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7月14日。泰國清邁。

一年一度的“數學世界盃”國際奧林匹克競賽正在緊張激烈的進行……

時差 ,2015年7月13日。美國密蘇里州。

參賽選手劉洋的父母Patil和劉雙秋緊盯著手機,等待著清邁第一時間傳來消息……

“劉洋又拿到一塊金牌!美國隊獲得冠軍! ”教練的聲音越洋而來。

劉雙秋拿著電話的手微微有些顫抖。雖然兒子獲獎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作為母親,她的興奮與激動依舊難以自抑。這是兒子第二次代表美國隊參賽。去年已經拿回了一枚金牌,今年再次參賽,不僅又獲得了個人金牌,而且還為美國隊21年後首次獲得團體第一名做出了貢獻。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劉洋和隊友們站在國際領獎臺上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是一項高難度國際性賽事。有關專家認為,只有5%的智力超常兒童適合學奧林匹克數學,而一路過關斬將衝到頂峰的更是鳳毛麟角。這項賽事中國隊多次獲得第一。今年美國隊破天荒獲總分第一,中國隊以4分之差屈居第二。這次比賽,獲得冠軍的美國隊6名隊員中有兩名華裔,其中一名叫Yang Liu(劉洋),媽媽是中國上海人,爸爸是印度人。

或許劉洋成為冠軍有天賦的成分,但他成長中所蘊含的教育規律,給所有人以啟迪。或許劉洋成長的文化環境比較特殊,有美國文化、中國文化、印度文化……,但是無論文化差異有多大,關注教育的本質,迴歸孩子的成長,應該是所有教育的歸宿。教育是一種智慧,讓我們循著一份足跡,去尋訪這位“奧數金牌”媽媽充滿智慧的育兒之路。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用智慧開啟孩子生命成長的鑰匙

生命之初,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的絕對環境。懵懂時期,父母的教育智慧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在這個時期,父母的雙手一定要緊緊攙扶住孩子,讓他邁出自己的第一步,為孩子的教育定格,也為生命的成長定格。

2000年,上海飛往美國的班機在美國聖路易斯國際機場降落。劉雙秋和她的印度裔老公牽著只有三歲的小劉洋,開啟了他們異國他鄉的生活。她也開始了一個全職媽媽的生涯。

初到美國的雙秋,還沒完全適應美國生活,就開始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和所有雙文化生活的人們一樣,如何突破語言關,如何讓孩子適應新的環境,成為縈繞在她腦海的首要問題。

劉洋英文不行怎麼辦?喜歡看動畫片是孩子的天性,她就利用各種英文動畫片幫助孩子學習英文。常常精選一些英語小短文教孩子閱讀,在她的精心營造下,一點一滴的語言環境讓小劉洋的語言關慢慢突破。上學後,小劉洋的英文閱讀、寫作水平在年級名列前茅。高中畢業時,劉洋的綜合考試成績獲得全校第一名。

同為中國人,當我和雙秋交流時,她最先展示給我的是孩子五年前寫的中文作業。漢字書寫工整規範,一絲不苟。她這樣告訴我:“我喜歡從小事做起,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中國有句老話‘字如其人’。劉洋從寫字做起,所有的作業考試都清晰工整,讓人一目瞭然。這樣既培養了他持之以恆的精神,也讓他把心靜下來,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劉洋小學時寫的中文作業

陪伴孩子過程中,喜歡數學的雙秋,本能地發現小劉洋對數字特別感興趣。於是,她就去超市買來各種適合孩子的書讓他學習。然後,開始讓孩子做題。每次做完題,她都會認真檢查。如果發現錯題,就讓劉洋從第一道題開始重新演算,直到小劉洋自己發現,糾正為止。檢查完畢,她一定會讓孩子指出錯誤題目,告訴她原來是怎麼想的? 修改過後,又是怎麼想的?就這樣,孩子在自我糾錯中強化了對概念的理解,建立起了對數學的興趣,在享受成功中增強了自信,將冠軍的種子深深地種在了幼年。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用智慧為孩子天賦插上起飛的翅膀

這是一個幾乎人人皆知的古老中國故事。

孟子小時候,先和母親住在墓地旁。小孟子就和鄰居小孩學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辦理喪事遊戲。孟母看到,皺起眉頭:不行!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孟子的媽媽帶著孟子搬到集市旁邊。在這裡,小孟子又和鄰居小孩玩起商人們遊戲,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討價還價。孟母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次,他們搬到學校附近。史書上這樣記載,“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子的媽媽高興地說,這才是我孩子應該居住的地方。於是他們在那裡定居了下來。

孟母通過“三遷”,成就了一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劉雙秋也為了孩子的教育搬家,通過遷徙成就了一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金牌得主。

劉洋6歲那年,參加了全北美的KUMON(國際賽事的一種)數學競賽。比賽中途,有家長告訴她,她所居住的這個州,多年來這項比賽從未有人進入過全北美前三名的好成績。考試剛過30分鐘,小劉洋就出來了,告訴媽媽,他做的很好,只有一道題他不知道,其餘都做了。這道題是這樣的,一個骰子掉到地上,出現5的概率有多大?等結果出來後,果然除了這道題,其它全對了。小劉洋也獲得了密蘇里州歷史上這個年齡段第一個全美數學競賽第二名的好成績。

面對數學如此好的天賦和興趣,她需要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但是,劉洋就讀的密蘇里州Parkway小學,很少參與各種類型的數學競賽。劉雙秋從朋友那裡得知另外一所學校條件很好,在那裡有更多參加奧數比賽的機會。於是,在認真瞭解那裡的情況後,和同樣重視孩子成長環境的印度裔先生商量,他們毅然決定搬家。

進入新的學校,劉洋參加了測試。超高的數學分數,讓這所學校的校長允許他數學可以任意跳級。這對劉洋來說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他和媽媽商量決定,數學跳了三級。這樣他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修學其它課程。合理的時間分配,讓劉洋後來修了十一門AP課程。

因為搬家,劉洋的視野更加開闊,也讓他開始了新的學習之旅。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天賦。劉洋父母的搬遷不僅營造了孩子發揮天智的場所,更適應了孩子成長的需要。這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不是盲目擇校,而是從孩子自身條件和興趣愛好出發的慎重選擇。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劉雙秋全家聖誕節家庭合影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用智慧陪伴孩子走向美好未來

每個孩子都要走向獨立,從思維到生活。家庭教育是一個順應孩子成長的變化過程,這裡不僅需要攙扶的雙手,更要學會慢慢地放手。這裡不僅需要一點一滴的引導,更要關注的目光。劉雙秋女士的育兒經,是一份智慧陪伴,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成長。

智慧的陪伴是一份思維的引導。劉洋學習數學,媽媽不僅要求孩子會做題,更要求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對於中國人最擅長的“九九乘法口訣”,她不是讓孩子死記硬背下來,而是讓孩子一個一個推導出來。當小劉洋會用100=1+99=2+98=3+97=……解決1到100求和問題時,她會問,一直加到1000,10000怎麼辦?就這樣,求和公式被小劉洋推導出來了,他的思維也實現了從數字到代數的轉變。

這幫助小劉洋突破一道道難關,也讓他養成了獨立探索的精神。在高中時期,遇到了難題無法解答時,他會先放下來,重新看書,從最初的方法開始做起,一點點的突破。概念,演算,推理,一遍又一遍,最終尋找到問題的答案。有時候,這個週期會是幾小時、幾天、甚至幾個月。當探索成為習慣,將無往而不勝。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關係極好的劉洋兄妹

智慧的陪伴是一份共同的成長。孩子痴迷遊戲,是很多父母最著急的事情。少年劉洋同樣如此。初中時,他遊戲上癮。面對這種情況,劉洋媽媽沒有極力阻止,而是買來很多遊戲CD,和他一起玩耍。譬如一個發電廠的遊戲,電廠的設備壞了,管理出問題了,……需要重新生產,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考驗著母子,開發著智力,也增進著親情,孩子也在和母親的共同參與中不再痴迷。

週末,在中文學校上課期間,劉洋教中文學校八年級以及高中的數學競賽課程。教學中,雙秋主動擔任兒子的助教,幫劉洋一起備課、出考卷,嚴謹、認真的工作,不僅加深了劉洋對數學的理解,更讓他開始學會分享、奉獻和付出。

智慧的陪伴是幫孩子走向獨立。劉洋7歲開始學鋼琴,鋼琴過皇家十級。5歲學習中文,九年級中文SAT考了770分。在校學習黑管,是學校樂隊的成員,還學了九年畫畫。他連續兩年是全美電腦奧林匹克(USACO)國家集訓隊24名隊員之一,多才多藝,文理兼修。在家庭的薰陶下,熱愛生活的劉洋每天哼著小曲,歌聲一直伴隨著他的學習和生活。籃球,更是他業餘時間的最大愛好。劉洋身高1米85,全校一千多人,校隊選拔只錄取十幾人,劉洋八年級就進入校隊。在校隊每天訓練3-5小時,整整打了3年。他和隊友曾經多次為學校爭得榮譽。可是,面對即將參加的數學競賽,時間、精力無法分配過來,他必須做出選擇。

在一個家庭會議上,劉洋做了自己的分析。他說籃球雖然是自己的最愛,但繼續打下去,自己也無法進入NBA。最後,他決定捨棄心愛的籃球,全身心地鑽研數學。學會選擇,學會捨棄,是人生走向獨立的開始。在這裡,需要的是父母關注的目光,智慧的支持。

以劉洋在美國獲得的這些成績,使他在就讀美國名校上有了極大的選擇空間。他最終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他認為這所大學更適合他的未來。這是孩子獨立的標誌,也是父母智慧的結晶,更傳遞出教育的真諦,就是讓每個人健康地成長。

或許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劉洋,但是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金牌”,每個父母都應該能從劉洋的父母身上得到智慧和啟迪。

教育是一種智慧,做父母需要用心!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最新追蹤報道:

上述是三年前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後的採訪,2015年至今在國內外多家媒體刊發報道。智慧媽媽引領孩子成長的故事。從她點點滴滴浸潤的母愛裡,您能細細品味,孩子的出色除了天資,更有家庭科學的養育。

因採訪,而得友。三年中,和雙秋成了好朋友,瞭解他們家更多,她不僅是位好媽媽,在家還是一位廚藝、園藝高手,種植有大量的蔬菜,還能歌善舞,參加各種演出,在社區帶領舞蹈隊一次次獲獎。女兒也長大,學習優異,多才多藝。每個孩子各自在自己的學業上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好成績。兩孩子的相片都在學校光榮榜上作為校譽永久留存。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圖為17年國內歌舞團來聖路易斯春節慰問,劉雙秋作為華人代表和著名歌手江濤同臺演唱

如今在(MIT)麻省理工的劉洋,本科只讀了三年就提前畢業,已收到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理論計算機科學”博士2018秋季錄取通知書。在這三年裡,劉洋創造了一項項佳績,還被美國奧數夏令營Mosp聘為老師,為活動出題並擔任評判工作。前年三月的Pi(兀 )Day"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還特邀了六名隊員一起去白宮共度Pi Day。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劉洋在白宮和六位隊及教練一起的合影

去年十一月。劉洋和他同學三人在北美大學生編程選拔比賽中拿了唯一的滿分,以第一名的成績將代表北美地區(美國、加拿大)參加今年四月在北京(北大)舉行的國際大學生編程大賽。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看看劉洋這三隊友都華人,華裔厲害吧

無論學業如何,劉洋的大學生活,一如既往地做著他的公益事業,為數學競賽HMMT、Pumac做義工,電腦競賽USACO做義工,MIT的萬聖節做義工………生活在繼續,學業在繼續,愛心也在繼續……

預祝劉洋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創佳績,為人類的發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多才多藝的他,更活出真我,高質量的生活品味。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也許您會說,這是美國亞裔孩子的故事,可我想對您說,在世界舞臺上,無論什麼國籍,他們都有華人的血統,都是我們華人的驕傲。這些華裔中西合璧的育兒方法,在地球越來越“小”的今天,會給所有華裔國際公民的下一代以啟發。

未來的路還很長,清瑕將會一路跟蹤每一位採訪家庭,和您分享他們的成長……

「清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媽媽的育兒經,最接地氣的做法

清瑕謝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