中洞苗寨。

在贵州紫云县水塘镇,有一座笔架山,山上天然形成了三个大洞,称为下洞、中洞、上洞。中洞居住着吴、王、罗、梁四个姓氏的17户苗族人家,60多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深居简出,与世无争。

他们被称为“亚洲最后的穴居部落”。

卢现艺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4年10月26日,上海外滩,300余名复古爱好者参加复古骑行活动,呼吁人们选择慢节奏的简单生活。

2014年9月22日,上海市黄浦区公布了全市乃至全国大城市首个“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案”。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作家木心的诗作《从前慢》让人如此怀念“慢”的朴素和美好。

陈飞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4年11月19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在河南省安阳市博物馆开展。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继三峡工程后,又一项以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工程。

王颂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跨省上班(2014年7月 )

王敬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5年7月18日,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草原。

若尔盖草原横跨四川、青海、甘肃三省,草场面积逾5万平方公里。近年来,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等工程,逐步遏制了沙漠化趋势。

王达军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5年11月,零下20摄氏度,驻守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对中巴边境海拔5283米的木孜吉里阿达坂进行全线巡逻。

红其拉甫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木孜吉里阿达坂道路艰险、乱石林立。

这一天格外冷,军犬蓝德冻得发抖,战士田壮心疼狗,抱着它继续前行。

姬文志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坐在浮雕敞篷车上的老兵方阵首先出场,备受关注。

刘占坤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5年9月3日,北京居民在胡同家中看着受阅飞机编队从空中飞过。

当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15次大阅兵,同时也是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的大阅兵,84%为首次展示的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宋扬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5年9月29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莫高窟做早期洞窟分期调查。

樊锦诗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敦煌从事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工作,1998年至2015年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称为“敦煌女儿”。从敦煌研究院院长一职卸任后,她留在敦煌工作,坚持进行洞窟调查。

孙志军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5年12月,上海提篮桥监狱的两名服刑人员正在为新年演出进行排练。

提篮桥监狱是中国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监狱,也是上海监狱系统中关押规模最大的监狱,以关押重刑犯为主。1985年3月,监狱成立了由服刑人员组成的新岸艺术团,他们以改造生活的亲身感受编排节目。

居扬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这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也叫“悬崖村”。

2016年5月,在3名家长的保护下,15个孩子从山下的勒尔小学出发,踏上放学回家的路。

孩子们要顺着垂直的悬崖攀爬17条藤梯,才能抵达垂直高度距山下学校800多米的阿土列尔村勒尔组。

陈杰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6年6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一群孩子在草垛上奔跑。

每年秋季,草原上的牧民都要打草,晒干后捆扎成草垛储存起来。到了冬季,大雪封路,干草垛就是牲畜过冬的粮食。过去打草用镰刀,如今打草都是机械化操作,效率高多了。

巴义尔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6年8月27日,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寨的孩子。

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处广东西北部山区,是广东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成立最早、少数民族人口聚居最多的自治县,瑶族人口占到52.6%。

连南县是广东省重点扶贫特困县,但一直比较重视教育。真正脱贫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

杨凯生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6年9月,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数码城篮球场,上班族午间小憩。

福田区是深圳市中心城区。2016年的常住统计人口为150.17万人,其中非户籍人口54.82万人,占全区常住统计人口比重为36.5%。

王琛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6年2月15日,摄影志愿者郝远征为中国文联定点扶贫村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上尹村拍摄全村福。

2016年1月7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志愿者来到上尹村开展“送欢乐 下基层”公益摄影活动。

肖晓俭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6年9月4日,浙江杭州西湖,演员在表演《高山流水》。

当日,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G20成员和嘉宾国领导人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在杭州西湖景区观看《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

张铎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6年9月,北京,著名芭蕾舞蹈大师娜塔莉娅·玛卡洛娃与中央芭蕾舞团演员一起彩排《舞姬》。

《舞姬》是古典芭蕾舞最辉煌时期俄罗斯古典芭蕾的一部经典作品,是世界芭蕾舞的奠基作品之一。2016年9月17日至21日,娜塔莉娅·玛卡洛娃版《舞姬》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中国首演。

王瑶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安徽泾县是宣纸之乡。2016年11月,“三丈三超级宣纸”的抄制再次启动。“三丈三超级宣纸”成品纸尺寸达11米×3.3米,主要适用于创作巨幅书画艺术作品。

自唐代至今,宣纸因韧而能润、纸寿千年的特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大量流传至今的古籍珍本、名家书画,都是使用宣纸保存。

李雪聪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依然是“悬崖村”孩子的放学路,藤梯换成了铁梯。2016年11月,孩子们正在攀登最后两段垂直高度100多米的钢梯。

安全多了,孩子们很满足。从2016年到2017年,“悬崖村”发生了显著变化。昔日的藤梯变成了钢梯,村里设了幼教点,甚至还有了四川首个无人机流动诊所。

陈杰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余旭(右二)是中国培养的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首位驾歼-10飞机飞上蓝天的女飞行员。

她2005年9月入伍,先后飞过四种机型,两次荣立三等功。2016年11月12日,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

沈玲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6年11月,云南西双版纳,女儿林妲(左)、宛妲(中)与妈妈李旻果在一起。

林妲与宛妲是德国生态学家马悠博士(Dr. Josef Margraf)与著名环保工作者、天籽生物多样性保护创始人李旻果的女儿。她们在父母打造的热带雨林中自在成长,被称为“雨林精灵”。

2010年1月26日,马悠博士因心脏病突发而病逝。母女三人继续致力于推进西双版纳雨林的恢复与保护。

肖全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6年12月9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平台建立天地链路(合成照片)。

“墨子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发射升空,经4个月的在轨测试后2017年正式交付使用。

金立旺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族合影。

1937年12月,4岁的路洪才(中坐者)在南京大屠杀中失去了母亲、妹妹、外祖父、外祖母、二舅舅、三舅舅。现在,他已经有了孙辈。

在那场浩劫中,我们失去的同胞超过30万。80年前,山河破碎,侵略者铁蹄践踏了我们的家园;80年后,我们通过照片回望历程——

从苦难中幸存,在尊严中重生。

郝远征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1月11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工作人员和8只大熊猫宝宝一起亮相。

过去40年,“国宝”大熊猫经历了从濒危动物转变为易危动物,再到“世界级萌宠”的变化历程。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拥有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

薛玉斌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1月31日,浙江省嵊州市下王镇石舍村举行《石舍任氏家谱》与《石舍村志》完工仪式,任氏25代至31代1000余人齐聚故乡。其中500余人拍摄了全家福,成为嵊州同一家族人数最多的全家福。

张亮宗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2月9日,西藏普莫雍错,太阳露出地平线,转场羊群在冰面投下纤长的蓝色影子。

由于海拔高,夏季时间短,陆地上的草场无法满足牛羊过冬的饲料。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堆瓦村牧民选择在每年的隆冬时节,趁着普莫雍错封冻成冰湖,赶在太阳爬上房顶前,趁湖冰还算结实,把羊群引到湖心小岛上过冬,度过产仔期。

这种转场牧业方式,在这片离天最近的地方已延续了上千年。

普布扎西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5月17日,美国纽约哥伦比亚 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该校研究生院新闻专业 的毕业生方阵里,两名中国毕业生挥舞着 中国国旗。

廖攀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4月23日,蒋佳冀(中)与完成首次带飞任务的6名新飞行员合影。

蒋佳冀是空军唯一三夺歼击机飞行员最高荣誉“金头盔”的飞行员。不久前,他所在的团队刚刚换装国产歼-16战机。

刘应华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4月,C919首飞机组在上海亮相。从左到右为:试飞工程师张大伟、机长蔡俊、观察员钱进、副驾驶吴鑫、试飞工程师马菲。

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C919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

万全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5月12日,山西武乡故县乡五村,部分村民参加义务劳动后合影。

五村位于太行山革命老区,是一个贫困村。2017年山西省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入驻后,驻村第一书记张国田开始组织清洁环境义务劳动,增强村民集体荣誉感。每周一次义务劳动已成为全村的自觉行动。

张国田手机拍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来自四川大竹的喷砂工谭师傅,1971年出生。背景是福建马尾造船厂3000吨船台下水滑道临时吊桥区域。

福建马尾造船厂2017年6月搬迁新址。摄影师石广智把他拍摄的工人肖像打印出来后带到原来的场景再拍摄一次,将这些工人的影像定格在即将消失的百年船厂旧址上。

石广智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6月6日,在广东珠海拍摄的港珠澳大桥。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这也意味着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

梁旭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6月7日傍晚,游客们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尖沙咀观光平台留影。维多利亚港夜景迷人,曾被评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0年来,共和国的特区与祖国同舟共济,创造了耀眼的“香港奇迹”,在“一国两制”的探索中刻下了深深的“香港印迹”。

秦晴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6月1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水。

这是“蛟龙”号出海以来的第151次下潜,也是“蛟龙”号自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的第100潜。当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了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第9次下潜,最大潜深6583米。

刘诗平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7月,华北某训练场,10枚不同型号的导弹,依次发射成功,飞向预定目标。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7月30日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铁流滚滚。这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后的全新亮相。

柳军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7月4日,北京大学201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该校邱德拔体育馆举行,一名毕业生观看毕业纪念片时不禁落泪。

2017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795万人,2018年达到820万人。

沈伯韩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

这是我军首次举行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阅兵。这是我军革命性整体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

范显海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8月,解放军华北某部组织了警勤业务夜间训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从实战出发,加大了训练难度和强度,全面提升部队实战化能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赵云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8月,广东东莞胜百吉鞋厂,工人在生产运动鞋。

东莞是世界著名的鞋业代工基地,曾有“世界每10双鞋就有1双来自东莞”的说法。目前,中国年产鞋130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六七成,其中出口近100亿双。

依托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优势,以及中国企业家勤勉不懈的拼劲儿,“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产品在世界崭露头角。从2008年开始,“世界工厂”东莞开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

李志良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秋,中国自主研发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飞驰在北京永定门大桥。

2017年6月25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

原瑞伦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10月11日,湖北荆门,测绘工作人员在漳河新区周集村进行实地测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为土地承包制度延续做准备。

陈爱民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7年12月3日,浙江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第一天晚上,丁磊(最左)和刘强东(最右)等参加互联网“大佬”聚餐活动。

中国互联网发展备受全球关注。每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中国互联网企业领袖们的活动是媒体报道的焦点,网民追逐的热点。

肖翊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8年1月10日,黑龙江伊春带岭风电山庄。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贡献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量增长的40%以上。截至2017年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1.64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9.2%。

索久林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8年3月15日,四川省凉山州,几个去赶集的妇女背起鸡,准备下火车。

连接普雄和攀枝花的5633/5634次列车,主要运载沿线彝族同胞,全程运行353公里,全程票价25.5元,60岁以上老人和贫困户还能免费乘坐,被喻为“赶集车”“扶贫车”“致富车”。

黄跃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8年4月12日,在南海举行的海上阅兵式中,辽宁舰航母编队精彩亮相。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阅兵后的第二天,辽宁舰领衔的航母编队远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实兵对抗演练。

张雷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8年4月23日,协和医院“协韵”演奏团在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内演出。

“协韵”公益演奏团成立于2015年,由协和医学院医学生和协和医院医生组成,他们活跃在协和医院病房内,定期为患者、家属及医务工作者表演,平均每个月演出1至2场。

张玉薇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8年5月23日,河北省安新县,一艘满载的摆渡船驶离码头。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刘英毅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8年6月7日,法国巴黎,中国骑手侯黎钊在2018年“一带一路:太阳之旅”自行车挑战赛启动仪式上。

在这次挑战赛中,挑战者将借助太阳能充电,从法国中部城市里昂出发,骑行1.2万公里,8月底抵达中国广州。

陈益宸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8年6月16日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话剧《茶馆》迎来了自1958年首演以来的第700场演出。

演出开始前,在剧中出演主要人物的第二代《茶馆》演员——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冯远征等与演职人员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合影留念。

史春阳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8名在美国打拼的哈佛博士后先后回到安徽合肥的“科学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崭新的平台上挑战前沿科研领域。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厚积薄发的中国科技交出了让世界瞩目的答卷。

金立旺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8年7月20日,重庆黔江区人民检察院的两位年轻检察官背着20斤重的办公设备,徒步穿过吊桥,前往冯家镇寨子村。

重庆黔江地处武陵山腹地,山高路险,有些村子至今没有通公路。黔江区检察院驻濯水、石会检察室的几位年轻检察官,走进大山,将检察工作延伸到辖区全部219个村居,被当地百姓亲切称为“背篓检察官”。

杨晋峰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8年7月20日,北京宣武门十字路口。

何自力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8年7月,正在建设中的北京新机场,计划于2019年交付。

北京新机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是一体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代表。

现在,中国定期航线有3362条,全年起落飞机850多万架次,每年有超过4亿人次,在遍布全国200多个机场搭乘飞机。飞,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吴寅旭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2018年7月27日,上海洋山深水港,“中远荷兰”号集装箱船在进行装卸货作业。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中远荷兰”号也将迎来5岁生日,开启新征程。离开上海后,“中远荷兰”号将停靠高雄、香港、深圳、新加坡,随后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地中海,8月底抵达西班牙瓦伦西亚,航程近万海里。

吴嘉林 摄

视觉盛宴│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图集(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